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做人為什麼要中庸低調 第二章 什麼是中庸式低調做人
低調做人不是“低人一等”
低調並不是低人一等,低調做人必須擺脫“低人一等”的感覺。低調與低人一等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是否產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低調的人雖目前處於“低人一等”的劣勢,但卻能強化自信,厚積薄發,積累經驗,成就大事。
俗話講得好,“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縱觀古今成大事者,無不是經過艱苦磨練和低調曆練,經過“低人一等”的磨難,而最後一飛衝天、一鳴驚人的。
受過“胯下之辱”的淮陰侯韓信,自幼家貧,所以衣食無著落,想去充當小吏,卻無一技之長,沒被錄取。因而隻得終日遊蕩,後來韓信窮困潦倒實在沒有辦法,隻好把家傳的寶劍也拿出來叫賣,誰知過了多日,竟沒人買。
一天,他正把劍掛在腰間,沿街遊蕩,碰到一個屠夫,那屠夫有意給他難堪,嘲笑他說:“看你身材高大,腰佩寶劍,可是卻是懦弱無能之輩。你要是有種,就拿出劍來刺我,若是不敢刺,那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說完,兩腿一叉,站在街心,擋住了韓信的去路。
韓信打量了一會兒屠夫,隨後彎腰就往他胯下鑽。整個街市的人都大笑韓信,認為他膽小懦弱。韓信真的是如此嗎?
不是,這正體現了韓信的過人之處,他能夠忍受公眾給予自己的侮辱。這是常人難以做到的,但這正表明了他的內心具有常人所不可企及的堅強意誌。
不久,韓信隨劉邦南征北戰,屢建奇功,使敵人聞風喪膽,為漢王朝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由此可見,韓信之強大,絕非是一屠夫所能阻擋的,他當時甘於受胯下之辱,表現出一副懦弱無能的樣子,也完全是必要的。胸懷大誌者,怎能與市井無賴多生是非?雖然他可能毫不費力就能讓屠夫死於自己的劍下,然而他也必然要為命案費力勞神,對他施展才華、尋找機遇橫生枝節。所以他初示軟弱,正是他日後強大的基礎。
低調的人能夠正確認識、分析自我,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不會以自己的短處與人家的長處相比,更不會以自己的劣勢與人家的優勢相論。他們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擺脫“低人一等”的心理,發揮自己的所長,以平常之心對待,顯出足夠的自信,從而在處事過程中從容自如,遊刃有餘。
低調做人,就是在為人處世時擺正自己的位置,低調點,謙虛點,該說則說,該做則做,友善和氣,甘於讓人。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門。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蘭克林從這一經曆中受益終身,後來,他功勳卓越,成為一代偉人。他在他的一次談話中說:“這一啟發幫了我的大忙。”
一個人要想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記住了。富蘭克林成功了。
低調做人不是低級做人,不是唯唯諾諾,更不是低聲下氣。它是人生的“過門兒”,是做人的“軟起首”,是生活的“瓊漿液”;它像曲子的過門是低調的,它像釘子的一邊是削小的,它像黃牛的頭是低著的,是憋足了勁的。
低調做人不是懦弱
低調的人,顯得老實厚道,柔弱退讓,常常給人一種懦弱的感覺。其實,低調絕不是懦弱,卻是聰明持久、頑強毅力的象征。正因為低調,才能保全自己,戰勝他人,才能成就大事。
我們來聽一聽老子與商容的一段對話。
商容是殷商時期的一位貴族,也是當時一位很有學問的人,老子就曾從他那求過學。當他生命垂危的時候,老子來到他的床前問候說:“老師您還有什麼要教誨弟子的嗎?”
商容說:“我的思想你已完全掌握了,現在我隻想問你:人們經過自己的故鄉時要下車步行,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老子回答說:“我想這大概是表示,人們沒有忘記故鄉水土的養育之恩吧。”
商容又問道:“走過高大蔥翠的古樹之下,人們總要低頭恭謹而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老子回答說:“也許是大家仰慕它頑強生命的緣故吧。”
商容張開嘴讓老子看,然後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老子大惑不解地說:“當然還在。”
商容又問道:“那麼我的牙齒還在嗎?”
老子說:“已全部掉光了。”
商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老子,說:“你明白這是什麼道理嗎?”
老子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想這是剛強的容易過早衰亡,而柔弱的卻是能長存不壞吧?”
商容滿意地笑了笑,對他這個傑出的學生說:“天下的道理已全部包含在這三件事之中了。”
低調就是一種顯示為柔弱,但是比剛強更有力的策略。
但如今,低調卻成了“無用”的別名,成了“懦弱”的標誌。為了不被別人看成無用的廢物,大家就去投機取巧;為了不被人看成是懦弱的笨蛋,大家就去逞能鬥強,人人都大唱高調。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機巧、險詐、說謊、欺騙、逞能、陰謀、鬥爭,而老實、忠厚、善良、退讓、柔弱等美德都逃得無影無蹤了。彼此逞能,暗算代替了友情;彼此都以為自己聰明,所以,彼此都愚蠢;彼此都想占對方的便宜,所以,到頭來大家都挖了自己的牆腳。
低調做人不是怕人
早年的林肯出言尖刻,甚至到了與人決鬥的地步。後來,他接受教訓,在非原則問題上,總是避免與別人爭執。按他的話說:“寧可給一條狗讓路,也比與它衝突而被咬一口好。如果被咬傷了,即使把狗殺掉,也無濟於事,得不償失。”
林肯身材瘦高,腿長。一次,有位自命不凡的同事不無譏諷地問林肯:“一個人的兩條腿應該有多長?”
林肯沉穩地答道:“我認為至少應該碰得到地麵。”
林肯低調的讓步,絕不是因為懼怕那位同事,而是通過這種方式巧妙地避免了一場無益的爭端,還顯示了自己的大度,使對方陷入尷尬。直至他當上總統以後,此話仍被人們引為美談。
美國有位總統馬辛利,因為用人問題常遭到一些人強烈的反對。在一次國會會議上,有位議員當麵粗野地譏罵他。他極力忍耐,沒有發作。等對方罵完了,他才用溫和的口吻道:“你現在怒氣應該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沒有權利這樣責問我的,但現在我仍願詳細解釋給你聽……”他的這種低調讓人姿態,使那位議員頓時紅了臉,矛盾立即緩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