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習教育 132.如何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1 / 1)

第七章 學習教育 132.如何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

劉女士:“孩子的老師告訴我說,孩子在班上非常不守紀律,學習做操總遲到,上課時愛說話、做小動作。其實這孩子在家裏也是一樣的,吃飯的時候要看動畫片,睡覺時要玩遊戲,想怎樣就要怎樣。真是煩死了。”

孩子的紀律意識差,主要表現在小班的幼兒身上。他們剛入園,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要遵守許多紀律,但許多幼兒還沒有產生紀律意識。他們想上廁所、想喝水、想玩,都是一窩蜂樣亂擠,是因為這時候幼兒園的各種紀律要求,對於他來說,都是桎梏,嚴格限製了他的自由,孩子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言行,不會考慮他人。

怎樣才能讓這些無所顧忌的孩子產生紀律觀念呢?可以從以下方麵入手教育。

1、讓孩子清楚地了解他們需要遵守哪些規則。如上課不能亂動,可孩子未必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家長還要告訴孩子遵守紀律的重要性。

2、體諒孩子。要知道這麼小的無拘無束的孩子進了幼兒園後,一切要聽從老師指揮,連尿尿這樣的事都要向老師報告,孩子是一下子很難適應的。孩子也喜歡湊熱鬧,別的孩子去做什麼,即使他並不急著需要,他也會擠著去,因為他的目標和樂趣是去“擠”的。所以當孩子做出大人不理解的事時,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然後再去教育孩子錯在哪裏,錯的後果。

3、認清紀律的含義,不能刻板地嚴格要求孩子。我們平常意義上的紀律的“典型形象”,就是比較聽老師的話,很安靜地坐在那兒,不活動。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缺乏自我控製能力,家長應該循序漸進地教育孩子逐步認識並遵守這些行為準則,而不是一蹴而就。有的家長帶孩子在小區玩,往往要求孩子“不要跑!”“不許動!”當孩子沒有按照家長的要求做,家長就批評指責。其實家長可以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去散步,孩子像個機器人一樣被你牽著去散步,你讓他坐就坐,讓他答就答,太守紀律了,沒有一點活潑生氣,你的心裏該怎麼想?

4、鼓勵為主,獎懲分明。與孩子共同製定作息時間,當孩子達到一定的紀律要求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當孩子做作業到一半堅持不下去時,可以鼓勵他:“你真了不起,已經做了這麼多啊!再堅持下去,馬上就快做完了。”孩子到了睡覺時間還要玩,家長可以教育孩子:“孩子最乖了,玩具也該睡覺了,咱不打擾它們,好嗎?” 如果孩子違反了紀律要求,家長也要適當采取處罰措施,讓孩子認識到紀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