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八麵玲瓏,管理者必知的社交口才 社交場景中的問答藝術
在生活和工作中,或許你會遇到一些人肆無忌憚地向你提問出各種問題,但有些問題又確實不便直接回答。此時,你可以故意玩一些詞藻,使用一些虛虛實實的手法,打打馬虎眼,使對方得不到準確結果,從而放棄那些令人難堪的提問。
1.模糊語言應對難題
人際交往中,常常會遇到一些難於回答的敏感問題,使你處於難堪的窘境。此時,你若運用模糊語言不失為應對敏感話題的一種良策。
模糊應對的妙用在於其答所不能答,在進退兩難的窘境中得以進退自如。
南齊時,有個書法家王僧虔,是晉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孫,他的行書楷書繼承祖法,而且自命不凡,不樂意自己的書法遜於臣子。一天,蕭道成提出與王僧虔比試書法。寫畢,蕭道成傲然問王僧虔說:“你評一評,咱倆誰第一,誰第二?”王僧虔既不願貶低自己,又不能得罪皇帝,略思片刻後說:“臣的書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書法,皇帝中第一。”蕭道成聽了這番語義不明確的模糊話,隻好一笑了之。
模糊應對就是這樣,它在應對刁難時,令人捉摸不透說者話說中的真正內涵。它總是給人似是而非,霧裏看花的印象。同時由於模糊,使得語言具有伸縮性、變通性,當遇到在一定條件下很難解決的問題時,變不可能為可能,使不可容的問題變得相容和一致。
2.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一個常常愚弄他人而自得的人,名叫湯姆。這天早晨,他正在門口吃著麵包,忽然看見傑克遜大爺騎著毛驢哼哼呀呀地走了過來。於是,他就喊道:“喂,吃塊麵包吧!”大爺連忙從驢背上跳下來,說:“謝謝您的好意,我已經吃過早飯了。”湯姆一本正經地說:“我沒問你呀,我問的是毛驢。”說完得意的一笑。
沒想到以禮相待,卻反遭了侮辱。傑克遜大爺先是愣了一下,然後他猛然地轉過嬸子,照準毛驢的臉上“啪、啪”就是兩巴掌,罵道:“你這畜生,出門時我問你城裏有沒有朋友,你斬釘截鐵地說沒有。沒有朋友為什麼人家會請你吃麵包呢?”接著,“叭、叭”, 傑克遜大爺對準驢屁股,又是兩鞭子,說:“看你以後還敢不敢說謊。”說完,翻身上驢,揚長而去。
這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來應對無理之人的。既然你以你和驢說話的假設來侮辱我,我就姑且承認你的假設,以同樣的辦法,借教訓毛驢,來嘲弄你自己建立和毛驢的“朋友”關係,給你一頓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