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習教育 124.怎麼樣教孩子識數?(1 / 1)

第七章 學習教育 124.怎麼樣教孩子識數?

有家長曾跟我訴說他的苦惱:“我家的孩子記憶力挺棒的,在2歲的時候就能背10多首唐詩,還可以數到30。可是這孩子比較懶,讓他背可以,讓他來識數字就不樂意了。這就奇了:數都能數得過來,怎麼會不認識呢?”

這位家長混淆了背誦與認識、理解的概念。作為幼兒,他們對抽象數字的理解是有限的,說他在背唐詩、數數,倒不如說他在唱兒歌更貼切些。數數與識數是兩碼事。那麼如何讓幼兒能更快更好地認識數字、理解數字呢?

首先,要激發孩子對數字的興趣。數字是枯燥無味的,如何讓孩子喜歡上數字呢?家長可以在家裏多運用數字來引發孩子的興趣。比如選購帶有數字的泡沫拚圖地墊擺放在家裏,讓孩子時常把數字摳出來再拚入墊中,起初孩子認識的是圖形,家長在他拿起時就要強調這是幾,慢慢地,孩子就認識這些數字了。家長也可以在家裏分區編號,用數字標明,以後和孩子說某個地方時,直接就說幾號區。還可以通過遊戲來促進孩子認識數字,最常見的遊戲就是撲克牌。事先去掉花牌,和孩子打牌,通過牌麵上的花點,教會孩子認識數字。

其次,挖掘生活中的良好教育素材,讓孩子熟能生巧。我們讓孩子學數學,是讓孩子學會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它們做為一種枯燥的知識儲備。所以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該運用於生活,而生活中的數學比比皆是。比如帶孩子出門,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告訴別人今年幾歲;上樓梯時,讓孩子數著級數上樓;平常讓孩子記住家裏的電話號碼,讓他嚐試撥打爺爺家、外公家的電話;孩子愛幫忙,家長就可以明確孩子做事的要求,如“幫媽媽拿3雙筷子來。”等孩子對數字的大小有了認識時,家長又可以和孩子玩些簡單的撲克牌遊戲,如釣魚(玩法是:雙方各隨意拿些牌,隨機抽出一張牌,大的吃小的。)。

教孩子學加減法,同樣能在生活中找到簡單的運算題,如計算樓房裏的窗戶、道路兩旁的樹木等。需要提出的是不能一開口就對孩子說:“我來考考你。”,這樣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壓力,反而會厭倦數學。

總之,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隻要我們平常做個有心人,善於發現和挖掘,對孩子進行自然的引導教育,就能激發起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從而更深刻地認識數字、理解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