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轉換思想,化難為易
--別讓工作太複雜
在工作中,人們時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其實隻要積極地運用思維,換一種思考方法,一切都將變的皆具可能。如果囿於傳統思維和行為習慣,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工作或許不會出大的紕漏,但也不可能產生創造性的工作方案,不可能產生最佳的工作效果,而造成工作的被動局麵。
用逆向思維簡化問題
逆向思維是人們重要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有悖於通常人們的習慣,而正是這一特點,使得許多靠正常思維不能或是難於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一些正常思維雖能解決的問題,在它的參與下,過程可以大大簡化,效率可以成倍提高。
猶太人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是:"開鎖不能總用鑰匙;解決問題不能總靠常規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善於運用逆向思維研究各種事物,尤其是當運用習慣的思維方式、傳統的工作方法難以奏效時,反過來想一想、試一試,常常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過去的圓珠筆芯常漏油,開始人們循著一般的思路去想問題:因為筆珠被磨損而慢慢變小,筆油就隨之流出,所以應該增強筆珠的耐磨性;可是又產生了新問題,筆珠的耐磨性強了,筆芯頭部內側與筆珠接觸的部分便容易被磨損,以致口變大,漏油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後來,日本的中田藤三郎采取了逆向思維的方式,分析出漏油的另一個因素--油墨過剩,隨之想到控製油墨的裝填量。他想,當圓珠筆寫到2.5萬字左右時。筆珠就變小、漏油,那麼將筆芯容量減少,寫到兩萬字時筆芯就沒有油墨了,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他采用這個方式,很巧妙地解決了圓珠筆漏油的問題。
在工作中,逆向思維作為一種特有的思維方式,處處能產生出奇製勝的效果。逆向思維的最大特點就在於改變常態的思維軌跡,用新的觀點、新的角度、新的方式研究和處理問題,以求產生新的思想。
有一次某省文物管理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提供材料稱,該部門經過千辛萬苦,已全部追回近幾年丟失的100多件珍貴文物,為此付出了大量財力、物力、人力,避免了重大損失雲雲。當地幾十家媒體陸續刊發了這條消息,唯獨新華社一名記者遲遲沒有下筆。他越想越疑惑:追回的前提是丟失;如果管理嚴密,沒有丟失,就無需如此勞民傷財去追回;那麼今天這一事實的背後是否預示著該部門管理混亂,漏洞百出呢?思維的火花一閃而過,他立即興奮起來,著手調查采訪。果然,實際情況如他所預料:倉庫鐵鎖鏽跡斑斑;氣窗沒有護欄,形同虛設;珍貴字畫被蟲蛀、鼠咬,布滿蜘蛛網......半個月後,一組三篇反映該部門嚴重管理問題的報道刊發了,引起輿論大嘩。這是一個典型的成功運用逆向思維的例子。
可見,逆向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考能力。在工作中,一個人是否具有逆向思維能力,對於解決工作難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在逆向思維之中常常就會"無心插柳柳成蔭",給人帶來意外的驚喜。
有兩個人一起出差,其中一個人逛街時看到大街上有一老婦在賣一隻黑色的鐵貓。這隻鐵貓的眼睛很漂亮,經仔細觀察,他發現鐵貓眼睛是寶石做成的。於是他不動聲色對老婦說:"能不能隻賣一雙眼珠。"老婦起初不同意,但他願意花整隻鐵貓的價格。老婦便把貓眼珠取出來賣給了他。
他回到旅館,欣喜若狂地對同伴們說,我撿了一個大便宜。用了很少錢買了兩顆寶石。同伴問了前因後果,問他那個賣鐵貓的老婦還在不在?他說那個老婦正等著有人買她的那隻少了眼珠的鐵貓。
同伴便取了錢尋找那個老婦去了,一會兒,他把鐵貓抱了回來。他分析這隻鐵貓肯定價值不菲。他用錘子往鐵貓身上敲,鐵屑掉落後發現鐵貓的內質竟然是用黃金鑄成的。
買走鐵貓玉眼的人是按正常思維走的,鐵貓的玉眼很值錢,取走便是。但同伴卻通過逆向思維斷定:既然貓的眼睛是寶石做的,那麼它的身體肯定不會是鐵。正是這種逆向思維使同伴摒棄了鐵貓的表象,發現了貓的黃金內質。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積極地運用逆向思維能夠使自己獨辟蹊徑,在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發現,有所建樹,從而製勝於出人意料。
逆向思維就是改變人們常規的一種思維方式。它與習慣思維相對而言,"反其道而行之",求新、求異,"與眾不同"。在工作上,經常運用逆向思維的人,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創新源自於瞬間的靈感
創新大多起始於人大腦中產生的靈感,創新是人類想象力的產物,或者說靈感是創新的起點和原始。
所謂靈感,就是人們思維過程中認識飛躍的心理現象,一種新的思路突然接通。簡而言之,靈感就是人們大腦中產生的新想法。
在工作中,我們或許有這樣的經曆,麵對有些問題,我們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解決的辦法,然而卻總是在不經意間卻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這就是靈感在起作用。
美國有位叫米曼的女士。她發現,她穿得長統絲襪老是往下掉,如果是逛公園或去公司上班,絲襪掉下來是多麼尷尬的事,就算偷偷地拉也是不雅。又想,這種困擾,其他婦女也一定會遇到,於是她靈機一動。她開了一間襪子店,專門售賣不易滑落的襪子用品。襪子店不大,每位顧客平均可在1分半鍾內完成現金交易。米曼目前分布在美、英、法三國的襪子店多達120多家。碰到襪子往下掉了的女士何止千千萬萬。但能夠觸發靈感要開一間襪子店,解決這小小的尷尬的人卻寥寥無幾
有一位美國成功學家曾經說過:"在創業問題上,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差別,就是前者能夠抓住稍縱即逝的靈感,而後者則讓機會從身邊悄悄地溜走。"米曼成功經曆告訴我們,機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練就一雙慧眼,捕捉瞬間的靈感,不讓這些機會從自己身邊溜走。
靈感幾乎無處不在,關鍵看你是否留心,是否能夠抓住。不善於動腦筋或不注意留心的人,所產生的靈感往往會走失,或者都不會產生。相反,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你就能夠抓住靈感,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喜。
亨特是一家製傘廠的車間職員,一個陰雨天,亨特撐著雨傘外出辦事,由於他把傘撐得太低,擋住了視線,沒有看到前麵駛來的自行車,被著實地撞了一下,倒在地上弄得渾身是水。亨特一遍歎息自己運氣不好,一邊想,要是把傘撐高點不久能看清前方了嗎?可是一直保持把傘撐得很高手總會很酸呀!要是傘是透明的不就好了嗎?此時,亨特腦子一閃,一個靈感出現了,亨特將自己的創意報告給老板,獲得了讚賞,但很多同事卻認為那不是一個好主意。幾千年來,傘都是用布赫油紙做的,就沒聽說用塑料做傘麵的,麵對同事的冷嘲熱諷,亨特並沒有在意。他很快拿出了自己的設計,不但用上了透明塑料,而且還對傘的形狀做了改變,使傘不再局限於圓形,也設計出了方形的雨傘,甚至為了迎合兒童的喜好,還將卡通元素大量引入製傘工藝中,這些傘一投放市場,立即引起了轟動,亨特也隨之得到了老板的讚賞和重用。
亨特故事證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每一個靈感是新構想,抓住它,你就能成功。
靈感對於人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盡可能地捕捉靈感,捉住那些能夠激發我們思維的智慧火花。捕捉靈感,要珍惜每一個有價值的閃念,當它們突然在腦際閃現,要敏捷追思,抓住不放,迅速記取。這樣才能使思維顯像、靈感"曝光",物化為語言符號,定格為創造的酵母。否則,隻能如流星一閃、曇花一現,令人追悔莫及。
當"吉列公司"創始人吉列先生還是一名推銷員時,有一次,他與顧客閑聊,那位顧客無意間對吉列說:"嗯,如果能夠發明一種用過就扔的小商品,那不就可以讓顧客們不斷來購買你的商品嗎?""用過就扔?不斷購買?"這句話立即激發了吉列的靈感。
有一天早上,吉列正在一家旅館的房間裏刮胡子,當他拿起刮胡刀時,卻發現刀口不夠鋒利。於是,他信手取過一塊牛皮,輕輕地在上麵來回磨,問題是刀口仍然不見鋒利,無奈之下,他隻好湊合著用。然而,不鋒利的刀子可把吉列給整慘了,胡子不僅無法清除幹淨,更把他刮疼得哇哇叫,好不容易刮完了胡子,卻見臉上留下了好幾道傷痕。他感到非常生氣,憤憤不平地想著:"難道世界上就沒有比這個更好用的刮胡刀嗎?怎麼沒有人發明一些不必磨就鋒利無比的刀子呢?"就在這時,他突然眼睛一亮:"咦!這不正是'用完即扔'的最佳商品嗎?"
一回到家,吉列便辭去工作,潛心研究薄鋼刀片等刮胡用具,最後更設計出一款像耙子似的"T"形簡易刮胡刀。就這樣,安全又方便的吉列刮胡刀終於誕生了,到現在仍是許多男人必備的刮胡用具。
那些具有創造力的人無疑是聰明的,但並非天才。他們所麵對的啟示別人也能遇到,隻不過他們能迸出靈感的火花,而別人依舊茫然。我們每天在無意中都會產生新的想法和主意,但是有時卻因為沒有在意或者沒有立即寫下來而消失了。其實,每個無意中的靈感或主意都是新的構想,當靈感翩然而至時,應立刻抓住,不要讓它無緣無故地飛走。千萬別小看自己無意中的小主意,它可能會成就你一生的事業。
擺脫思維定式的束縛
有一道智力的測驗題:某小學辦理新生入學手續時,有兩個小男孩同時來報名,他倆長得一模一樣,甚至連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都完全一樣。年輕的女教師問他們"你們倆是雙胞胎嗎?""不是。"他們異口同聲地堅決否認。在場的老師都愣住了:怎麼會不是雙胞胎呢?
事實上,他們確實不是雙胞胎,因為他們是三胞胎中的兩個。
絕大多數人在看見兩個酷似的小孩,會馬上想到他們是雙胞胎,原因就在於人們習慣了一種常規性思維。
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類似"腦筋急轉彎"問題而出現思維障礙的情況並不少見。思維定勢,是指人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思維的方法,過分依賴經驗,產生一種定式,阻礙著正常思維的進行。不改變這種不良的思維定式,創新的火花就無法迸發。
日本的火箭研製成功後,科學界選定A島做發射基地。經過長久的準備,當進入可以實際發射的階段時,A島的居民卻群起反對火箭在此發射。於是全體技術人員總動員,反複與島上居民溝通、談判,以尋求他們的理解。可是,交涉卻一直陷入泥淖狀態,雖然最後終於說服了島上的居民,可是前後卻花費了3年的時間。
後來,大家重新檢討這件事情時,發現火箭的發射並不是非A島不行,然而此前,卻從來沒有人發現這個問題。當時隻要把火箭運到別的地方,那麼,3年前早就發射了。由於當時太執著於如何說服島民的問題上,所以連"換個地方"這麼簡單而容易的方法都沒有想到。
在工作中,我們之所以常常在很簡單的事情上跌倒,究其原因不是我們不聰明,而是我們沒有用心去思考、去探究,喜歡憑自己的經驗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或者說這都是經驗主義所形成的思維定式惹的禍。所以,一個人要進步,必須衝破原有的經驗所形成的思維定式。
一家規模不大的建築公司在為一棟新樓安裝電線.在一處地方,他們要把電線穿過一根10米場、但直徑卻隻有3厘米的管道,而且管道是砌在磚石裏,並且彎了4個彎。這對非常又經驗的老工程師來說都感到束手無策,顯然,用常規的方法很難完成任務。最後,一位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工人想出了一個非常新穎的主意:他到市場上買來兩隻白老鼠,一公一母。然後,他把一根電線綁在公老鼠身上,並把它放在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把那隻母老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並輕輕地捏它,讓它發出吱吱的叫聲。公老鼠聽到母老鼠的叫聲,便沿著管子跑去救它。它沿著管子跑,身後的那根電線也被拖著跑。因此,工人們就很容易把那根電線的一端和另一處的電線聯在一起。就這樣,穿電線的難題順利得到解決。
在工作中,如果一味地習慣固定的思考模式,隻能使生活、工作成為機械化的程序,結果複雜了你的生活和你的心情。很多人走不出思維定勢,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結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勢,也許可以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跡。因此,我們要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換個角度來考慮問題。
為滿足市場需要,日本一家公司的科技人員開始設計一種新的小型自動聚焦相機。所謂自動聚焦,就是相機要根據拍攝的對象,自動測量距離,然後鏡頭作相應的調整,自動定好焦距。設計這種相機有幾個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小巧輕便,容易操作,而且要成本低廉。
按照當時的技術水平和條件,在相機裏裝進電動機以後,體積就小不了,重量就輕不了,成本就很難降下來。如果要為它再去特別設計一種專用的超小型電動機,時間又很難保證。
設計人員為此大傷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都不通,設計工作長時間裹足不前。後來一個不是學電機專業的技術人員想到:自動聚焦需要的動力很小,而且距離很短,不用電動機,用彈簧行不行呢?這個突破了"必須用電動機驅動"這"一定之規"的新設想提出以後,設計人員們沿著新的思路不斷進行探索和試驗,沒過多久,就相繼設計製成了一種又一種小型和超小型的自動聚焦相機。對這種給人們帶來了很大方便,連傻瓜也能使用的"傻瓜相機",科技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它代表了產品開發的一個新的重要方向--傻瓜化,即"功能簡單化"、"易操作化",同時也是"高智能化"、"高科技化"。
人的思維容易受原有知識、經驗的束縛,有時被知識和經驗淹沒。在工作中,我們要走出經驗的誤區,既不要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又不要把簡單的問題人為地複雜化。遇到問題,要善於開動大腦,請不要陷在定勢思維的泥沼中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妨換一個角度,換一個立場來看待問題,也許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