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簡單相處,關係和諧(3 / 3)

小陳是某外貿公司業務拓展部的文秘,在一次幹部調整後,她所在的部門調來了一個新的業務經理,新來的經理看起來不那麼隨和。同事都在議論,說他沒有原來的經理好。作為公司中的一員,小陳也有這種議論的權利。但是她卻沒有參與議論,雖然她和原來的經理關係不錯,但是她知道,以後她將要麵對新的經理,這個新上任的經理將是和自己一起工作、決定自己未來職場命運的人。

在一次業務會議上,新經理提出了一個方案,立刻遭到幾個老員工的反對,大家一起議論說原來經理的方案如何合理,如何讓人心服。此時,隻有小陳沒有參與發言和討論。新來的經理看了一眼小陳,不動聲色地問:"小陳,你認為呢?"小陳一下被問住了,她左右為難,一邊麵對的是同事,一邊麵對的是經理,不管她怎麼回答,都會得罪其中的一方。這個時候,小陳突然想到,原來的經理對她說過的一句話:"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角度想問題,這才能有效消除隔閡、轉化矛盾!"

小陳沉住氣,微笑著說:"其實,我覺得不管是原來經理的方案,還是現任經理的方案,都是為我們大家著想,為公司的發展著想,隻是兩個人的出發點不同。我們可以從兩位經理的角度上去思考這個問題。"於是,小陳仔細分析了兩名經理的不同出發點,然後針對公司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出新經理措施的優點和缺陷。最後她又自我批評地說:"作為一名秘書,我覺得是我失職,我沒有很好地向新來的經理交代公司的情況,讓他迅速地了解公司狀況。"新來的經理聽了小陳的話,臉上露出了笑容。同事們也暗暗稱讚她處理事得當。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人們常常會為一些矛盾各執己見,爭論不休,不依不饒,僵持不下,最後不歡而散,甚至大動幹戈。不僅傷了和氣,還於事無補。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矛盾雙方都沒有換位思考意識,都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如果想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營造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必須要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消除隔閡、轉化矛盾的溶解劑,換位思考是達成共識、增進團結的階梯,換位思考是寬容大度的一種人格表現,換位思考是每個人在社會交往中的一門必修課。學會換位思考對於企業、家庭、社會來說,都是構建和諧離不開的法寶。

巧妙地向老板提意見

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員工都傳統地傾向於服從老板,自覺或不自覺地認為老板凡事一定比自己高明,事實往往並非如此。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優秀的老板也不可能做到樣樣精通,不一定樣樣強過下屬,他們在某一方麵的缺陷往往需要下屬來彌補。作為下屬,尤其在自己的業務方麵,要能夠主動提出改善計劃,如果每次都是老板提出改進意見,那就意味著你的不稱職。一貫地對老板唯命是從,曲意逢迎,工作隻是等待指令,毫無創意甚至沒有任何見解,這樣的下屬要他何用?

小王、小黃和小李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三個人同時應聘一家大公司的市場部,聽命於同一位老板。按人工作能力和表現都不錯,兩年以後都成了部門骨幹。可是三個人在工作風格上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當老板的決策出現問題時,小王就會視若罔聞,采取隔岸觀火的態度;而小黃往往會直言不諱地當著眾人的麵向老板指出來。如果老板安排的事情有明顯的錯誤,小黃甚至會頂著不辦。小李則完全不同,當他覺得老板的決策有問題的時候,他會先私下給老板寫一封郵件,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擔心。如果老板堅持,他也能認真去實施,盡量完成老板的想法。即使失敗,他也主動承擔自己那部分責任,從來不在眾人麵前抱怨老板。3年過去了,老板升職在即,選接班人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小李。

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作中,給老板提出有效意見是十分必要的。但對於老板來說,他又有他的自尊和權威,絕不容外人任意侵犯。既使他錯了,也絕不容他的下屬使他麵子掃地。所以,向老板提建議時一定要把握分寸,不可魯莽。

1.把握老板的脾性。作為下屬,要想把自己的見解移植到老板頭腦中,對老板性格、喜好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自己的老板個性是張揚的還是沉穩的?喜歡聽你報喜還是報憂?凡此等等都應當摸清楚。對性情暴躁、自以為是型的老板,談話時注意對方反應,通過表情和肢體語言,判斷他是否接受你的觀點。如果不接受,別太堅持,讓他撞了南牆再回頭吧,到時候他會更加感謝你,並欣賞你的先見之明。而對聰明睿智的老板,提意見時不一定非要在辦公室,可以在飯桌上、汽車裏、走廊等不太正式的場合,趁他高興,借著聊天開玩笑,隨口就把意見溫柔地拋過去,讓他心領神會。

2.不要當眾指出。如果老板錯了,不要在眾人麵前指出。畢竟老板就是老板,需要維護其尊嚴與麵子,古今中外皆然。某公司召開年終總結大會,老板講話是出了個錯,他說:"今年本公司的合作單位進一步擴充,到現在已發展到56個。"話音未落,一個下屬站起來,衝著台上講得眉飛色舞的主任高聲糾正道:"講錯了!講錯了!那是年初的數字,現在已達到72個。"結果全場嘩然,老板羞得麵紅耳赤,情緒頓時低落下來。

即使一件公事的處理,碰巧是老板的錯,他也應該擁有一定程度的被尊重,不可以下屬搖晃著誰錯誰就應該受到譴責的旗幟,而不為老板留些情麵,更不能事後對同事談論老板的錯誤,用嘲弄的口吻讓流言四散傳播,並用貶損老板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聰明與正確。如果一定要讓老板知道他的錯誤,你應該在適當的場合適當的時間私下找老板聊,談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3. 以書麵的形式進行建議。製作一份類似申請書的書麵材料,而後留出專門的批示處,列上抬頭:"老板批示"。這樣,建議變成了申請,老板會覺得事情仍是他在決策,不會覺得被下屬壓製。同時由於是書麵材料,避免了口頭表達可能產生的歧義。而且,由於有專門的批示處,這樣建議一定會得到反饋,無論老板是否同意,老板的意見已經反饋過來了。

4. 學會選擇合適的時機說合適的話。一定要選擇時機,切忌在老板心情很壞的時候或用不妥的方法提出。大多數老板雖然談不上日理萬機,但也非常忙碌,有時還有許多煩惱纏繞著他。當他心情好的時候,有些建議盡管不太中聽,他還是能接受的;如果他工作沒做好或者家中有什麼不快的事,他正憋著一肚子火無處發泄,你這時提建議,特別是刺耳的良言,那就正好撞在槍口上了。即使你的建議好得讓他不能不采納,但他也不會記著你的功,反而會因為你當時戳著他的痛處而記恨你,甚至找機會給你點顏色看看。如果建議對公司有益,最好在開會時提出,但切忌批評老板。你想提出與老板不同的意見,可以在私下裏單獨向老板提。因為別人聽不到,加上你的態度謙虛誠懇,老板肯定會慎重考慮。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老板和善開朗、平易近人,能善待自己的建議和意見,當然,這可能僅僅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作為企業的員工,如果你能少一分對老板的苛求,而對自己進言水平多一份要求,無疑會對公司和老板及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即使是一時有委身於他人之感,時間一久,老板自然會把你緊緊圈住,留在自己的身邊委以重用。

寬容別人,收獲快樂的自己

在職場中,人們難免發生摩擦甚至衝突,也許某人傷害過你,敗壞了你的人格,是懷恨在心地與他鬥下去,還是拿出一顆寬容的心化解彼此的矛盾呢?

先讓我們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二戰期間,一支盟軍的部隊在森林中與德軍相遇激戰,最後兩名盟軍的戰士與大部隊分開,失去了聯係。他們之所以在戰場上還能相互照顧,彼此不分,因為他們是來自同一個小鎮的朋友。

兩個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他們互相扶持、互相鼓勵,十多天過去了,他們仍然未能與部隊聯係上。這一天,他們打到了一隻鹿,依靠鹿肉他們又艱難地度過了幾天。可是也許是戰爭的原因,動物都四散奔逃,或被殺光了,他們這以後再也沒有看到任何動物。僅剩下的一點鹿肉背在年輕一點的戰友身上,這一天,他們在森林的邊上又遇到了敵人,經過再一次激戰,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就在自以為安全的時候,他們饑餓難忍,這時隻聽見一聲槍響,走在前麵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虧是在肩膀,後麵的戰友惶恐地跑了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趕忙把自己的襯衣撕開包紮戰友的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戰士一直叨念著母親,兩眼直勾勾的,他們都以為他們的生命即將結束。雖然饑餓,身邊的鹿肉誰也沒有動。天知道,他們怎麼度過了那一夜,第二天,部隊救了他們。

事隔離30年,那位受傷的戰士安德森說:"我知道誰朝我開了一槍,他就是我的朋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的時候,我碰到了他發熱的槍管,當時我怎麼也不明白,但當晚我就寬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我身上帶的鹿肉活下來,但我也知道他活下來是為他的母親。此後的30年,我裝作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從不提及。戰爭太殘酷了,他的母親還是沒能等到他回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來說,請我原諒,我沒讓他說下去,我們又做了二十幾年的朋友,我沒理由不寬容他。"

寬容是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寬容顯示出一個人的氣質和修養。隻要你有一顆寬容的心,就能化解一切摩擦和衝突。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行自己的人生之路,紛紛攘攘,難免有碰撞,心地最和善的人也有傷害別人的時候。在工作中,上級刁難,同事搞鬼,下屬打小報告,都會使我們心靈受到傷害。如果凡事斤斤計較,爭吵不休,甚至心懷恨意,長此以往,其結果是更深地傷害。所以我們要懷有一顆寬容的心,淨化和升華我們的心靈,讓寬容幫助我們恢複友誼和事業。

寬容是一種感動人的品質,因為你的寬容有時候能挽救一個做錯事的人。每個人都會做錯事,將心比心,自己犯了錯誤的時候也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諒解。學會寬容,那麼你的人生就會變得愉快。為了自己,為了他人,我們應該學會"寬容"。

陳麗是某公司的會計,在一次外出時,手提包被盜,裏麵除了常用的錢物外,還有公司的公章和賬簿。當她又內疚又擔心地站在總經理麵前講完所發生的事情後,總經理笑著說:"我再送你一隻手袋好嗎?你前段時間的工作一直非常出色,公司早就想對你有所表示,但一直沒有機會,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總經理用寬容的態度處理了這件事,使陳麗心懷感激,後來任憑其他公司有多麼優厚的待遇聘請她,她都不為之所動。

無獨有偶。美國某公司一位高級主管,由於工作嚴重失誤給公司造成了600萬美元的巨額損失。為此,這位主管心裏非常緊張。第二天,董事長把這位主管叫到辦公室,通知他調任同等重要的新職。

"為什麼沒有把我開除、降職?"這位主管非常驚訝地問。

董事長回答說:"若是那樣做,豈不是在你身上白花600萬美元的學費?!"

這出人意料的一句激勵話,使這位高級主管從心裏產生了巨大動力。董事長的出發點是:"如果給他繼續工作的機會,他的進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過未受過挫折的常人。"後來,這位高級主管果然以驚人的毅力和智慧,為該公司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可見,學會寬容,原諒別人也是幫助自己。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寬容,寬容不僅是給別人機會,更是為自己創造機會。寬容,讓能我們更加富有人情味,也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喜悅和快樂。

在生活中,有很多煩惱和怨恨的產生,都源自於缺少了寬容,所以我們才會感覺不快樂。古希臘一位哲人說過:"學會寬容,世界會變得更為廣闊;忘卻計較,人生才能永遠快樂。"看來,隻有度量大的人,他才可以有穩定的、積極的、健康的情緒,而隻有這樣的情緒才可以創造出一個真正快樂的人。

學會與他人共享榮譽

在工作中,很多人認為自己所獲得的一切成績,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因此,榮譽是一個人的。可是,如果沒有公司裏其他人的支持,你怎麼可能獲得所有你需要的資源?你怎麼能完全發揮資源的價值?你又怎麼能單獨地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做好、做到位?因此,無論你在成功的過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這裏麵一定還包含了其他人的支持。

一位銷售主管這個月的銷售業績突出,他所在部門的業務員銷售總額超出了同級部門的兩倍還多,按照公司規定,這個主管可以按業績提成,得到一筆可觀的獎金。老板很是為有這樣一位得力助手而高興,同事也暗自慶幸自己以前沒有看錯人。於是,老板決定在公司開個例會,並把他推為大家的榜樣,以此激勵其他員工,還特意安排了這位主管當眾發表感言。

這位主管在他的感言中把自己的業績歸功於自己調配人員的技巧、處理大訂單的果斷和自己如何辛苦的加班等等。雖然說他說的這些也確實屬實,他的確是這樣做的,但他唯一犯的錯誤就是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及一句自己感激老板和感謝同事、下屬之類的話。

會後,下屬和同事們開玩笑要他請客慶祝,他卻毫無客氣地說:"我得獎金,你們用得著這麼開心嗎?下次我會拿更多,到時再說吧!"可是等到下個月,這位主管不僅沒能再拿到獎金,甚至還因為沒能完成銷售任務而被扣掉了當月獎金。更奇怪的是,他的下屬越來越懶散,就連老板似乎也對他冷淡了許多。

這樣一個工作勤懇的人最終卻不能成為受歡迎人,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很明顯,就是因為他不懂得與人分享榮譽。

獨享榮譽是一個典型的容易激起他人心中不滿,並心生恨意和嫉妒的最主要原因。試想,當大家都為一個目標在努力工作,不料讓你搶先得到這個惹人眼紅的功勞,於是相比之下的其他人就明顯比你矮了很多,你的存在也不時地給他人造成了威脅,盡管你並未做任何傷害他人的事情,但又有誰還願意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一起工作呢?自然而然的,獨自享受榮譽還心安理得地把高帽子往自己頭上戴的人終究是會成為孤家寡人的,更何談招人喜歡,受人歡迎呢?

獨享榮譽,的確可以凝聚別人羨慕的目光,可以給自己很大的成就感,但如果你隻想功勞一個人獨占,企圖讓光環僅僅圍繞自己一個人轉,你就不是自私而是愚蠢了。因此,當你的工作表現出色,受到公司各部門同事賞識,連公司以外的行家也對你的能力表示欣賞,這個時候切勿將功勞隻歸於自己;而要懂得借此機會,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順勢把所有有份參與的同事答謝一番,更要感謝老板領導有方,及將功勞歸於老板。隻要把握到這種職場處世技巧,那麼一起共事的同事和老板都同樣感到有麵子。

以下幾點是每一位員工都應該時刻謹記的:

1.感謝

當榮譽到來時,你首先要感謝老板的鼓勵、幫助和支持,不要認為這都是你自己的功勞。

2.分享

口頭上感謝是一種分享,這種"分享"可以無窮地擴大範圍,反正"禮多人不怪"嘛!另外一種是實質上的分享,別人倒也不是非要分你一杯羹不可,但是你要主動地與他人分享,讓他人有受尊重的感覺。

3.謙卑

人往往有了榮耀,便"忘記了自己是誰"地自我膨脹,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一直膨脹下去,並一而再地領取功勞,忘記考慮老板的感受,功高蓋主隻會令老板感到自己職位受到威脅,因而向你作出種種掣肘。一旦被老板定位為"不受歡迎人物",你的工作就會危險了!

總之,在你工作上有特殊表現而受到肯定時,千萬別忘記分享榮譽。謹記這個忠告,你就會受益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