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均平”“天堂”的欲望瘋狂導致了速亡(1 / 3)

一個“均平”“天堂”的欲望瘋狂導致了速亡

欲望論語

·所謂的天朝,對洪秀全等當權者來說,的確是進入了“小天堂”,而對於太平天國管轄下的廣大的老百姓而言,依然離所謂“小天堂”很遠很遠。

·太平天國廣大的下層官員和百姓的財產和權利,完全以所謂“天父上帝”的名義被剝奪殆盡,失去了基本的人身自由和尊嚴。

·與其說太平天國是被“清妖”所鎮壓,不如說是其自身首先爛了,腐朽了。

·以反對不平等“均平”開始,以製造更大更多的不平等結束。

一個外國人在太平天國晚期到過洪秀全的皇宮。

在那裏他看見了一幅“太平天國萬歲全圖”。這真是一張極為奇異可笑的地圖:中間為一大塊陸地,四周為海洋,陸地即中國;中間又有四方的圍有城牆,這就是天京。香港不存在,日本隻是一小點,北京也不存在。在西北有兩個小島,名為英吉利及法蘭西。其他歐洲國家大概被“天條”所征服,而全亞洲(除中國外)大概已被龍吞掉了。

這便是洪秀全等所建立的天朝,也就是“人間小天堂”。本來,按拜上帝教的教義,上帝也就是天父,居住在上天,即天堂裏。上帝本想讓他所有的子民都去哪裏享福的,但天堂太小了,子民又太多了。於是,便派他的二兒子洪秀全到東方來建“小天堂”。所以,洪秀全是秉承上帝願意來拯救子民出苦海的。他所建的“小天堂”裏,一切都是平等的。

早在1846年,洪秀全就在其布道詞《原道醒世訓》中說:“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爾吞我並之念。”並以此為號召,組織動員貧窮農民參加以建立“天堂”為目的起義。

建都天京後所頒布的《天朝天畝製度》則是這種理想的具體化。“蓋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則主有所任用,天下大家,處處平均,人人飽暖矣。”具體的“平均”和“飽暖”就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務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具體的分法則是將田分成九等,按人口多少去均分。每家隻準養5隻羊、兩頭豬,不得多養。

這樣做,似乎限製了土地兼並,使耕者有其田了,但是無法實行的。且不說平均分配土地如何分,單就一切收獲歸聖庫,農民自身生活所需也要去聖庫領,就難以調動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聖庫製度早在金田起義的初始就已有了。那時,凡參加太平軍者,必須將其所有家財變賣充公交聖庫。然後,自己日常基本生活所需定期去聖庫領取。每次打仗所獲戰利品,一律上交聖庫,任何人不得私藏、留用。否則,便處以極刑。無疑,這種公有供給製,在戰爭期間,能夠保證把有限的物資用到戰鬥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占領天京後,不僅依舊延襲,而且更加嚴密和完善。聖庫製度規定:官員(當然指下級官員)每人每七天發錢100文,士兵發錢50文;每25人(一館)每7天發米200斤,油、鹽各7斤。若有婚喪嫁娶,無論何人,按統一標準發給錢1000文,穀100斤,不得超額。

大家在一起吃“公共食堂”的同時,還實行了編館製度。將男女分開,每25人編為一館,由所謂兩司馬的官管轄,男人稱男館,女人稱女館,平時不得往來,每一禮拜隻準在規定的時間內探視。大家都編成預備兵,身強力壯者稱為正牌,老幼稱為尾牌,共同過著軍事化的生活。

僅有的手工業者,也依此樣編為“匠營”、“百工衙”,每100人設一率長,統一管理,統一生產,所有產品歸聖庫。

如此

,似乎真的實現了“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天堂夢了。

其實不然!

所謂的天朝,對洪秀全等當權者來說,的確是進入了“小天堂”,而對於太平天國管轄下的廣大百姓而言,依然離所謂“小天堂”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