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創新就是這麼簡單(2 / 3)

而這家醫院裏麵最倒黴的大夫叫塞麥爾維斯,因為他負責的產科病房,產婦的死亡率在這家醫院裏又是最高的。“塞大夫”覺得冤枉,因為其他產科病房都是助產士看管的,唯獨他的病房是他自己看管的,如此盡心,死亡率卻是最高。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心想把這個原因查出來。是不是通風設備不正常?是不是我們的接生流程出問題了?最後,他把一切流程都標準化了,甚至連接生孩子的動作都跟其他醫生保持一致,但是死亡率依然沒有降下來。

一個母親剛剛生完孩子,高燒不退,嘔吐、惡心,過了幾天就死了,這是家庭的倫常慘劇。我們今天都知道,這就是典型的產褥熱,是產後致病菌侵入女性生殖器官而引起的疾病,但是當時的人不知道。

我們人類知道微生物的存在是17世紀的事情——列文虎克製造了一台顯微鏡,發現在放大透鏡下能看到這些小生物。但是,這些小生物和人體疾病之間的關係,一直到19世紀中期,我們其實還是不清楚的。

塞麥爾維斯死活都找不到原因。有一次,他出門四個月,到其他醫院去考察、學習。他不在醫院的這四個月裏,病房產婦的死亡率居然下降了!說白了,原因就在他自己身上。

他琢磨來琢磨去,發現有可能是自己這雙手惹的禍。我們前麵講到,維也納總醫院不是普通的醫院,是一家研究型的醫院,很多大夫都是學者,而當時的醫學學者往往都要解剖屍體。他就開始懷疑,是不是在他解剖屍體的過程中把什麼東西帶進了病房,帶到了產婦身上,導致了這種疾病?

然後,他要求自己病房的所有助產士在接生之前都要洗手,而且是用那種綠溶液進行洗手。說白了就是消毒,看看能不能解決問題。

這一招果然奏效了,他病房裏的產婦死亡率立即從10%下降到了1%。他覺得找到病根了,雖然他未必知道那是什麼微生物,但知道洗手這一招管用。於是,他就從1847年開始在維也納醫學界宣傳這件事情。1850年,在維也納醫師公會的一場演講當中,他把產科病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謎底揭開了,說其他醫生:“你們如果不洗手,就是罪人。你們以為那些產婦是怎麼死的?就是我們這些醫生親手把她們葬送的!”

醫學界頓時嘩然,誰都不肯承認這一點。我們醫生是什麼人?我們懸壺濟世,我們治病救人,你現在把這個責任歸到我們身上?所以,大家就把他轟下了台。光下台還不行,維也納總醫院也容不得他,把他解雇了。

塞麥爾維斯的情商特別低,想說服別人,完全可以用一個別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可他偏不,動不動就給別的醫生寫信,說人家不洗手就是屠夫,就是這場大屠殺的同謀者,等等。

當然,他後來又找了一份工作,在匈牙利的一家醫院。在那家醫院,他天天站在洗手池旁邊看著別人洗手。他又不是院長,憑什麼製定這個規定呢?所以,他的同事們心裏越膩煩,就越加不洗手。

推廣洗手這件事情,塞麥爾維斯持續了十幾年都未見功效。但是,到現在為止,醫學界仍然公認他為流行病學的鼻祖,因為這件事情是由他發現的。

醫學界正式意識到洗手的重要性,要到20年之後,主要歸功於兩個人。一個是法國人,現在我們還經常看到他的名字,就是巴斯德——鮮牛奶殺菌用的巴氏殺菌法就是他發明的。這個人是醫學界的奇才,微生物和致病之間的關係就是他發現的。

還有一個功勞很大的人,是英國醫生李斯特。這個人的社會地位很高,因為他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私人外科大夫,他說的話大家自然就聽得進去。1867年,李斯特發表了一篇論文,正式地、嚴謹地闡述了洗手消毒和病人致病菌感染之間的關係。這才算在醫學界形成了一個共識:外科大夫做手術、照顧病人前後,一定要洗手消毒。

我們不妨算算看,距離1847年塞麥爾維斯提出這個問題到此時,整整20年才形成這麼一點共識。你以為故事就此結束了嗎?沒有,直到今天,在醫院裏洗手消毒仍然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醫院是社會的一部分。在那麼小的建築物裏麵,有醫生、病人、護士那麼複雜的互動關係,要把洗手這一件小事堅持到底,其實是很難的。

現在,好醫院的外科手術室裏麵,殺菌消毒一定是非常嚴格的。從病人用的被單,到醫生的帽子、口罩、手術服,包括雙手、手術器械,都是要嚴格消毒的。但是,出了手術室進入病房,甚至醫院的大廳裏,都是病菌非常集中的場所,要求每一個人都按照嚴格規程去洗手,太難了。

病菌往往存在於我們手部皮膚的深層,用普通的肥皂根本就洗不掉。如果你經常去醫院,會發現有所謂的“七步洗手法”,大概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把手表、戒指全摘掉,然後用殺菌肥皂在手上塗滿泡沫,一定要塗到手臂上三分之一的位置;15~30秒後,用水龍頭衝洗30秒;然後用無菌毛巾擦幹,再用毛巾把水龍頭擰上。這麼複雜的流程一般人哪有這個耐心?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一般都是能省幾步就省幾步。

有人算過,如果一個醫生或者護士嚴格按照這個流程洗手的話,那他一天幾乎什麼也不用幹了,洗手就會占用他三分之一的工作時間。而且,人們的皮膚也受不了,會得皮炎,反而會滋生細菌。所以,這是一個很難執行下去的流程。所以,直到20世紀,大醫院裏麵病人的細菌感染率一直都降不下來。

最後是怎麼解決的呢?《醫生的修煉》這本書裏麵舉了一個例子:美國匹茲堡的一家醫院,居然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大幅度降低了病人對細菌的感染率,有的細菌品種感染率甚至為零。這太神奇了,怎麼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