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從小做正確的事--培養男孩的好習慣 7 做個樂觀向上的陽光男孩(1 / 2)

第六章 從小做正確的事--培養男孩的好習慣 7做個樂觀向上的陽光男孩

父母在跟內向的男孩交流時要謹慎,幫助男孩從內心的"恐懼不安"中走出來,學會樂觀,性格大方一點。

每個男孩的性格各有不同,有的男孩天生就大大咧咧,不把學校裏的磕磕碰碰放在心上,比如有一個男孩子,當他得知自己落選了合唱團的選拔時,還滿不在乎地說:"氣憤和難過多少有一點,但是吃點零食、打打遊戲,再睡一覺就好了!"像這種外向型小孩,有了事情敢於傾訴,還能很快找到了解決問題、平複心情的辦法。家長無須過於擔心。

但是,有的男孩卻性格內向、敏感,公眾場合下膽小和害羞,容易受別人的情緒和看法的影響。有時候,他會因為家長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而情緒低落,感覺受到了傷害。這種敏感的男孩,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煉才會有所改變。細膩敏感的男孩,通常很會體貼人、富有同情心、善於發現生活中真善美,同時也很討人喜歡,但是家長對待這樣的男孩可得格外有耐心,給他格外細致的觀察,了解和理解他們獨特的感受,否則成年人不經意的一些話語與動作,可能會給男孩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

"說話注意"不光是一句停留在口頭上的話,父母在跟內向的男孩交流時務必出言謹慎,讓男孩從內心的"恐懼不安"中走出來,學會樂觀,性格大方一點。男孩的心理問題總會有一定的外在表現,比如過於沉默、心不在焉、對家長有意識的逃避等,做家長的應該及時發現男孩的問題,鼓勵男孩放聲哭出來,主動用語言表達出所受的傷害,這也是啟動心理修複的過程。美國著名兒童心理谘詢專家帕蒂認為:"哭泣能夠幫男孩愈合創傷,排除所受的傷害,使心靈得以修複。在男孩的生活中,通過哭泣來修複創傷的情況並不少見。"

平靜且充滿愛意地傾聽男孩的述說,是一種好方式。不要因為男孩的痛哭,流露出強烈的不安和痛苦,也不要因為看不慣男孩的痛苦而製止男孩的表達,更不要不耐煩地對男孩說"別哭了,為這點小事不值得",甚至對男孩說些諷刺打擊的。在男孩宣泄痛苦的時候,你應該隻是作為一名旁觀者和傾聽者,讓男孩通過述說實現心理的自我修複。

當男孩說完後,母親可以輕輕地抱著兒子,父親可以拍拍兒子的肩膀,用肢體語言代替話語,給男孩心理上的緩衝。然後,用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需要注意的是,語速盡量要緩慢,言語要有停頓。即便男孩隻是哭泣最後什麼也沒說,這個過程對男孩也同樣有意義,不要限製男孩哭泣的時間,讓他哭個痛快,即使你有要緊的事,為了男孩的心理健康,付出多少時間都是值得的。男孩哭完了,一定會感到困倦,這時候一定要讓他睡個好覺。第二天,男孩的心理包袱會被卸掉,行動會更有活力。

有些自閉的男孩,如果他暫時不願意打開心扉,你也不要一味了強求,而是要多從側麵了解青春期男孩的心理動向和行為走勢,做到"男孩不坦白,心裏也能猜到八九分"的程度。要知道,好父母往往是一位"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