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巍峨,山下村寨房舍井然而立,青磚碧瓦間,不時有犬吠聲聲,兒童嬉戲。
一名青衫少年費力地背著一捆柴火,悄悄地放到一戶屋舍的後門,剛要離開,後門卻突然被打開,少年來不及躲開,被門內那名布衣少女看了個正著。
少女臉上先是吃驚,然後微笑起來,說了幾句話之後,那少年臉色微紅,回答了幾句,雖然神態局促帶了些羞澀,卻是行了一禮後才離開,轉回身時,臉上卻是一片小小的興奮。
向晨峰立在一處高坎上,注目看向那邊,神色微露緬懷。陪同在一旁的縣令覷著他臉色,連忙上前解釋:“向大人,此子就是河源村的童生宋寰,年紀雖幼,學識已是不凡,李學政曾言此子明春說不得能中案首。”
向晨峰輕輕點了點頭,目光落在漸漸走近的青衫少年身上,微有打量之意。縣令知機,早讓人將宋寰喚來拜見新任知府向大人。
向晨峰微微一笑,示意縣令等人去裏正家休息等候,自己則讓宋寰帶路,聽他介紹河源村的情況,也存了一番考較之意。
宋寰年紀雖然不大,但並不是死讀書的人,言語雖有稚嫩,不過於時政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就是農事亦熟稔。
一番考較下來,向晨峰心中滿意,暗忖此子明春中了秀才後,秋試可以一鼓作氣再進舉人,到時也是河州府的一番成績,言語上溫和指點了他幾句。
兩人沿著小河邊走邊說著話,宋寰卻突然停住了步子,看向了小河的另一邊。向晨峰隨著他的目光看去,發現先前自己在坎上看到的,宋寰送柴的那名布衣少女正挽了一個竹籃,在小河斜對麵揮著棒槌洗衣。
搗衣的槌聲不輕不重,一下下如有韻律,少女的嬌顏倒映在水中,此情此景如入畫中。
有一個小童自遠處叫著“阿姐”,嘻嘻笑著跑來,把一枚野果塞進少女的口中。少女笑吟吟地嚼了野果,護著小童離河邊遠了幾尺,隨手拗了一枝灌木枝,在河灘的細沙上寫下幾個字,教小童認了,要他照著寫上幾遍。
見小童奶聲奶氣地念準了字,全神貫注地拿了那樹枝照著在河灘邊寫起來,那少女這才轉回身,輕盈地繼續搗洗起衣服來。
向晨峰連喚了幾聲,宋寰才回過神來,有些不好意思地漲紅了臉,低頭有些無措地搓著手:“向大人,草民剛才…剛才一時走了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向晨峰含笑看向宋寰,見他連耳朵都紅了,那雙修長持筆的手上,卻有柴刀磨紅的新痕,心中觸動,忍不住又問了一句,“先前我見你送柴於那位小姑娘門外,你與她可是……”
宋寰麵色有些慌張起來,連忙解釋:“不是,大人,阿雲是帶了她娘和她弟弟才來河源村落戶的,她不是……草民是見她持家太過辛苦,所以才…草民……”
少年心中慌亂,先前還侃侃而談的氣質一掃而光,反而有些語無倫次起來,隻怕這位新來的知府大人誤會了阿雲是輕浮不知禮的人,卻是越解釋越亂。
向晨峰輕輕擺了擺手,笑歎了一聲:“宋寰,你雖年少,卻是眼光不錯的,那小姑娘能入你的眼,想來也是個好的。君子坦蕩,你既是心中喜歡,還是早日去提親吧。好姑娘大家都看在眼裏,小心自己遲了一步,以後心中遺憾。”
宋寰脹紅了臉,低了頭訥訥應了一聲:“草民知道…隻是阿雲正在父孝中,家中還有寡母幼弟,草民家裏一時……一時有些計較,草民想緩上一段,說通了父母就去提親。”
原來是宋寰家中不願……向晨峰一時怔住了,半晌才拍了拍少年的肩頭:“好好跟你家中勸勸吧,娶妻娶賢,莫看一時家境,我瞧那小姑娘既識字,又能幹,確實是個好的。若是…你心中已有定議,那小姑娘也有意,便由本官做個大媒也行。”
宋寰愣了一愣,麵上湧出驚喜,連忙拱手深深躬身行了一禮:“晚輩多謝大人!”
向大人是新任河西州知府,要是他肯保媒,自己家中肯定是千肯萬肯的,就是不知道阿雲那裏……宋寰被向晨峰扶起後又有些不好意思:“今日時間太急,還請大人容晚輩先…晚輩還沒有問過阿雲的意思,等晚輩…等晚輩還求得她同意了,再來勞動大人……”
向晨峰不由莞爾:“我既應了你,就不會計較這時間的早晚,郎有情也要妾有意才好。你且放心去問吧,何時須要我行事,你何時來州府衙門上報與我一聲就是。”
說著自袖袋中取了自己的一張帖子出來,遞到了宋寰的手中:“你且拿著我的名帖,不拘何時過來都行。”
宋寰連忙接了,歡喜地謝了。向晨峰瞧見他已經穩不住心思,一雙眼不由自主就往小河斜對岸看去,暗自一哂,放了他自去,自己緩步向裏正家中走去。
一行人在裏正家中用罷午食,向晨峰辭別了縣令,坐上馬車回州府去了。才進後院門,就有一個小男孩跌跌撞撞地跑過來:“爹爹,爹爹,今天你給我帶什麼回來了!”
向晨峰俯身將兒子抱起,變戲法似的從袖中摸出一枚碩大的鵝蛋,遞給兒子:“爹給你帶這個了。”
小男孩立時歡笑起來:“好大的蛋蛋!”雙手捧著那枚鵝蛋,扭了身子向後看去,“娘,娘快來看,爹爹帶回來一個好大的蛋蛋!”
奚懷鈺笑著從垂花門走了出來,伸手想將兒子抱過來:“你又淘氣了,你爹才回來,身上累著呢,你又去磨他……”
男童不想被娘抱過去,不依地靠緊了向晨峰:“我要爹爹抱!”眼睛骨碌碌的轉了轉,又湊到向晨峰臉邊叭地親了他一口,“我親爹爹了,爹爹就不累了!”
向晨峰嗬嗬笑了起來:“是,寶兒親了爹爹一口,爹爹就渾身都不累了。”
奚懷鈺沒好氣地看著這對父子,輕嗔了一聲:“你就慣著他吧……”目光落在兒子寶貝似的捧著的大鵝蛋上,又忍不住好笑,“今日去了哪個村裏,倒收了人家這麼大一隻鵝蛋回來,堂堂知府,你倒也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