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日本的藍光DVD,因為它的發明者不是學術界的,本來得獎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但是這個產品一出來就在市場上熱賣,最後沒辦法,也給獎了。
過去采用的就是順勢推動的方式,高校找一幫人慢慢去研發、慢慢去轉化,最後推向市場,效率極低。現在反過來了,變成誰來選擇哪些科研應該被推到市場。所以,美國現在有一大批非常優秀的企業家就幹一件事,去高校裏找最好的專利,然後跟專利所有人談,拿他的專利做成產品推向市場。這些人基本上是光杆司令,他們成立公司就幹這一件事,就是花很長的時間把高校的成果孵化出來。評估了一下,差不多要5~8年的時間,要有上千萬美元的投入,才能孵化出一個產品。
可想而知,這個難度有多大,風險有多大,因為這個公司在這5~8年裏基本上沒有任何收入,都是在研發,都是在付出。
但是,這些公司往往是優中選優的,因為它要靠持續地融資,要融1000萬美元以上才能把產品做出來。但凡它的科技不夠好,但凡研發中途發現沒有前途,它的經費就斷了,這個公司就死了,所以這個產品,包括這個科技必然是最強的。
另外,我發現5~8年這個規律是跑不掉的,不可能比5年更短。也就是說,它拿了5年前最好的科技,真正做上市的時候,它一定是世界最優的,所以往往能夠煥發出來巨大的活力。這些公司一旦上市,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上升成真正的跨國企業。
國外也有很多數據來證明這一點,比如財富500強,老外有個更長的榜單叫財富1000強(Fortune 1000)。財富1000強顯示,1973-1983年這10年裏,有350家財富1000強企業換了位置,就是說有350家下去了,又有350家上來了。但是,2003-2013年這10年換了712家,就是說變化的速度在大大加快。變化為什麼會加快?不是因為老企業的更迭,而是更多的新企業上榜了。很多新企業就是憑著高科技、憑著自己用全球最先進的科研成果研發出來的產品,和別人競爭的時候優勢極其顯著,於是迅速獲得了領導地位。
這是現在我們在關注全球熱點的時候很容易忽略的,這些企業往往是某個領域裏的先進科技企業,別人可能未必會了解,除非是業內人士。它不像互聯網,大家都很關注,一說Facebook(臉譜網),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如果你不在這個行業裏,你根本不會知道這些公司。
各個行業裏的顛覆者組織到一起,我認為才真正地改變了全球的科技,包括各個產業的格局。互聯網相對而言有它的價值,但是它並不是全部,甚至可以說隻是比較小的一部分。
還有日本的藍光DVD,因為它的發明者不是學術界的,本來得獎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但是這個產品一出來就在市場上熱賣,最後沒辦法,也給獎了。
過去采用的就是順勢推動的方式,高校找一幫人慢慢去研發、慢慢去轉化,最後推向市場,效率極低。現在反過來了,變成誰來選擇哪些科研應該被推到市場。所以,美國現在有一大批非常優秀的企業家就幹一件事,去高校裏找最好的專利,然後跟專利所有人談,拿他的專利做成產品推向市場。這些人基本上是光杆司令,他們成立公司就幹這一件事,就是花很長的時間把高校的成果孵化出來。評估了一下,差不多要5~8年的時間,要有上千萬美元的投入,才能孵化出一個產品。
可想而知,這個難度有多大,風險有多大,因為這個公司在這5~8年裏基本上沒有任何收入,都是在研發,都是在付出。
但是,這些公司往往是優中選優的,因為它要靠持續地融資,要融1000萬美元以上才能把產品做出來。但凡它的科技不夠好,但凡研發中途發現沒有前途,它的經費就斷了,這個公司就死了,所以這個產品,包括這個科技必然是最強的。
另外,我發現5~8年這個規律是跑不掉的,不可能比5年更短。也就是說,它拿了5年前最好的科技,真正做上市的時候,它一定是世界最優的,所以往往能夠煥發出來巨大的活力。這些公司一旦上市,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上升成真正的跨國企業。
國外也有很多數據來證明這一點,比如財富500強,老外有個更長的榜單叫財富1000強(Fortune 1000)。財富1000強顯示,1973-1983年這10年裏,有350家財富1000強企業換了位置,就是說有350家下去了,又有350家上來了。但是,2003-2013年這10年換了712家,就是說變化的速度在大大加快。變化為什麼會加快?不是因為老企業的更迭,而是更多的新企業上榜了。很多新企業就是憑著高科技、憑著自己用全球最先進的科研成果研發出來的產品,和別人競爭的時候優勢極其顯著,於是迅速獲得了領導地位。
這是現在我們在關注全球熱點的時候很容易忽略的,這些企業往往是某個領域裏的先進科技企業,別人可能未必會了解,除非是業內人士。它不像互聯網,大家都很關注,一說Facebook(臉譜網),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如果你不在這個行業裏,你根本不會知道這些公司。
各個行業裏的顛覆者組織到一起,我認為才真正地改變了全球的科技,包括各個產業的格局。互聯網相對而言有它的價值,但是它並不是全部,甚至可以說隻是比較小的一部分。
大企業並不會因為小企業的競爭立刻就消亡,為什麼?因為當一個企業做大了以後,它就有了持續提供服務和持續提供產品的能力,就平台化了。比如騰訊,它原來隻提供QQ服務,但是它一旦平台化,一旦有眾多數量的用戶,它就可以搭載別人的業務了。所以,它現在成了最大的遊戲渠道,甚至也可以說是最大的內容分發渠道。也就是說,當它平台化以後,如果它承擔了更多的服務,而且都能夠有所保障的話,它其實就有了生命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