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可貴的勇氣 鍛煉孩子敢於嚐試(2 / 2)

這個故事說明,做任何事,隻聽別人的,自己不去嚐試,就不知道這事好不好做,自己能不能做。親自嚐試是什麼都代替不了的。

孩子小時候往往什麼事情都要搶著做:掃地、洗碗,但他還小,什麼也幹不了,所以父母就沒讓他做,可是為什麼等他長大了,能夠洗碗掃地的時候,卻變懶了,什麼也不願意做了呢?更有甚者,他連自己的作業,比如作文、畫畫什麼的都要讓大人幫忙,自己懶得動腦筋了呢?很多家長非常疑惑。

孩子天生就是積極的,勤快的,他一張開眼睛,就嚐試到處看看,當他能控製自己的動作時,他喜歡到處爬,到處摸,什麼都拿起來咬,大人做什麼,他也模仿著做什麼,當然,因為很多事情他是第一次做,所以很容易出錯,如果每次嚐試大人都報以厲聲嗬斥"不準......"或大驚小怪地驚呼"危險!不要......"時,孩子就好像被電擊了一樣,久而久之,孩子就學"乖"了,哪兒也不能碰,不準摸,不可以試,那就不碰、不摸、不試,他認為這樣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再長大一點,孩子就漸漸變成該做的事情也懶得去做了。

所以,如果您不想讓孩子變得懶惰,想讓他保持自信、積極進取,您就應該記往:當孩子做出某種嚐試時,隻要不是危險的和損害別人利益的,大人就應該鼓勵,並且提供機會讓他大膽嚐試。要讓孩子明白,誰都有失敗的時候。

這樣,孩子每次嚐試做一件事情時,他得到的都是獎勵而不是"電擊",他當然會很有自信,樂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去做自己還不會做的事情了。長大了之後,他很自然就會成為一個勤快的、樂於嚐試新事物的、積極向上的孩子了!

如果您的孩子不幸已經沒有自信並且變得懶惰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停止對他進行"電擊",也就是說要停止對他所做的事情挑毛病、指責或者是表示不滿意,而是多給獎勵,隻要他願意,做得怎麼樣,都予以鼓勵。

總之,為培養孩子做事的勇氣,父母應該做到:

◆創造溫暖和睦的家庭氣氛。父母之間或家庭其他成員之間要互敬互愛,父母有分歧切不可當著孩子的麵吵鬧,不要粗暴地對待和恐嚇孩子,以防孩子產生恐懼不安心理。同時,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榜樣。

◆多鼓勵、表揚,批評要慎重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肯定,經常鼓勵他:"你能行!"幫助他樹立信心。即使做錯事,也不應粗暴禁止,當眾訓斥和羞辱,否則會使孩子自暴自棄。

◆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家長應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孩子實現那些合理而又可能達到的願望,不要過多的限製和包辦,但不可勉為其難。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境做喜歡做的事,對消除孩子的懦弱感是一個自然而有效的方法。

◆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在幼兒園裏,教師可以提簡單的問題讓其回答,答對了請大家為他鼓掌;做遊戲時,讓他擔任容易的角色;家裏來了客人,讓孩子倒茶、遞糖,和客人一起聊天或表演一個節目等;平時多帶孩子走親訪友,參觀遊玩,用有趣的活動幫助孩子克服膽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