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什麼是“道理論”?(1 / 3)

第四十九章、什麼是“道理論”?

道理論說白了就在一個“理”字上,這個理不是現代人說的“理性”的理,這個理是凡事講道理,找原因,窮究其根的意思。朱熹在《文集》中說:“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這是什麼意思呢?

朱熹說在天地之間,有個理也有個氣。理是什麼?理是形成思維概念的形式上似道的東西。道是什麼?道是生育通道,是延續、發展的形式、概念、範疇。那麼“理”就是延續、發展形式、概念、範疇之上的形式、概念、範疇。

簡單說就是凡是有思維有精神的形體,有自成體係的生育、繁衍規律,就是生成世界萬物之本,這裏是理之所在。再直說就是有思維有精神有生育、繁衍能力並自成體係的生殖器,是生育萬物之本。這個理並沒有超越物性化的形式、概念、範疇,仍舊是物性化的理。氣是什麼?氣是沒有思維沒有精神,但具有生育、繁衍能力並自成體係的生殖器,就是產生世界萬物的工具。

首先理是一種形式、一種概念、一種範疇,但理的形式是可見又不可見的形式、概念、範疇。這類似於哲學概念,是“看似無卻是有”的“無+”概念。這個理可有可無,一半虛一半實,是陰陽共存,二二成倍的圓形滾動的東西。所以理可以有理,也可以無理,理“本諸天道,質於人事”,本身來自天道,實質上來源於人事。

這便是朱熹的“道理論”的起源。

不過要深入了解朱熹的“道理論”,還要從《易》學說起。程顥、程頤兄弟的理本論來源於邵雍“本諸天道,質於人事”思想。這是中國理學的根。無論二程兄弟還是朱熹他們的理學文化觀念始終也沒有脫離這幾個字。為什麼?就因為“天道”二字。

邵雍在研究《易》學時發現易本身存在兩套理論,今天說就是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先天八卦也叫伏羲八卦,也河圖八卦;後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也叫洛書八卦。現在考證先天八卦來源於商代的《歸藏》,凡四千言,主要是講自然變化,自然規律,重點是講四季氣候變化,太陽太陰周期運行規律的學問。

傳說先天八卦的創始人是伏羲,相傳伏羲原本是陝西天水人,後在今河南上蔡縣蔡河之濱遊學看到白龜龜背圖案,受龜背圖案啟發創立了先天八卦之數。後伏羲任職於今河南淮陽,並在此傳播他的學說,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先天八卦。

當然這隻是傳說,沒有紮實的證據證明伏羲就是在上述兩個地區創立學說和傳播學說的,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先天八卦是黃河下遊至淮河流域的文化產品,代表了這一區域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思維結構。這一區域即河南東部,山東全部和安徽與江蘇北部,這裏是伏羲八卦的發源地,也是古代中國政治、人文、宗教二元集權封閉文化製度的根。

後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也叫洛書八卦,傳說為周文王姬昌所創,實際上後天八卦來源於夏朝的《連山》易。夏朝今天無法考證出存在的依據,但是從現有文字記錄這個朝代是存在的,隻是它存在的形式不像今天大家理解的朝代、國家一樣,是一個意識形態成熟,疆域邊界清晰的概念,但夏朝一定存在。從《連山》易流傳下來的零星內容來看,夏朝是建立在一個山脈連綿的地區的國家,文化豐富,基本上建立了神、社、體統一的國家體係,有自己完整的文化。原因是文王八卦內部豐富,其內容概括了今天我們所了解的整個三元文化。

後天八卦是三元文化,是三次、四次、五次甚至N多次方程的解。後天八卦來源於《連山》易,而《連山》易凡八萬言,內容涵蓋政治、天文、地理、風水、流通、神事和人事等等範圍。原理很簡單是數學九宮數,123456789九個數字分三行縱橫斜線上的數字之和都是十五,其排序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