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情商也很重要 讓孩子做有教養的文明人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素以"禮儀之邦"享譽世界,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認為:"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不知禮,就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要想讓孩子將來在社會上取得成功,就必須培養孩子具備成功人士所必備的素質--文明禮貌。
禮貌的要求很多很細,講禮貌是一種文明意識,文明習慣,不像學知識,理解了就能掌握,它來自一個人的長期修養,一旦形成了對講禮貌的認同,就會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結合具體場合情景,就會做出合身份,有分寸、懂禮貌的表現。
不文明的現象是生活中不協調的音符,它們像一個人臉上的髒東西,惹人討厭。讓孩子明白,要想得到別人的尊敬,就要尊敬別人,以嶄新的風貌--有禮節、講道德去對待他人。在學校裏,應與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得理不饒人,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吵大鬧,惡言惡語;也不要隨便給同學取綽號,聽起來十分刺耳,會引起同學之間的矛盾和爭執;在公共汽車上,要主動地給老弱病殘和抱小孩的乘客讓座,幫助他們上、下車拿東西,提供力能所及的方便。讓孩子明白,這樣的生活才是有樂趣的,還會得到友好的回報。????
孩子的不文明舉止,最突出的體現在罵人和打架上。
許多父母發現,有些咒罵的話和俚語,孩子很容易學會,即使謹言慎行的父母,隻要偶爾冒出一句,孩子立刻就吸收,並且這類話語在友伴間更是熱切交流,父母越顯出驚訝孩子就越覺得有趣,弄得父母很尷尬。那麼,怎樣糾正孩子說髒話呢?
首先,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大人說髒話也是不對的。
孩子的髒話都是從大人那裏學來的。大人有時也會語出不雅,卻習以為常,不會覺得有什麼異常。而髒話從孩子嘴裏說出來,就特別刺耳,要是他們在大庭廣眾冒出些髒話,父母更是想找個地洞鑽下去。有時父母自己急躁時隨口說句不好聽的,當你批評兒子說髒話時,他可能會問:為什麼大人說髒話?父母應該明白,必須在糾正之前,先讓他們知道,無論誰說髒話都是不對的。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大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你也可以要求爸爸改正錯誤,大家互相幫助,都不說髒話,並說到做到。在家裏應該建立互相監督的製度,如果父母不小心在孩子麵前說了不文明的詞句時,也應該向孩子承認錯誤。
父母可以用故事來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有的孩子說髒話時興高采烈,好像是件有趣的事。當父母嚴肅地告訴他,這句話並不可笑,是不文明的,甚至因此打他,但結果卻不一定管用。有的孩子愛聽故事,父母可以選幾個有趣的故事,從正、反兩麵告訴他說髒話為什麼不好。如"小兔說髒話失去小夥伴""小馬說話文明大家都喜歡它"等。由於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孩子熟悉的小動物,孩子樂意接受,說髒話的毛病也比較容易改。
對於太小的孩子,父母可以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辦法來糾正孩子壞習慣。
比如一個3歲的男孩學了句"王八蛋",見誰都說,目前又羞又惱,打了他好幾次也沒用。有一次,他又說了,母親靈機一動,裝出痛苦的樣子:"寶寶說髒話,媽媽聽了耳朵好痛啊!"兒子聽了立即跑過來幫她揉耳朵,嘴裏還念道"不說""不說"。後來,他一不小心,剛說出一個字,馬上就話題一轉,還約束自己:"不說,不說,說了媽媽耳朵會痛。"其實,孩子小,你和他講大道理或揍他一頓都意義不大,還是用他能理解的方法來處理效果好。
父母要注意別在無意間強化孩子的這個壞習慣。
孩子說髒話,多半是模仿、好玩,是為了顯示他的某種本事。碰到這種情況,父母千萬別笑,更不要流露出驚奇的神色,有時嚴厲的訓斥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這些反而會強化他的行為。其實孩子並不一定知道髒話的含義,主要是為了得到父母對他的反應或注意。你表現出沒有興趣,他才會覺得索然無味。久而久之,那些不好聽的字眼或髒話就會逐漸被忘掉而消失。當然,也可以尋找比較恰當的時機,告訴孩子,說髒話很難聽,隻有壞人和不學好的人才講髒話。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時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讚賞或描述他喜歡的人和事,這時,父母應該及時鼓勵表揚,讓他感覺到美的語言是令人愉快的。
父母還要提防媒體對孩子的壞影響。
有時孩子看警匪片時,會學到不文明的話語。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對於成人影視作品中一些反麵人物打架鬥毆、滿嘴髒話等不良形象,他們還不能辨別這些是社會中黑暗、醜陋的一麵,往往會因好奇而去模仿。因此,家長應盡量讓孩子少看這一類的成人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