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死--生命無常人從容 遠離不良嗜好
嗜好就是人們所喜歡的東西或者喜歡做的事情,它是人生的一種樂趣。人生在世,誰都或多 或少有一點自己的嗜好,或嗜吃,或嗜穿,或嗜酒,或嗜煙,或嗜書,或嗜遊,如此等等, 都算是嗜好。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即使在戰爭最艱苦的年代裏,仍然堅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從事自己的小 愛好--集郵。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以讓他忘記周圍的一切煩心事,讓心情徹底地放鬆, 讓 大腦重新清醒起來。更誇張的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他喜歡的是一個須臾不離其手的大煙鬥 。後來因為醫生對他禁煙,這位科學巨匠居然時常偷偷溜出病房,在大街上拾取煙蒂以填充 煙鬥,讓人不可思議。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愁與恨、悲與苦、煩惱與失望這諸多的不如意。良好的嗜好不僅能 讓我們忘記這些煩惱,打發多餘的時間,還能充實生活,讓自己身心都感覺愉快。加拿大著 名醫生威廉姆·奧瑟拉這樣表達了嗜好的價值:"沒有嗜好,人們不會 真正感到幸福或安全。"明代名士張岱《陶庵夢憶》中甚至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 無深情也。"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嗜好的話,就沒有人情味,就不能與他交往。
人有嗜好很正常,也應該要有一點嗜好,良好的嗜好可以帶來愉快、友誼、知識,既益於身 心健康,也有益於工作事業。那些取得輝煌成功的名人偉人們,都有著自己特別的嗜好。比 如,毛澤東喜歡看書,朱德喜歡品格高潔的蘭花,葉劍英喜歡釣魚,陳毅對圍棋情有獨鍾, 梅蘭芳喜種牽牛花,胡適愛搜集火柴貼花,巴普洛夫喜歡遊泳,丘吉爾最另類,喜歡織毛衣 。
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嗜好也有好壞之分、雅俗之別。良好的嗜好能養性益智、陶冶情操, 有時候還能帶來經濟效益,而庸俗有害的嗜好則會使人玩物喪誌、傾家蕩產。《菜根譚》上 就說:"不良嗜好對人體的危害就有如烈火,那猛烈的欲火即使不使他粉身碎骨,早晚有一 天也必然會像引火自焚般把他毀滅。"我們要學習那些名人偉人,培養良好的嗜好,遠離 不良嗜好。
一是遠離酗酒。
無論度數高低,酒都是含有酒精的飲料,而酒精是一種能夠刺激和麻痹神經係統、有鎮靜作 用的物質。進入口腔後,經過人體的胃、小腸,滲入到血液中,再由血液帶到身體的各個部 位。每一次的暴飲,往往帶來下麵一係列危害:
傷害身體:酒精過量,會不同程度地造成心率加快,皮膚升溫,神誌不清, 控製力減弱,動 作不協調,或出現疲勞、惡心、頭痛、嘔吐,嚴重的還會出現酒精中毒現象。長期大量飲酒 會損害肝髒,造成酒精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並可導致人體免疫機能下降,還易 引起胃炎、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飲酒還會增加咽喉、食道、口腔、肝、胰腺等 部位癌症的發病率。
惹事生非:酒壯慫人膽,有的人在醉酒之後往往借酒鬧事,危害社會治安, 我國每年因酗 酒肇事立案的就高達400萬起。酒精會讓人反應遲鈍,影響運動功能,從而容易造成意外 事故。我國每年有10萬人死於車禍,而三分之一以上的交通事故與酗酒及酒後駕車有 關。此外,酒後誤事、酒後失言等現象也是屢見不鮮的。
二是遠離吸煙。
煙是人類的第一殺手。全世界每年因吸煙導致死亡的人數達250萬之多。煙草中含有焦油 、尼古丁和一氧化碳這些有毒的化學物質有兩個小典故,這或許更有助於我們認識煙草的危 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