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例要說明的是,首先,在一個團隊中存在不同的分工,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的工作職能不同,對於性格、能力也存在不同的要求。其次,有的工作往往需要幾種不同類型的人協同完成,才能取得高的效率。這就需要在配備人員的時候要適當考慮性格、氣質、能力的相輔和互補性。在一個團隊中,按照個人的個性特征適當地進行人事編排,使不同個性成員相互合作,發揮彼此性格的互補、相輔作用,將有利於工作任務的完成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人員配置注意性格的相輔和互補性,還有利於協調群體的人際關係、和諧群體的社會心理氣氛
管理是一種對資源的投入或資源的利用,以取得最佳管理效果的活動。在管理活動當中,所涉及的資源有時間、空間、財力、物力、人力、信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這種把人作為一種資源來進行管理的觀點,對現代企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組織機構中的人,作為一種管理資源總是有限的,所以,將組織中有限的人力資源合理安排,優化人力組合則是管理者提高團隊戰鬥力的重要工作。
優化人力組合,最基本的就是處理好組織內部的相容性與互補性。管理者要善於根據組織目標、工作要求以及人員特點,從以下三個方麵尋求人員最佳組合:
(1)實現最佳知識、技能組合。即組織成員之間在知識、技能上揚長避短,科學互補。在組織基層,主要體現為不同技術工種與專長的合理配置。
(2)實現最佳年齡組合。即組織中的各成員的年齡實現合理搭配。合理的年齡結構應是老、中、青結合的梯形結構。
(3)實現最佳氣質、性格組合。群體成員之間在氣質、性格上的與互補,人們通常把人的性格劃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兩種,也有人把人的性格劃分為理智型、意誌型和情緒型三種。
總之,人力資源是企業生存的根本,管理控製適宜,就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怎樣優化組合人力資源,發揮人力資源的巨大優勢,並能夠吸引人才,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的人力資源,是管理者經常求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