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死--生命無常人從容 多讀書多受益(1 / 2)

第八章 生死--生命無常人從容 多讀書多受益

成功,人人都想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怎樣才容易成功呢?答案隻有兩個字:讀書!讀書 是成才之路!16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縝密 , 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縱覽古 今,橫觀中外,凡是有成就的大家們,沒有不重視讀書的。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從11歲開始 , 他采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 己 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這樣當他讀完某部書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 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這就是著名的《日知錄》;最後,他在每 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 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王亞南從小就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 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 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這能讓他一下子驚醒過來。醒來之後就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 此,從未間斷。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他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毛澤東愛讀書也是舉世聞名的。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臥室的書架上、辦公桌 、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臥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占領了。為了讀書 ,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遊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鍾裏,他有時還 要 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遊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鍾時間 ,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

多讀書就能多受益,這從一些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中就能看出。比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 書高 "的古訓,比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經典,再比如"養兒不讀書,如同養的豬"的 俗語。還有一句國外的名言說"如果要消滅一個民族,必須先炸毀他們的圖書館",這也能 從反麵說明讀書是大有益處的。

讀書的第一個益處是能夠增長學識。

知識大致通過兩個途徑得到:一是通過實踐獲得直接的知識,另一個是通過讀書而獲得間接 的知識。讀書可以讓我們獲得科學文化知識,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訓練我們的思維能力, 還能分享他人成功的經驗與失敗。因此,讀書是人們增長學識的一條很重要又很方便的途 徑。

呂蒙是孫權手下一員大將。最初他一直跟隨孫權南征北戰,為東吳的建國立業立下了汗馬功 勞。然而,呂蒙自小未曾讀書,所以沒有文墨,行事粗魯,又全不懂禮儀文飾,大家都戲稱 他為"吳下阿蒙"。對此,孫權力勸他說:"你現在手握權柄不可不讀書。"呂蒙從此開始 讀書,每天軍務再忙,都要抽一些時間來讀書。

開始讀書時,呂蒙倒沒什麼特別感受。漸漸地,呂蒙讀出味來,眼界不斷開闊,思路日益活 躍,才發覺自己以前的許多愚昧無知。於是越讀越有味,後來竟成為了一位精通四書五經的 飽 學之士。後來,魯肅路經呂蒙駐地,聽之談吐,不禁驚歎不已,因此去世前,推薦呂蒙接替 了他大都督的職務。呂蒙當上統帥後不久,就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關羽,奪回了荊州。正是讀 書的力量,讓呂蒙建功立業、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