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轉換思想,化難為易(2 / 3)

敢於創新就會有出路

在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勵的現代社會,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是一個固步自封的世界,而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而這種競爭,主要是創新的競爭。現在很多企業都引入了競爭機製,目的就是激活企業的內部因素,提高企業的效益。有些企業效益低。幾乎倒閉,就是因為缺乏創新。這時候,員工就更需要多動腦筋,多創新,為企業出謀劃策,如果你的方案能夠得到老板的認可,自然為自己的未來種下了一個成功的種子。

日本的東芝電氣公司1952年前後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7萬名職工為了打開銷路,費盡心機地想盡了辦法,依然進展不大。

有一天,一個小職員向當時的董事長石板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在當時,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公司生產的電扇自然也不例外。這個小職員建議把黑色改成為淺色。這一建議引起了石板董事長的重視。經過研究,公司采納了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個月之內就賣出幾十萬台,從此以後,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電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統一的黑色麵孔了。

這個實例具有很強的啟發性。隻是改變了一下顏色,大量積壓滯銷的電扇,幾個月之內,就銷售了幾十萬台。這一改變顏色的設想,效益竟如此巨大。可見,創新不需要天才。創新隻在於找出新的改進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

在工作中,許多人汗沒有比別人少流,事沒有比別人少幹,但就是沒有得到老板的賞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找到成功的突破口--創新。

作為一名員工,你有沒有創新的能力,你能不能通過創新給老板創效益。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在公司的地位和你受尊敬的程度。當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創新時,就會為公司、為自己創造意想不到的價值。創新不是某些專業人士的專利,它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它不因為你的學曆低就鄙視你,不因你的社會經驗少而不垂青你。你隻要在工作中時常注意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考慮和操作,在完善專業技能的同時你也在創新了。

傑克森是美國實業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他未成名前,有一次,他帶領員工參加商品展銷會,令他感到懊惱的是,他被分配到一個極少有人光顧的偏僻角落。為他設計攤位不知的裝飾工程師勸他幹脆放棄這個攤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藥展覽成功是不可能的,唯一辦法隻有等待來年再參加商品展銷會。

沉思良久,傑克森覺得自己若放棄這個機會實在太可惜,而這個不好的地理位置帶給他的厄運也不是不能化解,關鍵就在於自己怎麼樣利用這不好的環境,使之變成這個展會的焦點。他覺得改變這種厄運需要一種創新的策略,可是怎樣才能出奇製勝呢?傑克森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到了自己創業的艱辛,想到了展銷會的組委會對自己的排斥和冷眼,想到了攤位的偏僻,在他心中突然想到了偏遠的非洲,自己就像非洲人一樣手到不應有的歧視。

第二天,傑克森走到了自己的攤位前,心裏充滿悲哀又有些幾份,心想既然你們把我看成非洲難民,那我就給你們打扮一回非洲難民,於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計劃產生了。

傑克森讓他的設計師把展位設計成一個阿拉伯古代宮殿式的氛圍,圍繞攤位布滿了具有濃鬱的非洲風情的裝飾物,把攤位前的那一條荒涼的大路變成了黃澄澄的沙漠,他安排一些員工穿上非洲人的服裝,並且特點雇用動物園的雙峰駱駝來運輸貨物,此外還派人定做大批的氣球,準備在展銷會上用。

展銷會還沒開幕,這個與眾不同的展位就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和注意,不少媒體都報道了這一新穎的設計,市民們都盼望開幕式盡快到來,一睹為快。展銷會當天,傑克森揮揮手,頓時展廳裏升起無數的彩色氣球,氣球升空不久自行爆炸,落下無數的卡片,上麵寫著:"當你拾起這小小的卡片時,親愛的女士和先生,你的運氣就開始了,我們衷心祝賀你。請到傑克森的展位,接受來自遙遠的非洲的禮物。"這無數的碎片灑落在熱鬧的展銷會場,當然傑克森也因此奇特的設計與創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思考才會有創新,有創新才會有出路,有出路才會成功。世上每一次偉大的成功,都是先從創新開始的。創新就像一位哲人所的那樣:"你隻要離開人們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可能會發現前所未有的東西。"同樣的道理,在工作中,一個小小的改變,隻要能跳出傳統守舊的觀念,將自己思想方式巧妙地變一變,往往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態決定工作業績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心態都是很重要的。對每一個員工來說,誰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業績獲得數倍的增長,但是要做到這一點,良好的心態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了什麼樣的成就,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了什麼樣的人生。

王軍原在某公司營銷部當主管。一天突然接到人事部得命令,調他到產品供應部。在公司裏供應部的地位,遠不如營銷部,如此一調,等於貶了職,前途必然大受影響。

從前王軍從事銷售工作,整天往外跑,很合乎他得個性。如今要他整天坐在辦公室,跟那些器材報表打交道,實在叫他受不了。開始時,他一直悶悶不樂,心灰意冷。他開始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以前對自己信心十足,當上了供應科長,卻情況大變呢?"他悟到了一個事實:"這是因為我對自己的期待值無形中降低了,我失去了激勵自我得動力。"

於是,王軍開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工作,慢慢地發覺供應科也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對整個公司來說起了很大的作用,隻是平時大家把它忽略了而已。王軍重新找到了工作的信心,一改以往消極拖遝的作風,變得充滿了鬥誌,工作起來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他的積極態度,也漸漸影響到了部屬,把他們也帶動起來。由於出色的工作成績,兩次獲得總公司的特別獎金。不久,王軍收到了一張人事命令:"調到總公司,晉升為營業部經理。"

成功源於心態。幾乎所有優秀的員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積極的心態。他們運用積極的心態去支配自己的人生,用樂觀的精神去麵對工作中一切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險阻,從而確保自己不斷的走向成功。

一個生活比較潦倒的推銷員,每天都埋怨自己"懷才不遇",命運在捉弄他。

聖誕節前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充滿節日的熱鬧氣氛。他坐在公園裏的一張椅子上,開始回顧往事。去年的今天,他也是孤單一個人,以醉酒度過了他的聖誕節,沒有新衣服,也沒有新鞋子,更別談新車子、新房子。

"唉!今年我又要穿著這雙舊鞋子度過聖誕節了!"說著準備脫掉這雙舊鞋子。這個時候,他突然看見了一個年輕人自己滑著輪椅從他身邊走過。他頓悟到:"我有鞋子穿是多麼幸福!他連穿鞋子的機會都沒有啊!"

之後,這個推銷員每做任何一件事都以樂觀的心態,積極地對待,發憤圖強,力爭上遊。數年之後,生活在他麵前終於徹底改變了,他成了一名百萬富翁。

由此可見,積極樂觀的心態與成功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隻有積極樂觀的人才會在"不可能"中發現機會,創造奇跡。

美國聯合保險公司有一位名叫艾倫的銷售人員,他很想當公司的明星銷售人員。因此他不斷從勵誌書籍和雜誌中培養積極的心態。有一次,他陷入了困境,這是他平時進行積極心態訓練的一次考驗。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艾倫在威斯康辛州一個城市裏的某個街區推銷保險單,但卻沒有一次成功。他自己覺得很不滿意,但當時他這種不滿是積極心態下的不滿。他想起過去讀過一些保持積極心境的法則。第二天,他在出發之前對同事講述了自己昨天的失敗,並且對談說:"你們等著瞧吧,今天我會再次拜訪那些顧客,我會售出比你們售出總和還多的保險單。"

基於這種心態,艾倫回到那個街區,又訪問了前一天同他談過話的每個人,結果售出了66張新的事故保險單。這確實是了不起的成績,而這個成績是他當時所處的困境帶來的,因為在這之前,他曾在風雪交加的天氣挨家挨戶走了8個多小時而一無所獲。但艾倫能夠把這種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會感到的沮喪,變成第二天激勵自己的動力,結果如願以償。

可見,積極樂觀的心態可以讓失敗和遇到挫折的人看到勝利的希望,重新振奮精神並客觀冷靜的分析失敗的原因,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從失敗不斷走向成功。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以樂觀向上的精神支持你的工作,千萬不能因暫時的困難內或挫折而灰心喪氣。逆境過後是順境,冬天過後是春天。

當你發現自己缺乏樂觀心態時,不要失望沮喪,你完全可以通過心理訓練,有目的地培養自己積極的心態。其中,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經常有意識地和積極樂觀的人呆在一起,從這些人身上獲得樂觀情緒的感染,調動自己的積極心態,從而把消極的情緒從大腦中排擠出去。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總之,為了提升工作業績,為了獲得事業的成功,你必須最大限度的發揮積極心態的力量,以抵製消極心態的反作用力。隻要你積極樂觀,你就能在工作中無往而不勝,走上成功之路。

讓思考成為一種習慣

思考是人生最大財富。學會思考,就能找到人生新的起點;學會思考,成功就會向你走來。

有一位知名的物理學教授睡到半夜醒來,發現自己的實驗室裏依然燈火通明。他來到實驗室裏,看到自己的一名學生正在實驗台前忙碌著。

教授關心地問道:"怎麼這麼晚還沒休息?你現在做實驗,白天都做些什麼了呢?"

學生回答:"我白天也在做實驗啊。"

教授稍微停頓了一下,說:"勤奮固然很好,但令我好奇的是,你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做實驗上,用什麼時間來思考呢?"

這位自以為好學不倦的學生,用了所有的心力在實驗上,卻忽略了思考才是學習的根本,實驗的目的隻是幫助思考而已,結果本末倒置。

很多時候,人們寧可讓歲月淹沒在仿佛很有價值的忙碌之中,卻極不情願拿出時間進行思考,以至於思維總是在低水平的層次上徘徊,最終一無所獲。

我們所有的計劃、目標的想法,都是思考的產物。我們的思考能力,是我們唯一能完全控製的東西。我們可以任意地運用它,使它顯示出一定的力量。

斯太菲克在美國伊利諾斯州亨斯城退役軍人管理醫院療養,在逐漸康複期間,他讀了《思考致富》一書,很受啟發,因為這本書讓他學會了思考。

他想到了一個主意。斯太菲克知道,許多洗衣店都把剛熨好的襯衣折疊在一塊硬紙板上,以保持襯衣的硬度,避免皺折。他給洗衣店寫了幾封信,獲悉這種襯衣紙板每千張要花4美元。他的想法是,以每千張1美元的價格出售這些紙板,並在每張紙板上登上一則廣告。登廣告的人當然要付廣告費,這樣他就可以從中得到一筆收入。

出院後,他就投入了行動中。由於他在廣告領域中是個新手,他遇到了一些問題,雖然有人說,"嚐試發現錯誤",但斯太菲克卻始終相信"嚐試導致成功"。最終,他取得了成功。

從這以後,斯太菲克始終保持他住院時養成的習慣--每天花一定時間從事學習、思考和計劃。

後來,他決定提高他的服務效率,增加他的業務。他發現襯衣紙板一旦從襯衣上拆除之後,就不會為洗衣店的顧客所保留。於是,他給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使很多家庭保留這種登有廣告的襯衣紙板呢?"解決的方法展現於他的心目中了。

他在襯衣紙板的一麵繼續印刷一則黑白或彩色廣告而在另一麵,他增加了一些新的東西--一個有趣的兒童遊戲;一個供主婦用的家用食譜;或者一個引人入勝的字謎。

有一次,一位男子抱怨他的一張洗衣店的清單突然莫名其妙地不見了。後來他發現他的妻子把它連同一些襯衣都送到洗衣店去了,而這些襯衣他本來還可以再穿穿。他的妻子這樣做僅是為了多得些斯太菲克的菜譜!

但是斯太菲克並沒有就此停滯不前,斯太菲克把他從各洗染店所收到的出售襯衣紙板的收入全部送給了美國染學會。該學會則建議每個成員應當使自己以及他的行業工會隻購用斯太菲克的襯衣紙板。這樣斯太菲克就有了另一個重要的發現,你給別人好的或稱心的東西愈多,你所獲得的東西也就愈多!

斯太菲克在思考中學到了致富的秘籍,他把思考當成一種習慣,每當問題出現時,他並不是急於行動而是首先思考。因為斯太菲克知道,唯有思考才是他人生最大財富。

洛克菲勒曾說過:"我永遠信奉做事越少,賺錢越多的真理。我的時間有限,我隻去做那些需要自己思考的事情,這才真正是我經商致富的關鍵。"的確如此,我們的世界正是因為有很多善於思考的人才會如此的進步,正是因為有那些不善於思考的人才會變的如此複雜。

思考是人們謀取進取之路,善於思考的人,用大腦做事,而不隻是用雙手做事。在工作中,我們要善於觀察、學習、思考和總結,僅僅靠一味地苦幹奮鬥,埋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結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所以說,有思考的行動,事半功倍;無思考的行動,事倍功半。

不要一味地迷信權威

某著名化學家在為學生們講課,講台上放著一個瓶子,他對學生們說:"這個瓶子裏裝有帶臭味的氣體,我想測驗一下這種臭氣的傳播速度,一會兒,當我將瓶蓋打開後,誰聞到了臭味,誰就舉手。"說完,化學家打開了瓶蓋。15秒過後,前排學生舉起了手,稱自己聞到臭氣,隨後排的人也陸續舉手,紛紛稱自己也已聞到臭味。最後,化學家笑著對學生們說:"其實瓶中什麼也沒有。"學生們愕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