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演講的細節:一人之辯,重於九鼎(3 / 3)

要使聽眾聽清楚,就要做到說話時字詞的發音正確,不要使用方言讀音或讀錯別字。對於把握不準的字詞,一定要查字典,以求發音正確無誤。如果方言混雜、滿口錯字,一定會讓聽眾譏笑,導致演講的失敗。

在演講時,聲音洪亮圓潤也是演講者必須注意的地方。演講時,演講者所麵對的不是一個或兩個人,而是成百上千人,要想使每個人都能聽清楚你的講話,除借助必要的擴音設備外,還要求演講者的聲音洪亮圓潤。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演講者在台下時注意訓練,協調運用發音器官,克服鼻音、喉音、顫音、漏氣和粗野叫喊等不良發音方法。古羅馬時期的朗基努斯說過:“聲音的和諧是一種具有自然威力的手段,它不但能吸引人們,使人愉悅,而且能大大提高人的靈魂和操縱人的心情。”

語調是表達情緒、傳遞思想的重要手段。語調是指演講者在講台上對聽眾的特定的說話語氣和格調,包括語音的髙低、強弱、長短、輕重等因素。隻有掌握和運用好這些語音因素,才能使語調富於變化和韻味,具有抑、揚、頓、挫的特點,表達出語意和情感的豐富多彩和起伏變化。

在演講時,語速的變化對思想情感的表達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語速是指演講時有聲語言速度快慢急緩的變化。演講中或迅疾或舒緩的不同節奏,表示著不同的思想感情。演講者必須善於靈活自如地控製自己講話的速率,增強語言表達的效果。

4.演講時的非語言技巧

演講時用非語言方式開場,往往可起到調節現場氣氛的作用。在演講者沒有任何預示及聽眾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采用默語或笑聲的方式,可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這樣,好奇心驅使聽眾思想集中地來聽演講。如我國著名的革命家惲代英,在一次演講開始時,便出乎意料地“哈哈哈”三笑,那些早已疲倦的聽眾(因前麵已有幾位同誌演講過了),被弄得莫名其妙,吃了一驚。隨後,也跟著哄堂大笑起來,聽眾疲倦的感覺一掃而光,惲代英的“三笑”目的達到了,於是開始他的正式演講。有時,如現場氣氛混亂,演講者可用默語開場——兩眼環顧會場,沉默良久。不多時,聽眾會自覺不自覺地安靜下來,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凝視著演講者,想探個究竟。這時,演講者可利用這一時機,開始演講。通過用笑聲或默語,即非語言的方式開場,效果是明顯的,但要注意視具體情況,用之有度。

演講中要懂得應變與控場,演講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演說效果,還應該具有應變和控場能力。即善於臨場察言觀色,以便把握住聽眾的心理變化、興趣要求,及時修正補充自己的演講內容,為演講成功打下良好基礎。

那麼,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需要哪些應變與控場能力呢?

1.控製感情,掌握分寸

當發現意外情況時,要鎮靜,要有好的心理素質,能控製感情,掌握分寸。不要在講台上驚慌失措,更不要因急躁而衝動行事。

2.從容答題,妙語解脫

演講時,常有聽眾提出較尖銳的問題,欲“將你一軍”,這時候該怎麼辦呢?那就要學會從容地回答聽眾提出的問題,特別是那些乍看起來十分棘手的問題。有的人采取壓製的方法,發火批評,喊“別吵了,安靜下來”,這樣隻會使自己陷入窘境。有的人則采用以誠相待、妙語解脫的辦法,變被動為主動。

3.巧妙穿插,活躍氣氛

如果會場氣氛沉悶,要盡快調節,巧妙穿插,活躍氣氛。演講者使用穿插的方法,除了把事理說得更形象、更深刻外,還可活躍現場氣氛,增加聽眾興趣。比如,講個笑話,講個故事,談點趣聞,唱支歌兒等。

4.將錯就錯,靈活處理

要想在演講中不說錯一句話是相當困難的。如果一旦出錯,在這種情況下最忌諱兩點:一是搔頭撓耳,二是冷場過久。有人經過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演說過程中冷場15秒以上,聽眾群中就會有零星笑聲;冷場30秒以上,就有少數聽眾的笑聲;冷場時間再長一點,聽眾就會普遍不耐煩了。

演說過程中,如果是漏了個別字句的小錯誤,隻要無傷大雅,還是不予更改為好。如果是講了一段之後突然忘了下一段該說什麼,那該怎麼辦?卡耐基介紹了幾種方法,我們可以借鑒一下:

(1)就地換掉話題,用上段結尾中的句子來發揮。

(2)向聽眾提出問題。

(3)如果實在是大腦一片空白,就應該臨時編一段較完整的結束語,有禮貌地結束。

5.注意演講的時間規則

演講的時間規則,是指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時間。美國的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45分鍾的演講中,聽眾的最有效時間是前麵的15分鍾內,而之後的30分鍾則受益極淺。可見,演講的時間應控製在15分鍾到20分鍾之內。若要超越,應在演講時每20分鍾安排5分鍾的休息或另換一個人演講。即使是這樣,總體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地說,學術性的演講,若中間穿插教授性質的談話,那麼求知者的注意力可持續到90分鍾。德國的米·裏登乃爾曾對演講的時間安排下過結論:

1.演講時間越短,聽眾受益越大;

2.屬於傳遞信息方麵的演講不必超過20分鍾;

3.較長的演講需要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

4.穿插生動活潑的對話形式。

為使演講者能在有效的時間內進行,非洲有一個民族,對演講的時間作了一個硬性規定,隻允許演講者用一隻腳站著演講。當這隻腳站累了,另一隻腳一落地,演講即使沒有完也得結束,用這種方法迫使演講者控製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