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末,加農公司采取多種經營,打入計算機市場,公司研究出的鍵盤式計算器試銷後獲得成功。但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加農在與“卡西歐”推出的小型計算器的競爭中連連失利,於是公司又改製新型計算器上市,但由於研製倉促,產品缺乏合理性,結果銷路不暢,此時又正值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加農出現巨額赤字,瀕臨倒閉。挽救敗局成為此時最為緊要的事,董事會最終決定:把危機告訴全體員工,讓他們知道企業處於危險的境地,喚起他們的危機感,振奮員工背水一戰的士氣。
於是公司向全體員工發出危機警告。那些高枕無憂的人緊張起來,繼而員工小組加強活動,新建議、新方案層出不窮。危機感激發出了許多智慧,如何挽救加農成為員工日常議論的話題。
公司歸納了員工的建議和方案,提出了“優良企業設想”。這一設想旨在改革企業的生產和科研體製,同時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使加農在6年內走出了困境。
企業是否具有危機意識,關係著企業應對環境變化的行動力,亦維係著組織的成長與創新。管理者要激發組織進行變革,就需善用機會傳達危機意識,正如加農公司將企業危機告訴全體員工,升高了組織中的危機感。當員工意識到危機的存在,這股意識才會彙集成團隊的共識,組織中會醞釀一股“我們一定要改變”的力量,催促組織進行變革。加農公司有效激發成員了解到組織存在的危機,知道不變革組織將無法出了困境,進而全體動員激活變革,幫公司擺脫了危機。
古語雲:“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存而不忘亡”。盡管這是治國安邦之策,可對於企業的管理同樣適用。日本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在總結其企業成功的經驗時,特別強調:長久不懈的危機意識是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
危機是客觀存在的,難於控製,而預防危機卻是主觀能動部分,是決策者完全可以掌控的。預防危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強化員工的危機意識,並把它作為一種戰略納入企業的發展規劃中。
在組織中,迫在眉睫的危機或親驗的問題很容易吸引員工的注意力,因此,企業管理者需要培養對組織內外變化的敏感度,能先偵測到危機的信息,並將危機信息傳達給團隊的成員,建立團隊的共識,激活團隊變革動力應對環境的變化。有人說要叫大象跳舞,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一把火;相同的,要讓組織保持變革的活力與動力,點燃危機意識的火苗是必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