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八麵玲瓏,管理者必知的社交口才 慎選話題,避開談話的“雷區”(1 / 1)

第十章 八麵玲瓏,管理者必知的社交口才 慎選話題,避開談話的“雷區”

社交活動中,每說一句話之前,都要考慮一下你要說的話是否合適,不要口無遮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人生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否則會禍從口出。

早上,領導剛一進辦公室,小李就發現領導的頭發特別烏黑發亮。他想存心拍拍領導的馬屁,就讚美道:“啊呀,主任今天用了什麼法寶?頭發特別亮,人也很精神,像換了個人似的。”領導有些尷尬,哈哈兩句就走了。過了一會,同事告訴小李,領導戴了假發套。下午,小李到外麵辦事,回到單位,見一個很成熟的男人來找他們辦公室裏最漂亮的小王,他想這個人那麼大年紀了,肯定是她父親,就幫著端椅子招呼。男人走後,他對小王說:“你爸雖然年齡大了,風度還挺好,難怪你這個女兒這麼漂亮。”小王臉紅了:“那是我男朋友。”晚上,小李陪妻子去醫院探望住院的丈母娘,拎了些水果,問寒問暖,丈母娘很高興。一會兒,丈母娘讓他們早點回家,明天還要起早上班。小李想多陪會兒老人,脫口而出:“上周帶兒子去動物園看猴子都不止這麼一會兒呢。”把老人氣得血壓上升,他還未知覺。

與人交談時,口無遮攔,很容易說錯話,一旦說漏了嘴,再想要補救是很難的。我們常說“三思而後行”,實際上,在和人交流的時候,同樣要做到“三思而後說”,嘴上要有個把門的,想好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否則,若因言行不慎而讓別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那是最不合算的事。所以,在與人交談時,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語,盡量避開談話的“雷區”,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衝突。

1.不說揭別人短的話

某公司年底進行年度業績測評,王楠的成績不太好,比較鬱悶。此時老李走過來直截了當地說:“你難過什麼啊,你的業績本來就不好,能達到這個水平已經很不錯了。別想了,明天再好好幹!”

王楠本來就鬱悶,聽到老李的話,心裏更別扭了。這樣的說話,不僅沒有收到效果,反而還刺痛了對方。

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要想與他人友好相處,就要盡量體諒他人,維護他人的自尊,千萬不要有意無意地戳人痛處。所以,與人交談,應該照顧別人的感受,不要咄咄逼人。學會體貼別人,善於施惠,短短幾句話就可以做到。

2.不說別人的隱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都不希望被他人觸及,不管這個“他人”同自己關係多麼親密。

王小莉和李豔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兩人私底下無話不談。在一次同學聚會上,王小莉一時興起,嘴上便少了個把門的,笑著對大家講了李豔暗戀班上某男生的事,而那位男生已經有了女朋友,而且當時也都在場,一時間,弄得李豔很尷尬,下不了台,氣得哭著跑開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意將自己的短處或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會感到難堪而惱怒。因此,在與人交往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都應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敏感區,以免讓人出醜。對於別人的一些短處或隱私,最好的辦法就是裝聾作啞,不去打聽和追究。

3.不說傷人自尊的話

自尊心是人知廉恥的基礎。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臉麵重要,自己的自尊不容輕易侵犯,那就請你說話的時候同樣重視和顧及別人的臉麵和自尊。

某科研單位的老張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了一次軟件創新,結果人熬瘦了也沒成功。麵臨失敗,他感到非常沮喪。這時,同事老胡走過來,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看你的眼睛都熬紅了,算了吧!這樣沒個收獲地幹下去,還不如在家休息呢。”這話初聽起來挺像安慰老張的,可是細細品味,總讓人感覺不是滋味。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勝心。若要聯絡感情,應處處重視對方的自尊心,不說傷人的話,特別是傷人自尊心的話。

4.不說別人忌諱的事

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即使是最喜歡開玩笑的人,也很不願意別人拿他的忌諱說事。

小方被男朋友欺騙後,發現自己懷孕了。最近她做了人流手術後,身體虛弱,情緒也很低落,身體也消瘦下來了。隔壁的大媽知道了後就對她說:“你老是這樣下去可不行啊,當心再瘦臉都沒有了。”

“臉都沒有了?”這話是什麼意思啊?姑娘雖然不好開口問,但心裏很不高興,因為她忌諱別人說自己未婚先孕。

實際上,這位大媽完全是處於關心小方才說的安慰話,然而卻犯了姑娘的忌諱,不僅沒能安慰她,反而還加重了她的思想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