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可貴的勇氣 競爭會激發孩子的潛能(1 / 2)

第六章、可貴的勇氣 競爭會激發孩子的潛能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競爭將更加激烈,它要求人們去迎接和適應這種競爭,競爭的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為使我們的孩子在今後的競爭中不至被淘汰,家長們就必須在家庭教育中注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而目前,我國城市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獨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缺乏競爭意識。

競爭意識是指對外界活動所做出的積極、奮發、不甘落後的心理反應。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鼓勵孩子參與競爭,對於孩子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①可激發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競爭會使孩子認識到隻有具備知識和能力才能領先,因而努力學習各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②可增強孩子的參與精神。競爭意識可克服孩子的膽怯心理、保守心理和自卑心理,提高對於善抓機遇的意義的認識。③可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競爭中表現出來的精神和才能,會使孩子對自己做出肯定的評價。④可使孩子產生成功感。孩子在競爭中所取得的成功感,會激發孩子進一步奮發向上。⑤可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競爭者不能都取得勝利,競爭免不了遭受挫折。從小品嚐競爭失利的滋味,可提高對未來可能遇到的挫折的承受能力。⑥可增強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競爭可使孩子看到集體的力量、群眾的智慧,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孩子對"競爭"這兩個字的意義並不了解。但是他們常常會相互比較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再加上外在因素的影響,例如加油、鼓勵,無形中會促進他們想要更盡力、表現得更好,間接地提升了他們的潛在能力。不管是幼兒在團體生活裏或是參加任何活動,讓他享受參與其中的感覺,累積各種經驗、創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父母要求孩子要"出人頭地"、"比別人強"、"比別人棒"。在這樣的要求之下,孩子的潛能可能被激發出來,也獲得了預期的效果。可是如果孩子盡力地做,卻得不到任何收獲,甚至遭遇挫敗,就可能會影響到他再去學習,甚至產生退縮、畏懼。所以父母應該適度把競爭的觀念教給孩子,當作一種推動孩子去學習的原動力。

? ? 在孩子剛剛開始認識競爭觀念時,大人應該將自己的虛榮心減到最小,隻要孩子"盡了力",不管結果怎樣都應該給他由衷的讚美和鼓勵。父母的價值觀念會影響到孩子。 如果父母鼓勵孩子盡力去做,而且事後又能讚美他,他對做任何事都會以積極的態度去處理。如果他常常被責任或埋怨"為什麼不努力一點"我們又如何教導他積極進取呢?任何事隻要盡了力,對自己而言,就是"贏"。因此,如果父母說:"我相信你會做得很好,媽媽幫你加油"、"我們一起說:'加油!加油!'"這樣比"努力一點,要不然會輸"來得更具有鼓勵效用。

? ? "贏"這種正麵的經驗,是建立孩子自尊和自信的一種力量。在幫助孩子發展自我的過程中,別忘了先建立他的自信心。因為信心是推動學習的源泉。

? ? 影響孩子的因素很多,而孩子的個性差異也很大,在考量孩子的特質,觀察彼此的互動後,調整一下自己的腳步,讓孩子與你一同快樂地成長。

對於父母來說,應該經常對孩子說:"其實你不比任何人差。"並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具體的幫助與指導。比如培養孩子感興趣的一兩項體育運動,如長跑或短跑,投鉛球或跳繩等,陪孩子一起活動訓練,在提高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開運動會時,鼓勵孩子積極報名參加。比賽時,父母最好到場觀看,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告訴孩子,無論是否得名次,隻要盡了力,就是成功。至於寫字、演講、講故事等,都可以在家裏練習,打好基礎,鼓勵他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