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可貴的勇氣 鍛煉孩子敢於嚐試(1 / 2)

第六章、可貴的勇氣 鍛煉孩子敢於嚐試

冬冬今年四歲了,大大的眼睛很招人喜歡,可是,爸爸媽媽卻發現冬冬越長大,膽子卻越小。非常怕見生人,也不願意去幼兒園。為此,爸爸媽媽非常焦慮。

其實,在生活中像冬冬這樣的孩子還是很多的,常常表現為怕見生人,怕與陌生的小朋友交往;好哭,精神緊張,說話聲音很小;不愛運動,走路緩慢且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兒;不敢到幼兒園,也怕去陌生的環境,家裏來了客人不敢露麵;做事畏首畏尾,缺乏主動性......。這種異常的行為在4~7歲兒童中較多見,若家長視而不見,不加以重視,發展下去就會形成畏縮、自卑、膽小、易受傷害等不良性格,對以後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和心理因素,但更多的是由環境和教育不當引起的。有些家長工作忙,經常把孩子關在家裏,很少和外界接觸,孩子活潑天真的天性被窒息,就容易變得膽怯;溺愛型的家庭對孩子過分保護,事事代勞,孩子形成依賴性,對新情況不知所措,從而產生自卑、膽怯;另外,如果家長管教太嚴,動輒批評、指責孩子,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失去自信。

其實在很多小事中,就可以培養孩子的勇氣。

在爬一個小坡時,彤彤顯得膽子很小,他一步一回頭,不停地看著爸爸,很想讓爸爸把他抱上去,爸爸似乎有意要鍛煉他一下,並不看他,隻是不停地向上爬著。因為爸爸知道,雖然是第一次爬坡,可彤彤是可以爬上去的,這是鍛煉孩子膽量與技巧的一個絕好機會。

可媽媽卻非常擔心,她怕彤彤摔下來,又怕他磨破細嫩的小手。母親一會兒看看孩子,一會兒擔心地囑咐他一聲,一會兒又喊前麵的爸爸慢些,彤彤最終膽怯了,不肯再往上爬,後來還是由父親抱上去,沒有達到試試爬高的願望。

本來孩子是可以勝任的,如果媽媽不是提心吊膽地在那裏顯出可怕的樣子,彤彤是可以爬上去的,這是一次孩子自己認識自己能力的機會,可是這個機會被媽媽善意地破壞了。

要鍛煉孩子的勇氣,首先對父母自身的勇氣是一個考驗。如果我們自身對困難、對帶著一些危險的活動就害怕,很容易想象這樣的父母會帶出什麼樣的孩子。有時我們不僅僅是為孩子的安全擔憂,為防止萬一而犧牲孩子鍛煉的機會。這樣做事實上是很自私的。父母更多地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感情不受萬一可能發生的危險的傷害,害怕自己不能承受由此而來的打擊,所以為求保險而加倍保護。但這樣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勇氣的弱點。我們需要克服這種自私,為孩子的將來著想,大膽鼓勵他們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父母應該從小馬過河的故事中獲得啟發。

有一匹小馬去看外婆,一條河攔住了路。小馬不知道水是深是淺,就在河岸上猶豫不決。

這時候,來了一隻小兔子。小馬就問它:"小兔子,你能告訴我,這條河深不深啊?"小兔子一聽,就喊著說:"啊,你要過河?可千萬不要!這條河可深了,得有我兩個深呢!前幾天我弟弟掉進河裏,差點就淹死了!"

小馬一聽,害怕極了,就不敢過河了。這時候,又來了一頭老黃牛,小馬就又問它:"黃牛啊,你能告訴我,這條河深不深啊?"老黃牛笑了,說:"一點也不深,剛剛到我的小腿!"

小馬迷惑了,到底是深呢,還是淺,站在那兒,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時候,它的外婆來了,看見小馬就問:"你怎麼不過河啊?我在家裏等了你半天。"小馬把兔子和黃牛的話告訴了外婆。外婆就笑著說:"笨孩子,你為什麼不自己試試呢?"小馬明白了,就大著膽子,走到河水中。結果發現水剛好到它的膝蓋,既不像小兔子所說的那樣深,也不想老黃牛說的那麼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