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1.鄔橋
鄔橋這種地方,是專門供作避亂的。六月的桅子花一開,鋪天蓋地的香,是起霧一般的。水是長流水,不停地分出岔去,又不停地接上頭,是在人家簷下過的。簷上是黑的瓦棱,排得很齊,線描出來似的。水上是橋,一彎又一彎,也是線描的。這種小鎮在江南不計其數,也是供懷舊用的。動亂過去,舊事也緬懷盡了,整頓整頓,再出發去開天辟地。這類小鎮,全是圖畫中的水墨畫,隻兩種顏色,一是白,無色之色;一是黑,萬色之總。是隱,也是概括。是將萬事萬物包攬起來,給一個名稱;或是將萬物萬事僵息下來,做一個休止。它是有些佛理的,講的是空和淨,但這空和淨卻是用最細密的筆觸去描畫的,這就像西畫的原理了。這些細密筆觸就是那些最最日常的景致:柴米油鹽,吃飯穿衣。所以這空又是用實來作底,淨則是以繁瑣作底。它是用操勞作成的悠閑。對那些鬧市中沉浮、心懷創傷的人,無疑是個療治和修養。這類地方還好像通靈,混飩中生出覺悟,無知達到有知。人都是道人,無悲無喜,無怨無艾,順了天地自然作循環往複,講的是無為而為。這地方都是哲學書,沒有字句的,叫域外人去填的。早上,晨爆從四麵八方照進鄔橋,像光的雨似的,卻是縱橫交錯,炊煙也來湊風景,把晨爆的光線打亂。那樹上葉上的露水此時也化了煙,濕騰騰地起來。鄔橋被光和煙烘托著,雲霧纏繞,就好像有音樂之聲起來。
橋這東西是這地方最多見也最富涵義的,它有佛裏麵彼岸和引渡的意思,所以是江南水鄉的大德,是這地方的靈魂。鄔橋真是有德行的。橋下的水每日價地流,濁去清來;天上的雲,也是每日價地行,呼風喚雨。那橋是彎彎的拱門,橋下走船,橋上走人。屋裏長長的簷,路人躲雨又遮太陽。鄔橋吃的米,是一顆顆碾去殼,篩去糠,淘水籮裏淘幹淨。鄔橋用的柴,也是一根根斯細研碎,曬幹曬透,一根根燒淨;燒不淨的留作木炭,冬天燒腳爐和手爐。鄔橋的石板路上,印著成串的赤腳板;鄔橋的水邊上,作衣聲此起彼伏,連成一片。鄔橋的歲月,是點點滴滴,仔仔細細度著的,不偷懶,不浪費,也不貪求,掙一點花一點,再攢一點留給後人。鄔橋的路,橋,房舍,舍裏的腿菜壇,地下的酒缽,都是這麼一日一日、一代一代攢起的。鄔橋的炊煙是這柴米生涯的明證,它們在同一時刻升起,飯香和幹菜香,還有米酒香便彌漫開來。這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良辰美景,是人生中的大善之景。鄔橋的破曉雞啼也是柴米生涯的明證,由一隻公雞起首,然後同聲合唱,春華秋實的一天又開始了。這都是帶有永恒意味的明證,任憑流水三幹,世道變化,它自巋然不動,幾乎是人和歲月的真理。鄔橋的一切都是最初意味的,所有的繁華似錦,萬花筒似的景象都是從這裏引發伸延出去,再是抽身退步,一落子女,最終也還是落到鄔橋的生計裏,是萬物萬事的底,這就是它的大德所在。鄔橋可說是大於宇宙的核,什麼都滅了,它也滅不了,因它是時間的本質,一切物質的最原初。它是那種計時的沙漏,沙料像細煙一樣流下,這就是時間的肉眼可見的形態,其中也隱含著岸和渡的意思。
所以有鄔橋這類地方,全是水做成的緣。江南的水道簡直就像樹上的枝,枝上的杈,杈上的葉,葉上的經絡,一生十,十生百,數也數不過來,水道交錯,圍起來的那地方,就叫做鄔橋。它不是大海上的島,島是與世隔絕,天生沒有塵緣,它卻是塵線裏的淨地。海是蒼茫無岸,混燉成一體,水道卻是為人作引導的。海是個無望,是個宿命,高高在上。水道則是無望裏的出路,宿命裏的一個眼前道理,是平易近人。鄔橋這類水鄉要比海島來得明達通透一些,俗一些,苟且一些,因此,便現世一些。它是我們可作用於人生的宗教,講究些俗世的快樂,這快樂是俗世裏最最痛處的快樂,離奢華遠著呢!這快樂不是用歌舞管弦渲染的,而是從生生息息裏迸發出來。由於水道的隔離和引導,鄔橋這類地方便可與塵世和佛境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有反有正的,以反作正,或者以正作反。這是一個奇跡,專為了抑製這世界的虛榮,也為了減輕這世界的絕望。它是中介一樣的,維係世界的平衡。這奇跡在我們的人生中,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出現一兩回,為了調整我們。它有著偃旗息鼓的表麵,心裏卻有一股熱鬧勁的。就好比在那煙霧繚繞的幕帳底下,是雞鳴狗吠,種瓜種豆。鄔橋多麼解人心意啊!它解開人們心中各種各樣的疙瘩,行動和不行動都有理由,幸和不幸,都有解釋。它其實就是兩個字: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