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天氣十分晴朗,深溝峽穀中的公路兩旁長滿了樹木,狹窄的劣質小道限製了德軍的推進速度。同時,也影響了蘇軍的行軍速度。8萬左右波羅的海地區的蘇聯公民、蘇軍家屬、建築工人、警察、行政人員擁擠在幾條通向蘇聯內地的公路上,嚴重影響了蘇軍部隊的行動。
德軍的大規模空襲使這些擠在路上的蘇聯人受到重創,立陶宛人和拉脫維亞人的伏擊更使這些人疲於奔命。
德軍一次又一次地迅速突破隻有少量蘇軍堅守的陣地,搶渡杜比薩河後,德軍第4裝甲集群快速向西德維納河撲去。為了切斷在西德維納河前的所有蘇軍退路,第4裝甲集群的推進就像是賽跑。
赫普納要求完整地奪取西德維納河上的橋梁,兩個裝甲軍接到命令以後,爭先恐後地撲向該河。第4裝甲集群的先頭部隊很快推進到達杜比薩河一帶。
在第4裝甲集群的進攻方向上,曼施坦因的第56裝甲軍快速向前撲去,把其他部隊遠遠地拋在了後麵。
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裏安被稱為二戰期間德國的三大名將。三人過硬的軍事素質,傑出的軍事指揮藝術,對世界軍事曆史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與那些製造大屠殺的德國政客和黨衛軍相比,德軍將領們還算清白,他們很多人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不參與屠殺暴行。正是由於這一點,使德軍將領們贏得了盟國政府的客觀評價。
1887年11月24日,曼施坦因出生在柏林,是家裏的第10個孩子。他的父親是西普魯士的貴族,炮兵將軍。不久,曼施坦因過繼給他的姨父。
1906年,曼施坦因出任近衛軍步兵第3團見習軍官,次年,晉升少尉。1913年,曼施坦因被選送到柏林軍事學院深造。
1914年,曼施坦因晉升為中尉,第二年,回到近衛步兵第3團服役,後來出任近衛第2後備團副官。一戰時,曼施坦因先後在西線和俄國前線作戰。由於負傷,不久,曼施坦因被送到集團軍參謀部當參謀。他參加了德軍對波蘭北部的作戰。後來,他回到西線當過騎兵作戰科長和步兵師作戰科長。1915年,曼施坦因晉升上尉。
一戰結束後,曼施坦因出任一個重建軍隊的委員會中的參謀,1920年當上了連長,1927年晉升為少校。1929年,他來到德國國防部參謀本部第一廳當參謀。20年代初他與一位軍人的女兒結婚,20年代後期,奉命走訪了一些歐洲國家的裝甲部隊。
1932年,曼施坦因晉升中校。1933年晉升上校時,希特勒的納粹黨掌握了德國的政權,並大肆擴軍備戰。1935年,曼施坦因來到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當參謀。1936年10月,他晉升少將,升任參謀總部第一軍需部長。不久,他改任陸軍首席副參謀長,進入了軍界的高層決策機構。
1939年4月1日,曼施坦因晉升中將,並於當年出任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在曼施坦因的策劃下,南方集團軍群圍殲了波軍主力。很快,德軍合圍了華沙,動用炮兵和空軍進行轟炸,以及用斷水斷糧的方法迫使華沙守軍投降。9月28日,波軍投降,而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死傷僅3萬多人。
波蘭戰役結束後,曼施坦因製定了入侵法國的計劃,即"曼施坦因計劃"。1940年2月1日,曼施坦因擔任第38軍軍長。"曼施坦因計劃"體現了閃擊戰思想,並具有獨到之處。
根據他的計劃,德軍將集中裝甲部隊翻越阿登山區,快速搶奪馬斯河的橋頭堡,向東迂回馬奇諾防線,把法軍切斷在北部。
起初,曼施坦因的計劃未被德軍總參謀長哈爾德采納,但該計劃卻受到了希特勒的賞識。2月7日,希特勒采納了該計劃。
在法國戰役中,德軍裝甲部隊屢戰屢勝,英法聯軍匆匆從敦刻爾克撤到英國,法國很快就投降了。曼施坦因被希特勒授予騎士勳章。
1941年2月,曼施坦因擔任德軍第56裝甲軍軍長。在德軍入侵蘇聯時,他隻接到了對蘇聯的作戰命令,該命令沒有任何細節,他無權過問。
沿途,曼施坦因看到德軍士兵的屍體被肢解,景象十分恐怖。他又遇到一些德國傷兵,這些傷兵向他報告說,他們碰到"投降"的蘇軍士兵,這些蘇軍"戰俘"會突然開槍;還有一些蘇軍的傷兵倒在地上裝死,從背後開槍;蘇軍官兵毫無騎士精神,投降了還要打遊擊,這跟法國和英國人完全不同。
曼施坦因感到擔心,這裏不像在波蘭或者法國,法軍或波軍一看沒有勝利的希望往往會投降,而蘇軍卻想頑抗到底。第4裝甲集群司令赫普納也很擔心,因為第56裝甲軍不僅在前麵可能會遇到蘇軍的反攻,而且在背後也很容易被甩在後麵的蘇軍切斷其後勤補給線。
1941年6月22日,德軍攻打蘇聯後,曼施坦因立下了大功,晉升為元帥。1942年8月,他指揮德軍攻打列寧格勒。11月,曼施坦因擔任頓河集團軍群(包括霍斯的第4坦克集團軍,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司令,當時,整個第6集團軍和部分第4坦克集團軍的部隊被包圍在斯大林格勒。頓河集團軍群奉命去解救被包圍的第6集團軍,因為蘇軍擁有強大的反攻兵力,頓河集團軍群被擊退200公裏。
1943年2月,曼施坦因出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頓河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在哈爾科夫反擊戰役中,南方集團軍群再次占領哈爾科夫、別爾哥羅德,這是德軍在二戰中最成功的反攻戰役。
1943年7月至8月,德軍實施了"堡壘行動",蘇軍稱之為庫爾斯克大會戰。南方集團軍群在開始時突破蘇軍的縱深約40公裏,但是,第4坦克集團軍再也無法向前推進了,德軍實力太弱。
"堡壘行動"失敗後,南方集團軍群在蘇軍優勢兵力的大反攻下節節敗退。從1943年10月至1944年1月,曼施坦因暫時把防線穩定下來了。1944年1月底,蘇軍重兵集團的進攻迫使德軍向西敗退。
1944年3月30日,曼施坦因在東線問題上與希特勒多次爭執,希特勒將他解職。1945年5月,曼施坦因被英軍逮捕,押到戰俘營,1946年秋季轉移到英國的德國高級軍官關押所。1948年夏季,他被轉移到德國。1949年8月,曼施坦因被判入獄18年。1952年,他因病釋放。
1955年,曼施坦因出版了戰爭回憶錄《失去的勝利》。1958年,他出版了《士兵的一生1887-1939》。1956年,曼施坦因出任聯邦德國的顧問,與西方國家一起應對來自蘇聯的強大威脅。1973年6月11日,86歲的曼施坦因死於巴伐利亞州。
美軍認為曼施坦因是德軍在二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他善於運用裝甲部隊,經常出奇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