第一章 海上世界 第四節 在那深茫的愛琴海
古希臘的海盜不僅存在於《荷馬史詩》中。在古希臘文明的搖籃--愛琴海,我們也可以看到海盜的身影。
古希臘的地理位置遠比今天廣泛。它包括了希臘半島(巴爾幹半島南部)、愛情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地區、愛奧尼亞群島四個部分。在地中海最早產生的文明是以愛琴海的克裏特島和南希臘的邁錫尼為中心的古代文明。因為這一文明遍及愛琴海的沿岸,因此我們也把它稱為愛琴文明。愛琴海有許多島嶼,這為海盜活動提供了優越的場所。愛琴海的海盜活動有兩個中心:一個是克裏特島,一個是薩摩斯島。他們的統治者都當過海盜,有過海盜生涯的經曆。
我們首先來看看克裏特島。這個島因繁榮的米諾斯文化、神秘的克諾索斯迷宮、古希臘神話中牛頭人身的米諾斯牛而聞名於世。但是克裏特島是否真的存在呢?還是它僅僅是一種神話傳說?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阿瑟·伊文思在克裏特島上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一個規模極大的宮殿遺址,其中有大量的藝術品和線性文字泥板。從考古發掘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克裏特島人的文明具有某種雙重性,一方麵他們的農業、手工業相當發達。另一方麵,海外商業的興旺和海軍的強大奠定了克裏特島的繁榮。
由於克裏特島處於歐亞非交通的交叉點上,米諾斯國王便充分利用了這一優越的地理位置。讓我們來看看古希臘的曆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是如何描述克裏特的國王米諾斯的。"根據傳說,最早組織海軍的人是米諾斯。他幾乎征服了現在屬於希臘的所有海域,成為西克拉底斯群島的支配者。......當然他也將海盜從自己的勢力範圍所及的海域裏驅逐,致力於擴大自己能夠獲得利益的範圍。當古希臘各民族與住在大陸沿岸及島嶼上的人們開始乘船渡海,頻繁往來後,就出現海盜行為。他們擁戴同伴間的首領為指揮者,為求自己的利益或養活家族的食糧,攻擊沒有城牆守護、跟普通村落沒有兩樣、四處分散的城邦國家,進行掠奪。這些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廉恥心,反而深信這種行為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名聲。以當海盜尋求生活的主要來源。"
由於米諾斯有過當海盜的經曆,他熟悉海盜的習慣、手法,此外他還有強大的軍隊。這一切都給海盜致命的打擊。經過多年的廝殺,這位克裏特的統治者終於成為愛琴海流域的顯赫人物,他被稱為"海上之王"。米諾斯的勝利是空前的。但是當這位"海上之王"死去之後,這個島國的軍事力量也隨著衰落。
可是後來克裏特島上顯赫一時的城市在短時間內突然全部毀滅,從此這個古老的海上王國便從地球上永遠的消失了。直至今天,人們還在熱烈的爭論克裏特島上文明消失的原因......
愛琴海的另一活動基地是薩摩斯島。薩摩斯島對於中國的有些讀者來說也許是相當陌生的。但是提起島上誕生過的幾個著名人物,大家就不會感到陌生了。公元前580年希臘數學的天才人物畢達哥拉斯就出生在薩摩斯島上。他在西方首次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就是中國的"勾股定理"。《伊索寓言》是大家兒時經常閱讀的書籍,伊索也誕生於薩摩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