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感恩造就卓越 讓感恩之心常青 感恩公司,才能與公司共同成長(1 / 2)

第七章 感恩造就卓越 讓感恩之心常青 感恩公司,才能與公司共同成長

感恩公司,它是我們人生的庇護所,是我們施展才華的舞台。

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工作就必然在某個公司中,公司給我們提供了工作,使得我們從自然人變為社會人。是工作使我們富足,是工作使我們成長,是工作使我們的人生有味道,而工作是公司給予我們的。當我們意識到公司所給予我們這些是多麼重要時,沒有理由不從心底感恩公司。

成功的人士都是感恩公司的人。原一平在日本有“推銷之神”的封號,在他的奮鬥史中,最受人們推崇的是他的“三恩主義”,即社恩、佛恩和客恩。作為保險巨人,並被尊稱為“推銷之神”,原一平並沒有傲慢自大,反而謙衝為懷,時時刻刻感謝公司的栽培,認為沒有公司提供的平台,就沒有今日的他,因此他十分尊敬公司,晚上睡覺腳不敢朝向公司的方向,這就是社恩。原一平一生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刻苦奮鬥之外,川田董事長的知遇和栽培功不可沒,這是佛恩。對參加保險的客戶以及周圍合作的同事心懷感激,這就是客恩。由於原一平對公司有著感謝的胸懷,所以處處為公司的利益著想,為客戶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從而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得到上司和客戶的回贈,登上了事業的高峰。

原一平的成功,是個人的努力加上他對公司的感恩。對照現在職場中的一些人,他們從來不知感恩為何物,更不知感恩自己的公司。認為提供給他們更好的辦公環境、更高的薪水、更優的福利待遇,是公司理所應當的事。他們對公司為他們所做的一切熟視無睹,對公司的任務從不放在心上,對公司的長遠規劃漫不經心,視作是上級的事務,與自己毫不相幹。這樣的人,工作起來,沒有熱情,沒有激情,生活沒有目標,沒有奔頭,活著對於他們隻是吃飯喝水,沒有更大的意義,他們主動把自己的生命降低到動物的層級,僅僅憑著本能活著喘氣而已。

成功優秀的員工感恩公司,感恩公司給自己提供生活保障。

公司提供給我們工作,提供給了我們可以用勞動獲得豐衣足食的機會。設想如果我們身處大山深處,我們的生活是否有今天這麼美滿和幸福?如果僅靠最初的男耕女織來過日子,我們的經濟是否有今天這樣的富裕?是公司把我們組織了起來,為了更好的生活目標,共同努力工作。公司給了我們可以在社會中立足並穩固發展的物質生活,讓我們充分地享受經濟獨立所帶來的成就感,進而滿足更高層麵的消費生活;是公司,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提供各種福利,送去春風般的溫暖,就算親人朋友不在身邊,也能使我們在窘境中如沐春風,體驗契約關係下蘊含的種種人文關懷。是公司,在我們年老體衰,不能工作的時候,早早地給我們備下了養老金,讓我們不必老來奔波。是公司,讓我們可以養育我們的家人、親人,使得我們能盡孝子之心,能享天倫之樂。

在日本,長期實行終生雇傭製,一個員工終生服務於一家公司。公司願意對其進行投資,並提供長期的就業和工作保障。公司給予員工極大的溫暖,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員工則把工作看成是神聖的,是生活的保證。企業員工都視忠於職守為己任,從初級員工直到高層管理人員都是秉著一生都要對公司忠誠的信念而去公司工作的。日本企業十分注重感情投入,給予職工家庭式關心。員工對企業盡職盡忠,反過來企業並不虧待員工本身。員工的福利製度、養老醫療、獎金津貼等等,方方麵麵的優勢與便利條件都由企業替員工著想,這使得上層管理人員同所有雇員之間形成一種同甘苦、共命運的情感。幾乎所有的員工一旦進入企業就會為企業工作幾十年,員工與員工之間有著較為深厚的感情,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共同追求共同奮鬥。因此而造就了企業的人際關係融洽,重情重義的氛圍,員工都把企業當作家一樣看待,感恩公司給予自己的一切,公司也真真切切為員工一輩子的幸福著想,兩者實現了雙贏。

很多人說,公司並沒有提供我生活保障,我生活的費用是自己掙來的,我和公司是純粹雇傭關係,公司拿錢我幹活而已。誠然在商業社會裏,員工與公司之間天然地存在著商業交換,他們是一種雇用和被雇用的契約關係,這是人人皆知的事實。但是,如果透過這層合約,用我們的真心去體會,就不難發現其中更多的是感恩成分。兩者不僅僅是合作共贏的關係,還有一份友情和溫情。大家在協作中,共患難、同甘苦,不知不覺地營造了一個小型的“社會家園”,於是,努力得到回報,困難得到解決,生活也隨之變得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