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是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天、地、空間三者並存的世界,人類的認知也分理念、自然與邏輯三個階段。空間就是空間,是客觀現實的已經存在。這種存在不以你的意誌為轉移,不是說你說存在它才存在,也不是說你說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在。存在與不存在“空間”都以存在的形式存在於你的眼前。比如你與黃瓜。當你看到時黃瓜你會產生理念,分析黃瓜的自然存在,而後邏輯分析你是改變它的存在,還是保留它的存在。
這個過程就是你看到黃瓜是吃掉它還是保存它,從觀察到定義,是存在或消滅的過程,也是你與黃瓜之間存在與消沒的過程。這中間就有個“空間”存在於你與黃瓜之間,這個“空間”是客觀理性存在,即無法消除,也無法自我消沒,隻有在理念的主導下,以位置來確定“空間”是否改變。你隻有通過理念轉換來確定“理性與現實的和解”,也就是說你隻有通過理念、自然與邏輯三個階段來決定你是吃掉黃瓜還是保存黃瓜。
而中國傳統理學的症結就在這裏,中國傳統理學沒有“空間”概念,隻有黃瓜與人,人與黃瓜概念,沒有“空間”距離概念。是人吃黃瓜還是黃瓜吃人沒有理念轉換,隻有人吃黃瓜這個峰值點上的強製定義。沒有人吃黃瓜還是保存黃瓜,以及不保存黃瓜的概念轉換和邏輯分析思維,並且概念轉換和邏輯分析思維這一切都不存在。隻存在黃瓜人,人黃瓜。沒有吃不吃的中間過程,隻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者之間的關係。這就完全缺失了思維是事物的本質,本質是思維的反映這一客觀現實存在。所以黑格爾甚至說:“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實際上,在孔子那裏隻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裏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裏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孔子隻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裏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隻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裏麵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所有的書內容都豐富,而且更好。”這就是中國傳統理學的症結。
現實是主觀現實主義者站在主觀的角度,否定客觀存在差異,竭力要求維護對準備性知識的權威接受,對不確定性、缺陷性、矛盾性、差異性的認知“空間”概念采取排斥性態度,否定或不接受事物存在“空間”概念,存在內在因素,認定事物隻存在正麵和反麵,否定或不接受事物與事物有“空間”存在,否定或不接受邏輯分析階段,直接用是與否來確定人事行為。然而,往往正是事物有“空間”存在,事物內部存在不確定性、缺陷性、矛盾性、差異性才導致事物發生變化,而這些正是事物出現生、死、消沒、重生的根本原因。
主觀現實主義者對於正確的現實存在用強製與曲解的手段貫徹到實際應用中去,而無法把正確的哲學精神落地生根。西方人不了解中國傳統理學的內核,中國人又不願修正中國傳統理學錯誤的症結,隻能是順其自然的存在與泯沒了。
其實黑格爾哲學的理論框架有些是中國傳統理學的核心價值觀,隻是由於中國古代理學在概念上無法擺脫“陰陽”看世界的自然規律階段,無法形成一種全新的“空間”概念,無法把理學上升到客觀唯心主義的“空間”界麵,隻能在主觀物性的正反層麵徘徊,而無法進步。
哲學分三個階段,就是自然論階段,主觀與客觀(意識)階段,邏輯思維階段,最終是絕對精神階段。你無法擺脫“陰陽”看世界的自然階段,在二元論原理的認知下,你就無法將認知升華到“陰、陽、空間”三者並存的認知領域去,更無法了解增加“空間”邏輯思維後的認知真諦,無法達成思想和經驗的一致,完成認知事物從發生到泯沒再到重生的全部過程。
https://www.biqiuge8.com/book/85256772/87551398.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