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嶽家軍又連續破了好幾個賊眾的主要據點。看看賊眾的氣勢,已經不構成威脅,嶽飛這才又上書表示,現在正是招安的時候了。
而接下來的招安行動,果然就順利多了。
我們常常聽到“吃軟不吃硬”這句話,這通常指的是一種不服輸、不受威脅的態度或氣概,表示願意坐下來好好談談就接受,如果想用武力威脅就免談。不過,這種態度,通常要有實力做後盾,再不然,就是尊嚴擺第一,有寧死不屈的氣魄。
可是,一般說來,大多數應該都隻是擺擺“架式”而已。尤其對一些有所憑恃,自認有些籌碼的對象而言,真要跟他來軟的,跟他好好談,不先給一點顏色看看,給點厲害瞧瞧,怎麼可能與你和顏悅色地坐下來談。也就是說,在現實的人生中“來硬的”才是真正有效。
抓住弱點,牽著對方的鼻子走
生活中的許多日常用品、用具都安有把柄,方便使用。在人際關係學中,尋找把柄、製造把柄主要用於控製他人,使其為我所用,聽我調遣。
每個人都有弱點,這些弱點利用好了便是很好的把柄。性格急躁者可用激將法,連他的趣味、喜好也可以被用作打開其欲望之門的鑰匙。隻要拿他最喜歡或忌諱的東西去誘惑或打擊他,他就必定上鉤無疑,授你把柄。他人的隱私如緋聞、受賄、罪行等也可以使其受製於我。在談判、競選、糾紛中也常被使用,效力巨大無比。
另外,有些把柄是隨機出現的,如辯論之中的口誤,應該及時抓住,窮追猛打。如果對手把柄難尋或沒有漏洞,也可以發揮創造性製造或挖掘把柄,再安到他身上去。
1966年是美國大選年,總統候選人,共和黨方麵,推出了總統卡特出來角逐。民主黨方麵,出現了卡特與愛德華·肯尼迪較量的局麵。
肯尼迪仰仗其龐大的家族財勢,以及兩位兄長為國殉職的聲望,兼以擔任參議員多年的經曆,欲問鼎總統候選人的寶座,簡直可以說是深囊取物。
卡特以一花生農夫出身,雖有擔任州長的經驗,但是顯然不是肯尼迪的對手。卡特眼見力攻無望,唯有計取。當時美國人民因水門事件的創傷記憶猶新,加上華府政治人物中名譽事件又層出不窮。所以,狡猾的卡特就緊緊地抓住此一弱點,開始了一連串攻擊已死去的約分·肯尼迪的行動。其中有說肯尼迪總統對美國中央情報局謀殺外國領袖的陰謀知情,說肯尼迪總統在白宮裏麵亂搞女人,甚至居然還有一位名叫艾絲納的女人,出麵對新聞界大談她曾和肯尼迪總統上床的事。進一步又扯出一位黑手黨的首領,說他如何幫助肯尼迪違法當選等等。這些宣傳的目的,無非是要醜化其家族的形象,抓住稍許捕風捉影的弱點,大肆宣揚,以達到打擊的目的。在這種猛烈的攻擊下,愛德華·肯尼迪果然招架不住,不得不宣布退出角逐。
到了1980年,愛德華·肯尼迪和卡特兩雄再度交鋒,競爭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此時卡特為現任總統,他知道1966年的打擊策略已經不能再用,因為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帳,選民不會再有新鮮感。所以,他就慫恿新聞記者抬出“柯魯珍事件”,說明愛德華·肯尼迪當年對落水的女友見死不救的經過,這樣的一個人如何會有他自己所謂的“領袖氣質”呢?窮追猛打的結果,使愛德華·肯尼迪終於再度敗於卡特之手。
所以,很多人認為卡特之能兩度擊敗肯尼迪,主要是由於他善於打擊競爭者的弱點,尤其是善用情勢民氣,遙指問題的核心。不過,1980年因為他太過重視打擊同黨的肯尼迪,心力交瘁之餘,反倒對真正的對手、共和黨的裏根,找不到致命的弱點,以致敗陣下來,回喬治亞種花生去了。
競爭者的弱點有時是眾所周知的,有時是隱而不顯的。眾所周知的弱點在運用上所收到的效果,當然比不上一些隱情或緋聞。但是,隱情或緋聞的資料及證據不容易掌握,搞不好還會吃上官司。所以,智者或強者多半強調麵對麵的競爭,而不是造謠言或放冷箭,亦不無道理。
揪隱私有一個重要的技巧:對對手的弱點保好密,便可以多次利用同一個把柄抑製對手。一旦你掌握的秘密被公開以後,他便會破罐子破摔,反而毫無顧忌地對你報複。
從中我們應該學學乖:朋友之間吐露真相是危險的,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日後會不會反目成仇。因此人際往來,交朋結友應懂得矜持之道及胸有城府,力免受人以柄而淪為受製於人的可憐下場。
生活中的許多日常用品、用具都安有把柄,方便使用。在人情關係學中,尋找把柄、
製造把柄主要用於控製他人,使其為我所用,聽我調遣。
每個人都有弱點,這些弱點利用好了便是很好的把柄。性格急躁者可用激將法,連
他的趣味、喜好也可以被用作打開其欲望之門的鑰匙。隻要拿他最喜歡或忌諱的東西去
誘惑或打擊他,他就必定上鉤無疑,授你把柄。他人的隱私如緋聞、受賄、罪行等也可
以使其受製於我。在談判、競選、糾紛中也常被使用,效力巨大無比。
另外,有些把柄是隨機出現的,如辯論之中的口誤,應該及時抓住,窮追猛打。如
果對手把柄難尋或沒有漏洞,也可以發揮創造性製造或挖掘把柄,再安到他身上去。
從中我們應該學學乖:朋友之間吐露真相是危險的,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日後會不會
反目成仇。因此人際往來,交朋結友應懂得矜持之道及胸有城府,力免提人以柄而淪為
受製於人的可憐下場。
運用拆台術,打消對手的囂張氣焰
凡風光而居台麵之上者,都有其外在與內在的各種力量支撐才得以維持及擴張自己的威勢。找到對手最主要的頂台柱,給他破壞掉或偷梁換柱,便是拆台的主要手段與內涵。
宋真宗的正宮娘娘章獻皇後,聰明伶俐,好勝心強,政治手腕高明,在後宮中可謂一手遮天,連真宗也佩服她,有了為難的事便與她商量。怎奈她肚子不作主,十幾年了,也沒給皇上生出個兒子來。真宗為了繼承大統,便廣召嬪妃,以求生子。其中有位李定妃,善解人意,很得真宗寵愛。這李宸妃也很爭氣,侍禦不久,便嘔酸減飯,眼見得有喜在身。
章獻皇後本是個醋壇子,原本不放真宗與嬪妃共居。但自己老不生育,也漸漸管不住真宗了。這回一聽李定妃懷孕,不啻五雷轟頂,頓時愣在那裏。李烹妃最得真宗寵愛,萬一生下來是兒子,那麼封為太子無疑。將來太子登基,母憑子資,那麼太後的寶座就不屬於自己了。怎麼辦呢?派親信太監把李寶妃除掉?那倒一了百了。但一轉念,她覺得此事不妥,萬一露了馬腳,那自己立即會被打人冷它,失去兼華富貴。就此罷手,她又不甘心,怎麼辦?思來想去,她突然想出一條“偷梁換柱”的妙計。
第二天,她在腰上纏了些布條,看上去鼓鼓囊囊也似懷上孕之狀,又常裝作幹嘔。真宗一聽非常高興,這生男孩的保險係數更大了。於是,他高興地對章獻皇後和李啟妃許下願:生下來哪個是男的,便立太子。若都是男的,先生下來的立為太子。兩人都點頭答應。
自此,李啟妃的肚子天天鼓,章獻皇後的有條天天加,為了實現計劃,章獻皇後又做了兩種工作:其一,找人算卦說皇後的身孕怕命硬的人衝,所以不讓皇上近身,實際上是怕是上戳穿她的詭計。其二,加緊收買李定妃的貼身太監閻文應。
懷胎十月,快要臨產了,閻文應也被買通了,不時向章獻皇後報告李袁妃的情況。一天,李定妃腹痛生產,皇後也在床上滾起來,真宗聞聽二人一起生產,快步來到後宮,先去皇後宮中一看,是一個白胖的兒子,心中大為高興。又到李高妃宮中,一看卻生下一個狸貓,是一妖物,心中突生厭情,命人速速埋掉。李晨妃生產時疼昏過去,不知就裏,醒來時見自己生了個狸貓,隻有嗚嗚地哭,半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高妃既然是母憑子貴,那章獻皇後便偷走太子這個支撐台子的鐵柱子,換上了狸貓這種泥做的台柱,李定妃的“台子”豈會不垮?皇後不但拆了別人的台,竟然用偷來的柱子來撐自己的台麵,這台真是拆出“精”來了。這種拆台雖然巧妙,卻為人所不齒。
這種抽去對方台柱,或換上“泥”台柱的做法是拆台的主要手段。頂台之柱為台子不倒的機關所在,要拆台必先找到對方之“台柱”究竟為何物。找台柱並非想像得那麼簡單,有時候它們並不明顯。
漸江以東的裘甫起兵叛亂,已攻占了幾個城地,朝廷任命王式為觀察史,鎮壓動亂。
剛上任的第一件事,王式便命人將縣裏糧倉中的糧食發給饑民。眾將官迷惑不解,都說:“您剛上任,軍隊糧餉又那麼緊張,現在你把縣裏糧倉中的存糧散發給百姓,這是怎麼回事呢?”王式笑著說:“反賊用搶糧倉中存糧的把戲來誘惑貧困百姓造反,現在我向他們散發糧食,那麼,貧苦百姓就會不強搶了。再者,各縣沒有守兵,根本無力防守糧倉,如果不把糧食發給貧苦百姓,等到敵人來了,反而會用來資助敵人。”
王式的話在各位將領聽來,的確言之有理。果然,叛軍到達後,百姓紛紛抵抗,不到幾個月功夫,叛亂被平定。
王式眼光敏銳,發現了糧食這個台柱子,便通過分糧食成功地拆了叛軍之台。
來進攻你的人大都依托其“後方鞏固”,所以危及他的大後方,叫他後院起火則是
遣散自保的拆台手段之一。偷梁換柱之計使是最典型的計謀。
攻其後方,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之計是化解對手攻擊不可多得的巧妙手段。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當中的第二計。
孫臏不愧為兵聖孫武之後,善出奇計。這圍魏救趙之計就源於他策劃的齊魏桂陵之戰。
魏國攻打趙國,包圍了趙都邯鄲,趙國深覺危急,向齊國求救。公元前353年,齊國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8萬,援救趙國。一開始,田忌想直接去與魏軍決戰。孫臏卻另有高見:要想解開一個繩結,不能強拉硬扯;要把打架的分開,不能自己也參加進去打。派兵解圍,得避開實力,打其虛處,攻其必救。現在魏國的精銳部隊在打趙國,國內空虛,我們應攻打魏國都城大梁。這樣,魏軍定會回師自救。
田忌采納了孫臏的謀略。魏軍聽到了齊國攻打都城的消息,急忙回救。齊軍在桂陵一帶埋伏好,打了遠道退來的魏軍一個措手不及,救了趙國。
在現實生活中,圍魏救趙的計策也運用的很廣泛。姚先生的老婆被一姓蔡的小經理追得挺緊,老婆在巧妙周旋著,還沒投降。他怕夫人萬一頂不住了,防線一破,問題就大了。
怎麼辦呢?不能拿著刀子去和蔡拚命吧。他想到了蔡的老婆。他與她本來就認識,現在就變著法子與她增加聯係。她在一家琴行工作,會調琴。他家有架鋼琴,就請她來調。這調琴可是個功夫活,一時半會調不完,調著調著到了吃飯的時候,他早已把飯準備好,陪她小酌幾杯。她微帶酒意,臉紅紅的,拿著他送的小禮品回家了。自此,往來增多,友誼加深。姚知道,蔡愛自己的老婆和家庭,追他的妻子,是搞“第二職業”,想發展個小情婦。於是,姚在與蔡夫人交往中,並不告訴她丈夫在追自己的妻子,他不想破壞蔡家的和睦。
蔡發現了姚與自己老婆的友好往來,他怕姚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忙退兵自衛。蔡心想:不能光想種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這一問題,沒用武力,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了。這得益於圍魏救趙的智謀。
有家室的人在外拈花惹草,通常是自忖“後方築固”,才會有“錦上添花”的雅興。你讓他後院起火,來個“圍魏救趙”,正是拆掉了他的台子。拆台用於自保非此計莫屬。下麵再舉一個絕妙之例。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率領大軍與匈奴交戰。劉邦求勝心切,帶領騎兵追擊敵軍,把大隊人馬丟在後麵,不料剛剛追到平城,便中了匈奴的埋伏,劉邦被迫困守白登山,然而,後續部隊已經被匈奴軍隊分頭阻擋在各要路口,無法前來解圍,形勢十分危急。
到了第四天,被圍困的漢軍糧草越來越少。傷亡的將士不斷增加,劉邦君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跟隨劉邦的謀士陳平無時不在苦思冥想著突圍之計。這天,他正在山上觀察敵營的動靜,看見山下敵軍中有一男一女指揮著匈奴兵。一打聽才知道,這一男一女是匈奴王冒頓單於和他的夫人闊氏。
他靈機一動,從閱氏身上想出一條計策,回去和劉邦一說,馬上得到了允許。
陳平派一名使者,帶著金銀珠寶和一幅圖畫秘密地會見闊氏。使者送上厚禮又獻上一到圖畫,上麵畫的是一位嬌美無比的美女。使者聲稱是獻給匈奴王的中原美女。闊氏於是規勸匈奴王說,即使奪得漢地也不宜久居,再說兩個君主也不能互相敵對。
匈奴王經過反複考慮,終於同意了夫人的意見。後來,雙方的代表經過多次談判,達成了停戰協議。
女人的威力往往在出其不意的地方顯示出來。大將軍在人前八麵威風,可是回到家裏還是要聽老婆的。男人之所以要聽老婆的話,並沒有什麼原則可言,隻是怕她吃醋,怕她嘮叨,怕她撒潑,一句話,怕她讓自己在人前人後丟麵子。於是,拿男人的老婆“開刀”,叫他“後院起火”,也是一種很高明的圍魏救趙的計策。
利用女人,“扯其後腿,拆其後台”這一術的妙用,在於聽之無聲,視之無形,無窮如天地,難知如陰陽。施用暗往明來,陰差陽錯的手段,使對方墮於其中而不覺。
反唇相譏,讓取笑者自取其辱
晉朝劉道真讀過書,由於遭受戰禍,流離失所,無以為生,隻好到一條河邊當纖夫。劉道真素來嘴不饒人,喜歡嘲笑別人。一天正在河邊拉纖,看見一個年老的婦人在一隻能上搖櫓,道真嘲笑說:“女子為什麼不在家織布,而跑到河裏劃船?”那老婦反唇相譏道:“大丈夫為什麼不跨馬揮鞭,而跑到河邊替人拉纖?”
又有一天,劉道真正在草屋裏與別人共一隻盤子吃飯,見到一個年長的婦人領著兩個小孩從草屋前走過,三個人都穿著青衣,就嘲笑她們說:“青羊引雙羔。”那婦人望了他一眼,說:“兩豬共一槽。”道真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