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演講的細節:一人之辯,重於九鼎(2 / 3)

——歌德

可見,名言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在演講開頭引用一句名言,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5.抓住聽眾心理

有的演講者準備了一段講話開頭,但臨時會場發生了一些意外的情況,那麼你不妨大膽地根據即景即情,擬一段即興的開頭。這樣,演說者的講話與現場氣氛就會緊密聯係在一起,可以引起聽眾強烈的共鳴。

當美國葛底斯堡國家烈士公墓落成時,15000名聽眾從四麵八方聚攏在臨時搭建的主席台前,前國務卿埃弗雷特心潮驟湧,眼前的人群、麥田、桃園,綿綿不絕的坡地,遠方的青峰忽然激起他心中的波瀾。四個月前,北方部隊在此重創南方的部隊,一舉改變整個內戰的局麵,他為烈士們英勇犧牲而感到無比崇敬,因此,他望著眼前的壯麗的景色,開始了他近兩個小時的演說開場白——

站在明淨的長天之下,從這片經過人們終年耕耘而現在還寂靜憩息的廣闊田野放眼望去,那雄偉的阿勒格尼山脈隱約地聳立在我們前方,弟兄們的墳墓就在我們腳下,我真不敢用我這微不足道的聲音來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下的這意味無窮的寂靜……

這段講話把壯闊的景色與崇敬的心情溶在一起,極大地吸引了聽眾,後來被人稱作是“一生中的精心傑作,標誌著他的演說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演講與聽眾發生密切的關係,是人人應熟記的成功的秘訣,隻要善於抓住聽眾當時的心理,便不難在第一句話就能把自己與聽眾之間的鴻溝填平。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演講的開頭也一樣。所以,當你登上演講台之前,一定要琢磨著給演講準備一個響亮的開頭,而接下來的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2.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演講者的形象是演講者思想道德、情操學識及個性的外在體現,是演講者的儀表、舉止、禮貌、表情、談吐的綜合反映。演講者一經上場,就會把自己的形象訴諸聽眾的視覺,直接影響聽眾的評價和審美。

因此,聰明的演講者從上台到下台,都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給人以完美的印象。

1.走進會場

在一般的演講場合,走進會場時要麵帶微笑,不論聽眾是否在注意你;如果是重要的演講者或被請的,往往由大會主持者陪同,則更要雍容大度,謙和誠摯,用眼神和微笑與聽眾交流,步履穩健地向安排的座位走去。

2.就座前後

演講時如需提前上台就座,演講者將和大會主席或陪同人員一起走到座位前,演講者應先以尊敬的態度主動請對方入座,對方也會禮貌地懇請演講者坐,這時方可坐下。坐下後不要前探後望,也不要和台上台下的熟人打招呼。

3.介紹之後

主持人或大會主席介紹完之後,演講者應自然起立,向主席點頭致意,並要由衷地從麵部、眼神表示出謙虛之意和感激之情。

4.登上講台

演講者向主席點頭致謝後,穩健地走到台前,自然地麵對聽眾站好。此時應端莊大方,舉止從容,精神飽滿,也可麵露微笑,尤其是女性演講者。

5.演講開始

演講開始前,先以友好、誠懇、恭敬的態度向聽眾敬個禮,以表示對聽眾的致意。然後不要急於開口,暫停幾秒鍾,以親切、尊敬的眼光掃視一下聽眾,表示光顧和招呼的意思,這能起到組織聽眾、安定聽眾情緒的作用。同時深吸一口氣,平靜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免心率過快。

6.站姿

若會場未設演講台,演講者一般以站在前台中間為宜,這可以統觀全場,最大限度地注意到周圍聽眾的情緒,使處在不同的位置的聽眾都能從各自的角度看到演講者的表演。另外,站位也要考慮光線,要讓光線照在臉上,使聽眾看到演講者的真實表情,但必須合適,不能刺激演講者,使他看不到聽眾。

至於站姿,沒有固定模式,但要保證演講者的表演。較好的有兩種。

一是前進式站法。即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兩足間呈45°角,身軀微向前傾,給人一種振奮向上的感覺。

二是自然式站法。即兩足平行,相距與肩同寬,給人一種注意力集中、精神抖擻的印象。

7.走下講台

演講完畢,應說句“謝謝大家,再見”,接著向聽眾敬禮致意,向大會主席致意,然後走回原座。坐下後,如果大會主席和聽眾以掌聲向演講者表示感謝,則應立即起立,麵向聽眾致禮,以表示回謝。

8.走出會場

大會主席陪同演講者往外走的時候,聽眾常常出於禮節鼓掌歡送。這時演講者更應謙虛,用鼓掌或招手表示答謝,直到走出會場。

3.把握好語音、語調、語速

我們知道,口才並不像某些人認為的那樣可以無師自通,尤其是演講的口才。所以,要想在演講時有一副好口才,必須一點一滴地學習,即從最基礎的方麵去培訓,最基礎的方麵莫過於語音、語調和語速了。

語音、語調在演講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知道,演講是借助有聲語言來表達演講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如果有聲語言表達上存在缺陷,將會直接影響演講的效果。試想,滿口方言俚語,或含糊不清,或尖利刺耳,就算你道理深刻、感情真摯,但聽眾在下麵不知所雲,如坐針氈,這樣的演講又怎麼會成功呢?因此,語音純正、吐字清晰是演講的一項基本要求。演講是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相互溝通與交流的手段,相互之間能夠聽懂、聽清是溝通與交流的最起碼條件。

要使聽眾能夠聽懂,一定要在演講時使用普通話。普通話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語,從語音上要求標準,從詞彙、語法上要求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