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創新就是這麼簡單(1 / 3)

我覺得這老爺子把這兩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和對學生的教訓,完全可以理解,也是對的。但是,真實生活中的好醫生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有佛祖一般的道德、神仙一般的才能嗎?

我在看了《醫生的精進》這本書後,才覺得我對醫學的理解有了另外一番境界。

這本書的作者叫葛文德,是美國大名鼎鼎的外科大夫、《時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中唯一的醫生。

“葛大夫”的成長經曆跟我們中國人不大一樣,他第一所大學上的是美國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學,兩年後一下子跳到了大西洋的彼岸,跑到牛津大學拿到了哲學、政治與經濟學的學位。還不滿足,1995年,他又突然回到美國,到美國的東岸的哈佛大學拿到了醫學博士學位。這麼大的學科跨度,我們中國學者往往是很難想象的。

而這位“葛大夫”在27歲的年紀就當上了克林頓政府的健康政策顧問,奧巴馬政府的健康政策顧問還是他。“葛大夫”特別會寫文章,長年在美國著名雜誌《紐約客》上寫專欄。這個專欄好到什麼程度?美國大富豪巴菲特老先生有一位大富豪合夥人,叫查理·芒格。他有一次在《紐約客》上看到“葛大夫”寫的文章後大為讚歎,馬上簽了一張2萬美元的支票就給他寄過去了,可見“葛大夫”的文章寫得有多好。

他一生寫過很多著作,其中一本叫《醫生的修煉》,一本叫《醫生的精進》。這兩本書裏麵講了大量醫療的話題,我隻是想從中講幾個小故事,來幫助大家理解什麼是真實世界裏的創新。

洗手:創新並非都是重大突破

我們先說第一件事,洗手。我們都知道,洗手為了防止病菌感染,不光醫生自己洗,還要求病人也洗,這是一個普遍的常識。但是,洗手可是困擾了醫學界150年的話題,而且至今也沒有結束。

讓我們回到150年前的維也納。在我們中國人眼裏,維也納就是一個普通的旅遊目的地,有好看的房子,有好聽的音樂。但是在19世紀中期,維也納幾乎就是歐洲的首都。為什麼?我們得從政治格局上看。

19世紀初期,拿破侖失敗之後,奧匈帝國出現了一個偉大的外交家、政治家,叫梅特涅。他通過外交手段,拚湊出了一個叫“神聖同盟”的機構,控製住了拿破侖時代之後的歐洲秩序。當時,有人送了這個機構一個外號,叫“布娃娃帝國主義”。就是看著很強大,其實是個布娃娃,在力量上不太行。但在那個階段,奧匈帝國就是歐洲的核心,維也納自然也就是隱隱然的歐洲首都,文化極其發達。

當時,維也納有一家維也納總醫院。這家醫院不是普通的收治病人的醫院,而是一家研究型的醫院。這樣的醫院肯定是醫療效果最好、安全性最有保障的,因為醫療設備最齊全,醫護人員水平最高。

我覺得這老爺子把這兩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和對學生的教訓,完全可以理解,也是對的。但是,真實生活中的好醫生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有佛祖一般的道德、神仙一般的才能嗎?

我在看了《醫生的精進》這本書後,才覺得我對醫學的理解有了另外一番境界。

這本書的作者叫葛文德,是美國大名鼎鼎的外科大夫、《時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中唯一的醫生。

“葛大夫”的成長經曆跟我們中國人不大一樣,他第一所大學上的是美國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學,兩年後一下子跳到了大西洋的彼岸,跑到牛津大學拿到了哲學、政治與經濟學的學位。還不滿足,1995年,他又突然回到美國,到美國的東岸的哈佛大學拿到了醫學博士學位。這麼大的學科跨度,我們中國學者往往是很難想象的。

而這位“葛大夫”在27歲的年紀就當上了克林頓政府的健康政策顧問,奧巴馬政府的健康政策顧問還是他。“葛大夫”特別會寫文章,長年在美國著名雜誌《紐約客》上寫專欄。這個專欄好到什麼程度?美國大富豪巴菲特老先生有一位大富豪合夥人,叫查理·芒格。他有一次在《紐約客》上看到“葛大夫”寫的文章後大為讚歎,馬上簽了一張2萬美元的支票就給他寄過去了,可見“葛大夫”的文章寫得有多好。

他一生寫過很多著作,其中一本叫《醫生的修煉》,一本叫《醫生的精進》。這兩本書裏麵講了大量醫療的話題,我隻是想從中講幾個小故事,來幫助大家理解什麼是真實世界裏的創新。

洗手:創新並非都是重大突破

我們先說第一件事,洗手。我們都知道,洗手為了防止病菌感染,不光醫生自己洗,還要求病人也洗,這是一個普遍的常識。但是,洗手可是困擾了醫學界150年的話題,而且至今也沒有結束。

讓我們回到150年前的維也納。在我們中國人眼裏,維也納就是一個普通的旅遊目的地,有好看的房子,有好聽的音樂。但是在19世紀中期,維也納幾乎就是歐洲的首都。為什麼?我們得從政治格局上看。

19世紀初期,拿破侖失敗之後,奧匈帝國出現了一個偉大的外交家、政治家,叫梅特涅。他通過外交手段,拚湊出了一個叫“神聖同盟”的機構,控製住了拿破侖時代之後的歐洲秩序。當時,有人送了這個機構一個外號,叫“布娃娃帝國主義”。就是看著很強大,其實是個布娃娃,在力量上不太行。但在那個階段,奧匈帝國就是歐洲的核心,維也納自然也就是隱隱然的歐洲首都,文化極其發達。

當時,維也納有一家維也納總醫院。這家醫院不是普通的收治病人的醫院,而是一家研究型的醫院。這樣的醫院肯定是醫療效果最好、安全性最有保障的,因為醫療設備最齊全,醫護人員水平最高。

當年的維也納總醫院,其他的病房都很正常,唯獨產科病房的死亡率奇高,達到了10%。當年的歐洲婦女和中國婦女一樣,都知道生孩子是鬼門關,但是10個人進去,就有1個不能活著出來,這也太嚇人了。維也納婦女寧願去一些小診所生孩子,也不去這家大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