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簡約工作,快樂生活
--簡單在於一顆心
人的一生,離不開工作和生活。在如今愈趨複雜與緊湊的時代步調中,"簡約工作,快樂生活"是最好的應對原則。簡約在於一顆心。紛繁世界,多則惑,少則明,簡約不簡單。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積極良好的心態在生活中的體現,是實現快樂的生活境界,也是生活的一種感受。簡約是效率的保證,快樂是生活的本質,願每一個人都能簡約工作,快樂生活。
心懷感激地對待工作
感恩是一種當今社會普遍缺失的生活態度和品德素養,同時也是員工在職場生存發展的必備品質之一。如果你每天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終牢記"擁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會收獲更多。
業務員張靜在談到她破例被派往國外公司考察時說:"我和他雖然同樣都是研究生畢業,但我們的待遇並不相同,他職高一級,薪金高出很多。慶幸的是,我沒有因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滿,仍是認真做事。當許多人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時,我盡心盡力做好我手中的每一項工作。我甚至會積極主動地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地方,事先幫主管做好準備。因為我在上班報到的前夕,父親就告誡我三句話:'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為他工作;假設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運氣很好,要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身邊學功夫。'我將這三句話深深地記在心裏,自己始終秉持這個原則做事。即使起初位居他人之下,我也沒有計較。但一個人的努力,別人是會看在眼裏的。在後來挑選出國考察學習人員時,我是唯一一個資曆淺、級別低的業務員。這在公司裏是極為少見的。"
由此可以看出,感恩既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又是一種奉獻精神,當你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你會工作得更出色。所以,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滿懷信心與感恩地去工作。將每一次都視為一個新的開端,不要計較一時的待遇得失。
工作為你提供了生活的保障,工作為你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台,工作為你展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你對工作為你所帶來的一切,都要心懷感激,並力圖通過努力工作以回報社會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失去對工作的感激之情,人們會馬上陷入一種糟糕的境地,對許多客觀存在的現象日益挑剔和不滿。如果你的頭腦被那些令你不滿的現象所占據,你就失去了平和寧靜的心態,並開始習慣於注意並指責那些瑣碎、消極、猥瑣、肮髒甚至卑鄙的事情。
對工作心懷感激之情,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當我們清楚地意識到無任何權利要求別人時,就會對周圍的點滴關懷或任何工作機遇都懷抱強烈的感恩之情。因為要竭力回報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會竭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結果,我們不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得到的幫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
有一位高級酒店的保潔員,對於自己的工作總是抱著一種感激的態度。無論何時,她的臉上總帶著燦爛笑容,她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同時,微笑使她顯得儀態優雅。一次,她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了一個打聽另一家酒店的外國人,她攤開地圖,事無巨細地寫下路徑指示,並帶著外國人到路口,再對著馬路比劃酒店的方向。在外國人致謝道別之際,她有禮貌地回應:"不客氣,祝你很順利地找到。"接著她補充了一句,"我相信你一定會很滿意那家酒店的服務,因為那兒的保潔員是我的徒弟!""太棒了!"那個外國人笑了起來,"沒想到你還有徒弟!"這位保潔員的臉上笑容更燦爛了:"是啊,我做這個工作已經做了15年,培養出好多的徒弟,而且我敢保證我的每一個徒弟都是最優秀的保潔員。"這個外國人非常疑惑,於是他問道:"是什麼使你對自己的工作保持這樣的熱忱呢?"這位保潔員笑著說:"我的工作給了我生活,給了我樂趣,所以我非常感激這份工作。"正是對於工作的感激使得這位保潔員以自己的工作為自豪。
對工作心懷感激,你才能努力工作。每天才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時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責任,並永遠保持一種主動的工作態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那些成就大業之人和凡事得過且過之人的最根本區別。明白了這個道理,並以這樣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我們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為一種負擔,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會變得意義非凡。
對於員工來說,感恩應該是一種習慣和態度。它能夠增強個人的魅力,開啟神奇的力量之門,發掘出無窮的智能。如果你每天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時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們就是在享受工作,這樣以一種愉悅感恩的心態去工作,我們收獲的將是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成就。仔細想一想,自己曾經從事過的每一份工作,都給了你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這些都是人生中值得學習的經驗。如果你每天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你不是在乎壓力,而是在享受一種工作時的愉快而積極的心情。帶著一種從容坦然、喜悅的感恩心情工作吧,你會獲取最大的成功。
人生的樂趣隱含在工作之中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人生的樂趣隱含在工作之中。"但現實生活中卻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的工作,專業不對口、學無所用,學了點專長就報怨英雄無用武之地。其實,不管你的處境有多麼糟糕,你都不能因此而厭惡你的工作。如果因為環境所迫,你不得不做些乏味的工作,你也要設法使工作變得充滿樂趣,以這樣積極的態度工作,你將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孫小雅曾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從讀書到工作一直擁有著無數的榮譽。她的一生似乎都以追求獎狀為目標,就連找老公也是擁有無數的獎狀和獎杯的人。因此,她一直都生活在光環當中。可最近她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越來越不愛自己了,因為她感到程式化的生活是那樣乏味。不僅是工作上,而且生活上也是如此。她和老公一年到頭隻穿一個牌子的服裝,和老公吃飯隻選定一家餐廳,因為他們都不想冒險。可是,她的生活和其他的女人完全不一樣。孫小雅也就比她們早畢業兩年,年紀也就稍微大一點,卻似隔著一代,她們之間開的玩笑她擠幹腦汁也想不到。和她們一起的時候,即使在下班後,孫小雅也是在談工作,讓同事感覺她非常無趣。其實不是她不想開玩笑、談談生活,可是話到嘴邊隻說兩句就沒詞了。她找不到話題,也許跟她們真有隔膜。雖然孫小雅是她們的頂頭上司,但是她站在她們的圈外,不能融入進去。
為此,孫小雅在單位感到有些不愉快。這樣格格不入的工作讓她厭倦了上班,她想嚐試一下看能不能對自己做一點兒改變。她開始在下班後抽出時間光顧網絡聊天室,並在周末號召一些網友聚會。一切都充滿了神秘感,想到一些在網上活靈活現的人,會以一種怎樣的姿態出現在她的麵前,她還真有點兒激動。每每想到自己改變了平時的模樣,回歸到天真活潑、有說有笑的女孩形象,就會讓她在空閑時偷著樂一會兒。
這似乎不是最好的主意,但能下決心以這樣的方式邁出第一步,她還是挺得意和期待的,她希望給自己帶來一些變化。至少,會讓自己疲憊的身心得以梳理和洗滌,重回以前的快樂。
實際上,讓繁忙的工作時刻充滿樂趣並不容易;可如果你在工作中盡量去尋找樂趣,帶著一種樂觀的態度去投入工作的話,相信那種乏味、窒息的工作氛圍以及自己的精神狀態會大為改觀。你不僅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你的樂觀態度還會影響周圍的人。這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現和你在同事與老板心目中的美好形象,非常有利於你事業的進步。
任何一種工作都不會像你想像的那樣完美,總免不了有鎖碎的機械性的日常事務,會消磨掉人的熱情。但如果靜心沉潛下去,每一份工作,每一個領域也自有挑戰與樂趣。
亞當斯原本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心理醫生,剛剛進入這一行業的時候,他像其他人一樣充滿了雄心壯誌,但是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兩年時間後,亞當斯開始變得憤世嫉俗,他甚至比前來谘詢的病人更加滿懷負麵的情緒。他覺得老板給他的薪水過低,覺得老板不重用他,而自己提交的升職報告也一次都沒有回複過。
而真實的情況是,老板決定在下半年的集體會議上宣布提升亞當斯為主治醫生一事。然而亞當斯並沒有了解上司對他的期望,也不是兢兢業業地做事,他總是抱怨說:"再做下去一點意思也沒有了。從早到晚都是麵對病人的抱怨,腦袋都要爆炸了,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患者究竟要治療到何種地步竟然是一群外行在製定標準,他們對治療一竅不通,但我們卻不得不遵守他們的標準。"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亞當斯的這些牢騷很快便傳到了老板的耳朵裏。老板對亞當斯的表現感到非常的失望,一直以來老板就對亞當斯抱有很高的期望--事實上,亞當斯的情況老板不是沒有看到,但是老板認為,亞當斯過於年輕,需要接受基層業務的紮實訓練。但是,當老板聽到亞當斯的抱怨和牢騷之後,老板打消了盡快晉升亞當斯的想法。當亞當斯再次得知沒有晉升的消息時,亞當斯徹底地變成了一個典型的工作倦怠者,最終他不得不離開這個職位。
由此可見,如果一個人總認為現在從事的工作和自己的興趣不合,必定會對工作提不起興致,感到工作起來簡直就是受罪。但在實際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找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呢?既然你感興趣的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找得到,那你就應該試著把你現在的工作變成你的興趣所在,從而享受其中的樂趣。其實,這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無論是多麼討厭、多麼困難的工作,隻要集中精神,投入全部的心力來努力,一定能夠從中找到克服困難的樂趣,最後你就會漸漸地喜歡上這份工作。
俗話說:"做一行愛一行",認真的工作才能得到樂趣。一個人隻要對工作具有興趣和愛心,他就會積極熱忱地工作,同時也會從工作中享受到很大的樂趣。真正的幸福就是能自動培養工作興趣而愉快地工作,積極地去學習那些不熱愛,甚至可惡的工作。
工作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我們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是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需要,不要把工作看成是一種謀生手段,而應該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這樣你才能為工作投入,甚至為它癡迷,這時所有的困難都會變得輕鬆起來,因為工作已經成為一種快樂和享受,它為我們的生命增添光彩。
工作中不是沒有樂趣,而是缺少發現樂趣、感受樂趣的心!因此,無論從事著什麼樣的工作,能否從中發現樂趣,要看你對工作所持的態度。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快樂工作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別讓自己累的喘不過氣
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壓力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壓力並不是一種情緒,而是人對發生在他周圍或在他身上的事物的一種反應。著名催眠治療師布賴思·羅特說:"隻有死人,才沒有壓力。"既然無法逃避壓力,就要學會與壓力相處,學會調整心理平衡。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臨近晌午時,廟裏的火頭和尚正要燒菜做飯,卻發現炒菜的油用光了,於是他就指派一個小和尚去買油。臨出門前,火頭和尚嚴厲的告誡小和尚,一定要小心,絕對不能從碗裏灑出一滴油。
在買完油上山回廟的路上,小和尚突然想到火頭和尚的嚴厲告誡,越走越緊張。他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油的大碗,絲毫不敢左顧右盼。越緊張越出事,眼看要到廟門,他腳下一絆,油灑掉了一半。小和尚於是更加緊張,手腳一齊發抖,回到廟裏,油已經灑得差不多了。
火頭和尚勃然大怒,罵小和尚是世上少有的笨蛋。小和尚非常難過。
一位老和尚知道了,對小和尚說:你再下山去買一碗油,這次你在路上多觀察兩旁的事物,回來要詳細地描述。
在買油回來的路上,小和尚發現路上的風景真美,有高聳的山峰,自由飛翔的小鳥,有耕種的農夫,還有玩耍的小孩。
小和尚不知不覺就回到了廟裏,竟發現碗裏滿滿的油,一滴也沒灑出來。
可見,每個人都得麵對壓力,適度的壓力會調動我們自身的能力,使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但壓力過太,就會給精神上帶來負麵影響,使我們無法輕鬆快樂地生活。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日趨激烈的競爭,不僅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快捷,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每一個人都感到在看似輕鬆的時代,壓力無處不在,危機十麵埋伏。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每天都得應付複雜的人際關係,每天都要把上司交與的任務完成得盡善盡美......你是不是天天感覺喘不過氣來?很明顯,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在幹擾你的思維,影響你的精神,侵害你的身體。
以下幾個方法或許可以幫你減輕一些壓力。
1.學會工作。應該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製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或目標,並適當留有餘地。無論你工作多麼繁忙,每天都應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抽空散散步,活動活動筋骨。用電腦時要掌握正確的坐姿和手部姿勢,每隔一小時左右,最好站起來休息一下,望望窗外,呼吸新鮮空氣。
2.保持心理寧靜。麵對大量的信息,不要緊張不安、焦急煩躁,要保持淡泊、寧靜的心理狀態,盡可能地學會現代科學信息的方法,提高應變能力。最好能做到專精一藝,即人無我有,這樣就會減輕個人在競爭中的心理負擔,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廣泛地培養興趣愛好。培養一些個人的興趣愛好,諸如琴棋書畫、養鳥養魚、寫作、旅遊、垂釣等。這是轉移大腦"興奮灶"的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能有效地調節大腦中樞的興奮與抑製過程,進而緩解壓力,消除疲勞,調節情緒。
4.學會勞逸結合。弦繃得太緊容易斷,適時地休息和運動,才會提高工作效率,這是人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因此,工作一段時間便應休息一下,做些自己可以承受得了的運動,如打球、跑步等。既可讓精神放鬆,緩解緊張情緒,也是為開展下一輪工作而進行體力充電。
5.遺忘生活的煩惱。現在的生活節奏比過去明顯加快,生活方式也隨著社會文明不斷更新,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了使疲憊的機體張弛有度,學會遺忘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其實,生活中許多事情不需要人們牢記,諸如同事間的無端摩擦、鄰裏之間細微糾紛、戀人間的情感波折、夫妻間的小小口角,以及與工作和事業都無關的雞毛蒜皮的事情等等,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當如煙的往事,攪得你心煩意亂,給你帶來種種困擾時,你便會感到遺忘確實是一劑"良藥"。
6.凡事多往好處想。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我們這一代人最重大的發現是:人能改變心態,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人生的成功或失敗,幸福或坎坷,快樂或悲傷,完全是由人自己的心態造成的。我們經常感覺有精神負擔是因為無法擺脫不滿、委屈和擔心等負麵情緒,如果多想讓你喜歡的人和讓你高興的事,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凡事往好處想,內心便充滿陽光,這種樂觀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會激發我們的生命力,永遠擁有成功的信心和希望。即便是身處絕境的情況下,也能以豁達開朗的心胸麵對未來。
健康的身體是幹事業的本錢
一位年輕人因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發不了財,整日愁眉苦臉。這一天,走過來一位老人,看見年輕人這種愁容,就問到:"年輕人,你幹嗎不高興?"
年輕人說:"我不明白我為什麼總是這樣窮?"
"窮?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說。
"為什麼你會這樣說?"年輕人問。
老人沒有正麵回答,反問道:"假如今天我折斷你的一根手指頭,給你1000元,你願不願意?"
"不願意。"
"假如斬斷你的一隻手,給你1萬元,你願不願意?"
"不願意。"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80歲的老翁,給你100萬,你願不願意?"
"不願意。"
"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1000萬,你願不願意?"
"不願意。"
"這就對了,你身上的錢已經超過了100萬了呀。"老人說完就笑吟吟地走了。
看著老人離去的背影,年輕人恍然大悟,從此不再愁眉苦臉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身體價值百萬。物質上的貧窮並不可怕,沒有健康的身體才是最可怕的。由此可見,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多麼地重要。健康的身體是一個人獲得事業長遠發展的保證。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談。
在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人們的頭腦需要一刻不停地轉動,以至很多人的生活節奏非常紊亂,他們根本沒有自己的節奏,都是跟著時代走。在社會中流行著一個順口溜:"吃得好,營養少;喝酒多,吃飯少;陪笑多,歡樂少;住店多,回家少;看似瀟灑,其實內心孤獨。"看似調侃的描述,卻真實反映了不少企業員工的生存狀況。
曾經有人用"1000000000"來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個"0"代表生命中的事業,金錢,地位,權力,快樂,家庭,愛情,房子,車子......紛繁冗雜的"0"一旦失去,所有的浮華喧囂都將歸於沉寂。
這個比喻如此地讓那些隻顧工作,隻顧財富的追逐而忽視自身存在的現代人感到震驚!人們往往為了工作而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甚至無暇休閑,運動和注意自己的健康。再加上常有患得患失之心,精神上壓力很大。這樣的情況,正是培養慢病的溫床。試想,一個生命垂危的億萬富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即使擁有豪宅美酒,功各利祿恐怕也無福消受,轉眼間一切成為過眼去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