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沃爾瑪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低價欲望(2 / 2)

“天天低價”,其實天天都在優惠。

沃爾瑪在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低價欲望的同時,自己不僅沒有少賺,而是賺得更多。

先給予一定的好處,然後再獲取自己所要得到的。

這是沃爾瑪的創始人沃爾頓深有體會的經驗之談,他曾對兒子說:“我與亨利在同一進貨點進了同樣的女褲,我每條賣2.5美元,他隻賣2美元,但他賣出的比我多得多。我想了很久,終於明白了這其中的秘密。經過估算,若用8美分進貨,以1美元賣出,比以1.2美元賣出的銷量要大3倍之多。從一件商品上看確實是少賺了些錢,但能賣出3倍的貨,總利潤就大多了。

這就是沃爾瑪成功的秘密。

從創建至今,“天天低價”成就了沃爾瑪,也惠及了沃爾瑪的廣大客戶。

反觀那些實行暴利者,恨不能一次就把顧客兜裏的錢掏光,結果不僅滿足不了顧客低價的欲望,反而失去了顧客的信任。商品賣不出去意味著什麼?當以沃爾瑪為師。

動力加油站

·首先保證客戶的利益,其次保證合作者也有利可圖,最後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利潤。

·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說的企業很多,真正這樣做的企業有多少?

·沃爾瑪每銷售一件商品,都有讓利,都使客戶感到了優惠,這不隻增加了客戶對沃爾瑪的信賴,更增強了對沃爾瑪更多商品的購買欲望。

·客戶若有消費需求,首選的必是沃爾瑪。不斷增長的購買力,能讓沃爾瑪財源滾滾,能讓客戶皆大歡喜,皆依賴於低價戰略。

·所以,追求暴利無異於飲鳩止渴,即使一時可獲一些暴利,但會永遠失去客戶。等待的,除了破產外,還會有什麼呢?

·時下,竟有一些“強盜剪徑”式的所謂企業,隻為“撈一把”而實行高價盤剝,他們想像隻要在眾多的人口中,能有百分之幾的人被騙,那也會暴發。根本就不想長期擁有客戶,更不會讓利於客戶了。其結果就像那些山中強盜一樣,不是被貪圖一時的暴利火拚,就是自生自滅。

曆史:優化欲望促進步

導語:曆史發展就是從不滿開始的

很多年以前,大概是在改革開放初,在一次高級別的文學藝術座談會上,有人很有用意地問剛剛“解放”不久的著名詩人艾青:“聽說你一貫對現實不滿?”一時眾目睽睽,與會者都在側耳細聽。隻見艾青微微一笑,大聲回答道:“我看到了未來,所以,對現實不滿。”話音一落,贏得了一陣掌聲。這讓提問者大失所望。原本想用這樣一個自以為很難回答的問題讓詩人尷尬,想不到詩人的機智和沉穩反而獲得了普遍的讚譽,這是他預先未想到的。

在那個大地開始重光的歲月,“不滿現實”仍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罪名。因為按照荒唐年代的荒唐邏輯,“不滿現實”就是不滿社會製度,不滿社會製度就屬於反動階級,屬於95%的人民內部矛盾以外的5%的敵我矛盾範疇。自然屬敵人陣營,是專政的對象。無論怎樣批倒、批臭,打翻在地,再踩上一隻腳都不算過份。所以,若公開承認“不滿現實”,那無異於“自絕於人民”;若再加上“一貫”,那就是頑固的老反動分子,死不改悔的敵人。能讓其“活著”就已經是最大的寬容了,豈能再容許其亂說亂動?像艾青出席的那種高級別的文學藝術會議,在那個提問者看來,就是一種“複辟倒退”、“讓還鄉團回來了”,故才有如此別有用心的提問。

其實,不滿原本就是一種最原始的推動力,是本能的欲望最基本的轉換,它貫穿於人類進化的全過程。因為不滿刀耕火種,才創造了農耕文明;因為不滿茹毛飲血,才發明了大餐菜係;因為不滿洞窟穴居,才建造了高樓大廈;因為不願老牛破車,才製造了火車飛機;因為不滿自我封閉,才開辟了環球航線;因為不滿在黑暗中摸索,才發明了電燈;因為不滿互相殘殺,才構建和平秩序;因為不滿“地球村”的狹小,才爭相去太空探險……

不滿,是本能的欲望,更是變革的動力和美好的願望。

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不滿,那他就不能進步;如果一個民族沒有了不滿,那他就難以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