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實行嚴格的軍事供給製的時候,洪秀全、楊秀清等的生活卻腐化到了極點!就在廣大的太平軍將士正在戰場與“清妖”浴血奮戰之時,洪秀全、楊秀清等就開始仿皇宮開始實行妃嬪製。早在金田起義時,洪秀全就選妃15人,東鄉建製時已達36人,後來定都天京後,達到了88人。這隻是公開的有名份的妻妾。至於後宮內,據說妃嬪多達數千人。洪秀全還別出心裁地把妃嬪編號,稱“一號王娘”、“二號王娘”、“十號王娘”、“一百號王娘”······連姓名都隱去了。起義初,洪秀全還鄭重其事發布詔令,允許東西各王,可娶妻妾6-11人不等。作為“二號人物”的楊秀清,實際“王娘”數並不比洪秀全少。僅在太平軍攻占武昌後,他一次以“聽進”(講拜上帝教義)為名,在閱馬場就選美達60多人。公然把極其神聖的“政治學習”變成了劫色獵豔,哪裏還有一點同為“天國兄弟姐妹”的“階級感情”!
而按基督教教義,上帝要求實行“一夫一妻製”,洪秀全等不僅實行一夫多妻製,而且還實行妃嬪製。他們一路征殺,一路選美,一路劫掠。進入天京這個“小天堂”後,就完全過起了皇帝的日子。全然不顧“小天堂”一直處在“清妖”的嚴密包圍之中,決定“小天堂”命運的廝殺爭戰始終未停。
為了便於享樂,洪秀全、楊秀清等爭相大興土木,動輒役使成千上萬的人大造王府。天王府周圍十餘裏,樓台殿閣林立,水榭花團簇擁,江南佳麗、珍玩充斥,是太平天國的紫禁城。自進入天京後,洪秀全就一頭紮進這個安樂宮中“專務於聲色貨利”;楊秀清的東王府,並不亞於天王府,而且還是太平天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因而富麗堂皇中還夾雜著威嚴。其他各王也不甘示弱,紛紛大建王府,以貪圖享樂為能事。太平天國後期的“國之幹城”——忠王李秀成,在蘇州所建的王府,比洪秀全的天王府還寬闊、還豪華。連後來攻占蘇州的清軍將領,也驚歎不已。有人說,大建王府,是太平天國的黃昏景象,一點不錯。
與此同時,便是大封王爵。本來,永安封王時,除天王洪秀全之外,隻有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五王”。直至“天京事變”後,也隻有翼王及洪秀全新封的兄弟幹王、福王、安王及英王陳玉城、忠王李秀成幾個王。但東王楊秀清的專權、逼宮,北王韋昌輝的嗜殺,翼王石達開的出走,給洪秀全留下了權力恐懼症。他從此不相信任何人,由不理朝政變成了“朝綱獨斷”。因而有意讓王爵貶值,隻相當於一種榮譽稱號。有人統計,到1861年的時候,太平天國的王已多達2700多個,猶如通貨膨脹一樣多得超出了人的想象。就連端茶的、抬轎的,也有被封侯的。在所謂的天朝,“弄個王侯幹幹”並不難。
還有更惡劣的,那就是賄買王侯爵位成風,任何人隻要交夠了銀子,搖身一變即為威風八麵的王侯。
他們早把每天掛在嘴上“政治學習”的天國信條“人人平等、個個幸福”以及大家都是天父的子民之類“語錄”,拋到九霄雲外了。
等級森嚴,是太平天國“小天堂”裏的另一特征。首先是等級多。最多時,曾達33級,猶如天梯一般。其次是等級森嚴,一級壓一級,下級見上級必須跪迎,上級可嚴厲處罰下級。各級的“待遇”差別很大。比如坐轎,天王64抬大轎,東王48抬,依次依級遞減。各級官佐都配備數千、數百以至數人的服務人員。像東王楊秀清的服務人員多達1700多人,每次出行的陪同人員和儀仗隊、鼓樂隊人數就超過了千人。
與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太平天國廣大的下層官員和百姓,他們的財產和權利,完全以所謂“天父上帝”的名義被剝奪殆盡,失去了基本的人身自由和尊嚴。
當洪秀全、楊秀清不斷在選美“充實後宮”之時,百姓的家庭也被拆散,困於男館女館之中哀歎;當大建王府、大封王爵成風時,他們在“公共食堂”裏連肚子都填不飽;當“小天堂”變成一小撮權貴的“安樂窩”時,他們卻在與“清妖”浴血奮戰,保護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