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可貴的勇氣 麵對現實,不怕挫折(1 / 2)

第六章、可貴的勇氣 麵對現實,不怕挫折

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性很強的世界,孩子們很快就可發現這一點,無論在托兒所或在小公園的沙搓上,孩子們都可以輕易感覺到競爭的存在。在一個競爭性很強的世界中生存的人,不斷地體驗到的兩件事是:成功和失敗。要讓孩子知道,失敗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采取逃避的態度來麵對自己的失敗,那就永遠與成功失去了緣分。

失敗僅僅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從學習到最終成功的過程。我們應當教育我們的孩子有勇氣麵對不完美的結果,敢於犯錯誤,並且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和教訓,而不因犯了錯誤而使自信心受到損傷,甚至受到摧毀。

許多經驗告訴我們,隻要從小培養孩子勇敢、堅強、自信的心理,采用理解、信任、鼓勵、談心的方式幫助他們,那麼,他們就能夠敢於麵對挫折和失敗,不會掩蓋自己對失敗的恐懼感。掩蓋對失敗的恐懼感最普遍的方式就是酗酒、打架,其實隻要父母正確加以引導,一些不良的極端行為自然能夠避免。

人的自我欺騙能力是無窮無盡的,父母要教孩子以現實為基礎進行思考。一個人隻有麵對現實。才會有所成就。

雖然,人總是不可避免地受製於逃避現實的心理,但也必須學會麵對現實,不能整日沉沒在幻想之中。為了防止孩子形成這種自我欺騙的心理,父母要教孩子按照世界真實的樣子認識它,並做出恰當的反應和決定。

許多的父母沒能教會該嚴這方麵的技能,反而教得孩子躲避現實。有些人總損保護孩子不受殘酷現實的影響,結果更加強化了他們的逃避心班。這些父母在不自覺中對孩子造成了不良後果。

秦先生有一個3歲的兒子。像許多中國家庭一樣,孩子從小跟著爺爺奶奶,被寵的厲害,摟在懷裏怕摔著,含在嘴裏怕化了,3歲多了,出屋門還總得讓爺爺或奶奶牽著手......

秦先生在日本研修的時候,結識了毗鄰而居的一對日本青年夫婦。從他們身上他發現日本對孩子的教育與我們有很大不同。

這對夫婦有一對寶貝兒女,9歲的兒子正男和5歲的女兒由美子。太太春子是個很溫柔的日本女性,她平時對待孩子總是和藹、耐心。她尤其疼愛小女兒,整天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是她卻從不溺愛孩子。

一個初春的黃昏,秦先生下班回到了那個寧靜的小院,春子正在洗衣服,由美子淘氣地追逐著一隻紅蜻蜓。由美了突然看到秦先生,不由喊一聲:"叔叔!"並張開兩隻小手朝秦先生撲來,誰知被一塊小石子絆了一下,頓時失去重心"撲通"一聲摔倒在地上。

"哇......"由美子疼得大哭起來。秦先生慌忙想上前攙扶,誰知卻被春子太太一把拽住了手。

"由美子,不許哭,自己站起來!"春子對著女兒大聲嚷道。見女兒仍然哭泣著不肯起來,春子再次怒喝一聲:"不許哭,站起來!"

春子神態嚴肅,與往常笑眯眯的樣子判若兩人,秦先生驚異地望著這位"狠心腸"的娘,感到簡直不可思議了。

由美子終於止住了哭聲,一雙大眼睛委屈地望著母親,自己慢慢地爬了起來。

春子這時才一把抱起女兒:"我的寶貝,真乖,聽媽媽的話,摔倒了自己站起來,將來一定是個好孩子。"

由美子懂事地摟住媽媽的脖子奶聲奶氣地道:"媽媽我聽你的話,再也不哭了。"然後瘸著小腿一拐一拐地又去玩耍了。

春子太太對孩子這種教育方式(這在日本很普遍),使秦先生受到很大的震動,促使他反省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人生中痛苦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有多麼痛苦,父母都要幫助孩子正視現實。當父母向孩子解釋事實,教孩子處理問題時,孩子就會漸漸地發現父母有能力來麵對和應付那些哪怕是最困難的處境,這時,孩子會覺得:"我也能做到。"

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養成快樂的性格。人生難免失敗,麵對失敗,不怕失敗,這是極為重要的。很多時候,是因為害怕失敗而失敗了,也有很多時候,因為不怕失敗反而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