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習教育 130.如何引導孩子在遊戲中學數學?
有家長問我:“常聽別人說‘不要刻意地要求孩子去學習’、‘要讓孩子學與玩相結合’,道理誰都懂,可是在生活中該怎樣去做,我們還是不太明白,特別是抽象的數學知識,怎樣能讓孩子玩得痛快又學到知識呢?”
魯迅在《風箏》一文中有句名言:“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玩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數學由於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遊戲緊密結合起來,能夠使幼兒自發地應用數學,獲得有益的經驗。
1、 在日常生活中學數學。
生活中處處都為數學教學充滿素材。幼兒教師在引導孩子學習數學知識時,也大多是從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例入手,而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的時間遠遠多於幼兒園,所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活動中就是家長必須麵對的一個課題。
首先,家長可以從孩子喜愛的遊戲活動著手引導。比如孩子在玩他的小汽車,家長就可以提問了:“哇,孩子有這麼多漂亮的小車啊!紅色的有幾輛?”“綠色的有幾輛?”“一共有幾輛?”但提的問題要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來,不要一次性提難度過大的題目,以防孩子對這類問題不感興趣。
其次,家長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中穿插數學題目。給孩子講的故事並不是照本宣科、一成不變的,家長在故事中可適當加一些題目讓孩子思考。比如講《烏鴉喝水》的故事時,家長就可以變更部分情節:“烏鴉先叼了三顆石子放入水瓶裏,水還是不夠高,烏鴉喝不著;它又放了四顆石子進去,終於喝到水了。烏鴉剛才一共放了幾顆石子啊?”
家長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可以進行數學教育的內容。比如買菜回來,可以讓孩子數一數買了幾樣菜,其中辣椒有幾隻,茄子有幾隻;再比如媽媽在家長擺餐具時,可以能孩子來動手,先引導孩子數一下家裏有幾口人,該擺幾副碗筷,有幾個菜碟子,一共有幾隻碗碟等。開始孩子可能會不知所措,家長不要急於宣布答案,也不要擔心碗碟的損失,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當孩子實在思考不出來時,家長不要責備,而要適當引導。
2、在運動中學數學
有人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世界的,家長可以將數學練習和運動結合起來,讓孩子既盡興玩了,又學到了知識。比如與孩子一同到小區散步時,就可以和孩子玩起來——以地磚線為格子,和孩子比賽跳格子,看誰先到終點;和孩子玩拍球比賽,看誰一次拍的次數最多……
在遊戲中引導孩子學習有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從孩子興趣出發,當孩子感到反感時,家長就要適時將孩子注意力引到其它感興趣的方麵,不能強迫學習,否則,孩子既享受不到遊戲帶來的快樂,也會對類似學習產生厭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