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拒絕借口,決不拖延(2 / 3)

當它托著鳥巢走到家門口的時候,他突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裏養小動物。

於是,他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口,急忙進屋去請求媽媽。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破例答應了。

小男孩興奮地跑到門口,可是門外的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他看見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地舔著嘴巴。小男孩為此傷心了很久。

但從此他也記住了一個教訓:隻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決不可猶豫不決。

這個男孩長大以後成就了一番事業,他就是華裔電腦名人--王安。

在現實生活中,像王安一樣遇事不要猶豫,能夠果斷作出抉擇的人並不是很多,相反的,隻要你認真觀察周圍的人,有很多人都是在關鍵時刻左顧右盼,進退兩難,就在這種情況下錯過了時機。

國內某家用電器生產企業,費了很大的力氣與國外一家企業取得聯係,並初步擬定了可行方案,"雙方共同投資,外方提供技術,中方提供場地、人員"。如果雙方達成協議合作成功的話,將對這個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決策者認識到這一點,仔細研究分析之後決定按計劃實施。可就當協議將達成的前夕,另一家同行業人士在似乎是無意接觸的過程中談起自己與外商合作而遭受了巨大損失的經曆。生動具體,催人淚下,傷心處感人肺腑,語重心長,發人深省。如此一來,決策者馬上萌發了猶豫心理,對自己的決策產生了動搖,對前麵作的各種分析開始懷疑,便找出借口推遲了簽訂協議的時間。當他最終決定還是執行原計劃的時候,外方已與第三家同行正式簽訂了合作協議。原來這是兩家同行企業設下的圈套,別人就是利用他的猶豫心理,坐收漁利。

猶豫是我們成功的大敵。許多人都是因為在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前怕狼後怕虎,徘徊觀望,而讓很多好的決斷胎死腹中。世界上最可憐的莫過於那些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不知取舍的人;莫過於那些不能承受壓力,猶豫不決的人;莫過於那些受他人意見左右,沒有主見的人;莫過於那些拈輕怕重的人;莫過於那些從未感受到自身所具有的偉大內在力量的人。

對於那些總是搖擺不定、猶豫不決的人來說,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幫助他們形成迅速決斷的行為習慣。因此,我們要逼迫自己訓練遇事果斷堅定的能力、遇事迅速決策的能力,對於任何事情切不要猶豫不決。

老張是個50歲的中年男人,他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凡事都猶豫不決。本來他極想成功,但什麼事都不能及時果斷地作出決定,最後幾乎因為猶豫這個惡習失去了工作。

但幾年以後他卻成為了一家旅遊公司的總經理,那是因為一件小事改變了他。一個星期六的下午,老張坐在一家避暑旅館的走廊上看書,無意中聽到一個人在和他的家人談話。這位做父親的仍決定不了,該在當天下午還是次日上午去駕船,這天氣候很好。第二天尚許更好。孩子們很想立即出發,而那父親卻還是嘮叨著,現在去還是明天去。這個人的猶豫讓老張感到不耐煩,心裏罵他:為什麼還不快做決定,這個美麗的下午就快過去了。忽然老張一下想到,這不也正是自己的毛病嘛。辦事不成功不在能力,而是在是否果斷地做出決定。其實有些事情本身沒有那麼複雜。意識到這一點,老張從此改變了行為方式。他對自己說:"要是我不願意立刻就做一件事,那麼我就要求立刻去做並決定在什麼時候才做,而到時就非做不可!"幾年來,老張就是這樣督促自己,用"趕快決定"這麼一個簡單的方法使自己獲得成功。

老張說得不錯,正因為生活複雜、千頭萬緒,所以不要猶豫不決,盡快決定自己的選擇,就顯得十分重要。隻要敢於決斷,你便可以創造出促使自己成就某事、獲得某事的欲望。

行動之後見結果

沒有任何人可以未卜先知,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預測行動的結果,更沒有任何人可以在行動之前說你必將失敗,因為無論什麼樣的結果,隻有在行動之後才會出現,而當你勇敢地行動起來時,這樣的結果往往將變成你的一次新的成功。這是每個人在麵對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應該牢記的一點。隻有這樣你才會積累起真正的勇氣去麵對一切困難。

有一位老農的農田當中,多年以來橫臥著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碰斷了老農的好幾把犁頭,還弄壞了他的農耕機。老農對此無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種田時揮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頭被打壞之後,想起巨石給他帶來的無盡麻煩,終於下決心弄走巨石,了結這塊心病。於是,他找來撬棍伸進巨石底下,卻驚訝地發現,石頭埋在地裏並沒有想象那麼深、那麼厚,稍使勁道就可以把石頭撬起來,再用大錘打碎,清出地裏。老農腦海裏閃過多年被巨石困擾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這樁頭疼事處理掉,禁不住一臉的苦笑。

很多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困難,隻要行動起來,問題很快就會解決。雖然行動不一定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不采取行動就絕無滿意的結果可言。

萬事始於心動,成於行動,行動是成功的階梯,目標越準,行動越快,成就越大。人生總有許多理想和憧憬,假使你能夠將一切憧憬都抓住,將一切理想都實現,將一切計劃都執行,則你事業上的成就,真不知會怎樣的宏大;你的生命,也不知要怎樣的偉大!然而,總是有很多人有憧憬而不去抓住,有理想而不去實現,有計劃而不去執行,最終使各種憧憬、理想、計劃破滅。所以說,再好的想法若沒有付諸行動,就看不到成果,便毫無價值可言。但隻要我們肯踏出付諸行動的第一步,再一步一步往前走,便會有成功的希望。

張亮和王偉是來自農村的兩個年輕人,他們一同搭船到大連闖天下,他們下了碼頭後,看著海上的豪華遊艇從麵前緩緩而過,二人都非常羨慕。張亮對王偉說:"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擁有這麼一艘船,那該有多好。"王偉也點頭表示同意。

吃午飯的時間到了,他們都覺得肚子有些餓了,兩人四處看了看,發現有一個快餐車旁圍了好多人,生意似乎不錯。張亮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和計劃,他對王偉說:"我們不如也來做快餐的生意吧!"王偉說:"嗯!這主意似乎是不錯。可是你看旁邊的咖啡廳生意也很好,不如再看看吧!"兩人沒有統一意見,於是就此各奔東西了。

握手言別後,張亮馬上選擇一個不錯的地點,把所有的錢投資做快餐。他不斷努力,經過八年的用心經營,已經擁有了很多家快餐連鎖店,積累了一大筆錢財,他為自己買了一艘遊艇,實現了他自己的夢想。

這一天,他駕著遊艇出去遊玩,發現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從遠處走了過來,那人就是當年與他一起來大連闖天下的王偉。他興奮地問王偉:"這八年你都在做些什麼?"王偉回答說:"八年間,我每時每刻都在想:我到底該做什麼呢!"

一個人可能早已經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勾畫了一個美好的藍圖,但是它同時也給你帶來煩惱,你感到自己遲遲不能將計劃付諸實施,你總是在尋找更好的機會,或者常常對自己說:留著明天再做。這些做法將極大地影響你的工作效率。因此,你要獲得工作和事業上的成功,必須立刻開始行動。

凡事采取行動就已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行動永遠應該從第一秒開始,絕不是第二秒。任何一個偉大的計劃,如果不去行動,就像隻有設計圖紙而沒有蓋起來的房子一樣,隻能是一個空中樓閣。

有些事不必老板交代

在工作中,隻要認定那是你要做的事情,就應該立即采取行動,而不必等待老板做出交代。事實上,每位老板心中都對員工有強烈的期望,那就是:不要隻做我告訴你的事情,運用你的判斷力,為公司的利益,去做需要做的事情。

勞倫斯是一家銀行的出納員,他的工作還算過得去--不出大錯,沒有顧客投訴,也不偷懶--但他從不多幹一點點活。他的同事覺得他還不錯:能完成工作,與大家和睦相處。但是每當有額外的需要時,勞倫斯從不自告奮勇;而且單位有了額外的工作時,他就理直氣壯地討價還價,要不就是要求加班費或提高報酬。他也不像其他的出納一樣,為縮短顧客排隊等待時間或實施新的顧客獎勵而獻計獻策。他總是認為:"我隻是個小小的銀行出納,我為什麼要做那麼多?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不出錯就可以了。"在他眼裏,工作等同於賺錢,如果工作量已超出分內,就得另外收費,因為他認為自己與老板之間僅止於契約關係,即我出賣勞力,你付錢。因此,直到退休,勞倫斯仍然是一名普通的銀行員工,拿著和當年一樣的薪水。

社會在發展,公司在成長,個人的職責範圍也在隨之擴大。不要總是以這不是我分內的工作為理由來逃避責任,推卸責任。當額外的工作降臨到自己頭上時,我們也不妨視為一種機遇。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沒等老板交代就去做了,就能得到老板的賞識。做事不必老板交代,自願去做,自己就會形成一個鞭策機製,鞭策自己快速前進。做事不用老板交代是一種極為珍貴的素養。它能使人變得更加主動,更加積極,更加敬業。

一位成功學家曾聘用一名年輕女孩當助手,替他拆閱、分類信件,薪水與相關工作的人相同。有一天,這位成功學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機記錄下來:"請記住:你唯一的限製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限製。"

這個女孩將打好的格言交給老板,並且有所感悟地說:"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啟發,對我的人生大有價值。"

這件事並未引起成功學家的注意,但是,卻在女孩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從那天起,女孩開始在晚飯後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不計報酬地幹一些並非自己份內的工作一譬如替老板給讀者回信。

這個女孩認真研究成功學家的語言風格,以至於這些回信和自己老板寫的一樣好,有時甚至更好。她一直堅持這樣做,並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

終於有一天,成功學家的秘書因故辭職,在挑選合適人選時,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這個女孩。

在各種各樣的工作中,當我們發現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並不是分內的事情,往往意味著我們發現了超越他人的機會。有些事不必老板交代,你就能主動地主做,這需要你付出的比別人多得多的智慧、熱情、責任和創造力。

露西是一家公司的秘書。她的工作就是整理、撰寫、打印一些材料。露西的工作單調而乏味,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但露西卻有不同意見,她說:"無論是什麼工作,我都要盡職盡責的做好它。"

露西整天做著這些工作,做久了,她就發現公司的文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甚至公司在經營運作方麵也存在著不足。

於是,露西除了每天必做的工作之外,她還細心地搜集一些資料,就連過期的資料也不放過。她把這些資料整理分類,然後進行分析,寫出建議。最後,她把打印好的分析結果和有關證明資料一並交給了老板。老板讀了她的這份建議,感到非常吃驚,一位年輕的秘書,居然有這樣縝密的心思,而且分析井井有條、細致入微。老板認為,她是公司裏不可多得的人才,並且為公司做了卓越的貢獻。後來,露西的很多建議都被公司采納了。當然,她很快得到了老板的重用,得到了晉升。

露西之所以受到老板的青睞,就是因為她比正常的工作多做了一點點,但是正是這一點點分外事,使她的工作得到了老板的認可和讚賞。

在工作中,你的上司不可能把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一件工作要如何完成的更好,這個不是上司能告訴你的,發揮一下自己的主動性,事業的契機說不定就此打開了。

不要等老板交代,行動在老板前麵。不要被動地等待老板高估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對於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問題,搶先在老板提出問題之前,就把改革方案做好。這樣的行動會深得老板的賞識,因為隻有這樣的員工才真正能減輕老板的負擔。當老板知道你為他如此盡心盡力時,就會很自然地對你信任起來。不要等老板交代再去做事,果真如此,便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達到的了。

懶惰是行動的溫床

懶惰是一種好逸惡勞,不思進取,缺少責任心,缺乏時間觀念的心理表現。如果我們要想有所成就,簡約高效的工作,過健康向上的生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那就一定要克服懶惰的壞習慣。

有人問寺院裏的大師:"為什麼念佛時要敲木魚?"

大師說:"名為敲魚,實為敲人。"

"為什麼不敲雞呀,羊呀?偏偏敲魚呢?"

大師笑著說:"魚兒是世間最勤快的動物,整日睜著眼,四處遊動。這麼至勤的魚兒要時時敲打,何況懶惰的人呢!"

懶惰是走向成功道路的最大攔路石。在工作中,如果一個人采取懶惰拖延的態度,那麼他永遠都不會有成績。

古時候,有一個懶惰的文人,怕讀書費腦筋,就把書燒成灰,包在餃子裏吃下去,以為這樣就是讀書的最好方法。到應考時,他也預先請人把試卷寫好,如法炮製,吃進肚裏。他真是"一肚子文章了"。考試的結果,大家也可想而知。這就是懶惰造成的結果。

懶惰,使人的才華被埋沒,使人的潛能被扼殺,使人的一切希望都化為泡影。一個人如果為懶惰所左右,那麼他除了躺在草坪上,做一些"黃粱美夢"以外,很難再有什麼別的作為了。黑格爾說過:"最大的天才盡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讓微風吹來,眼望著天空,溫柔的靈感也始終不光顧他。"天分高的人如果懶惰成性,不努力發展他的才智,則其成就也不會很大。所以,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中取得成績,就要戒除懶惰的毛病,否則,多麼好的設想、計劃,都不可能實現。

懶惰是人類最難克服的一個敵人。很多人之所以總是拖延自己的行動,就是因為懶惰的關係。許多本來可以做到的事,都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懶惰拖延而錯過了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