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情商也很重要 孩子要學會待人接物(2 / 2)

對前來祝賀生日的人,孩子應該懂得對送禮物的人表示謝意,即使不喜歡所得到的禮物時也不會表示不滿。朋友來時,要讓朋友選擇玩具或愛吃的食物,擔當主人的角色。去他人家作客時,也要尊重人家的習慣,不要對自己不喜歡的食物表示怨言。要舉止大方,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才能再次受到歡迎。

◆對人的稱呼方法。通常對成人可稱叔叔或阿姨,年齡懸殊的可在成人指導下稱呼,對比自己大的客人切忌直呼姓名。

◆公眾場合的禮儀。在商場、劇院、醫院等地方不要吵鬧、大聲說話,唱歌或做出其他使人心煩的行為。

◆插嘴、回答、否定的方法。教育孩子在父母與客人談話時不要插嘴。在不得不插嘴時,例如有人打來電話找媽媽,這時應說:"對不起,有電話找媽媽"。

當媽媽問:你想吃點什麼?回答說:"媽媽我不渴也不餓,不想吃什麼。"這要比幹巴巴地說聲:"不想吃"好多了。無論談話的對方是誰,孩子都應有問必答,不回答則是失禮的表現。

◆講究衛生。小孩一般不太注意衛生,但上了幼兒園的孩子至少應該會收拾自己的玩具,脫下的外衣要掛在衣帽架上或疊好,吃東西前要洗手等。到人家作客或出遠門要換幹淨的衣服,要讓孩子知道不修邊幅是對人家的不尊重。

◆在客人麵前要有良好的舉止。家長還必須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其舉手投足之間表現出他的文明禮貌。訓練孩子"坐如鍾,站如鬆,行如風,臥如弓"不隻是健康教育,同時也是行為教育、形象教育,這種教育可以讓孩子舉止端莊、大方、文雅,同時也展現他們富有個性的音容笑貌和舉止。

孩子文明舉止的養成,更重要的在於矯正,就是說,在兒童發展過程中,對於他們在舉止上表現出來的種種弊端要隨時注意和矯正。例如,一些孩子在客人麵前亂說亂動、挖鼻孔、說話時左顧右盼等等。這些行為,一開始就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大處著眼、小處入手進行矯正。

我國在推廣兒童學習用"十個字"的訓練方麵是很有創意的。"請,您好,再見,謝謝,您再來"這十個字雖然簡單,卻集個了待客用語要表達的全部涵義,即對他人的尊重、關心、熱情、謙讓。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訓練自己的孩子經常、主動地使用這些字,成為們的語言習慣。要使孩子們不僅在他們熟悉的家裏、幼兒園,在熟悉的人麵前,而且在公園、街頭、公共汽車、商店裏和打電話時,在與他人交談,待人接物時,能夠很自然地用上這些禮貌用語。

教孩子養成待客的良好行為,必須告訴孩子一些基本的禮儀規矩。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小不懂事"而放任孩子,讓他壞了規矩。比如,有人來做客.不能隨便要這要那,不能亂翻人家東西;有客來時,要請客人坐,給客人端茶;與客人吃飯時,不能因為某一道菜自己喜歡就強霸著;等等。讓孩子們言行舉止不越軌,主要就是要培養他們的規範意識,使他們進入社會後,能成為一個譜規守紀的公民。

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掌握好的禮儀,父母也必須對孩子有好的禮儀,因為您隨時都在給孩子做禮儀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