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會傾訴
小範所在的公司,項目剛開始做的時候,老板承諾很好,前景很樂觀,但是做了兩年仍然不見起色,工資發放也不及時,漸漸磨得他快沒有信心了。再加上他的老婆懷孕了,因而感到壓力特別大。家庭和工作上的壓力簡直讓他喘不過氣來。但是,他是那種有事就喜歡悶在心裏的人,從來不跟別人講。於是下班之後,他就去喝悶酒。結果,心理壓力不僅沒有減輕,反而使他老婆每天看到他醉醺醺地回家非常反感。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日趨加快,競爭日趨激烈,壓力也越來越大,往往使我們感覺活得好累好累,這種壓力所帶來的“累”是浮躁產生的重要根源。人不能沒有壓力,沒有壓力就不會有動力。可很多時候,我們給自身加上了許多本不該有的壓力,我們急需緩解這些壓力,我們才會活得輕鬆。如果這些壓力找不到發泄的對象,人的脾氣會變得惡劣,形成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就會形成嚴重的問題。麵對壓力,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把它說出來,然後自我調節。
林肯是一個很會通過傾訴減緩內心壓力的人。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北軍軍情緊急的情況下,當時身為美國總統的林肯,心中有來自多方麵的壓力。他便把他的一位老朋友請到白宮,讓他傾聽自己的問題。林肯和這位老朋友談了好幾個小時。他談到了發表一篇解放黑奴宣言是否可行的問題。林肯一一檢討了這一行動的可行和不可行的理由,然後把一些信和報紙上的文章念出來。有些人怪他不解放黑奴,有些人則因怕他解放黑奴而謾罵他。在談了數小時後,林肯跟這位老朋友握握手,甚至沒問他的看法,就把他送走了。這位朋友後來回憶說:“當時林肯一個人說個不停,這似乎使他的心境清新起來。他在說過這些話後,似乎覺得心情舒暢多了。”
心理學家已經證實:傾訴可以減除他人的壓力,幫助他人清理思緒。恰當地向他人訴說自己的意見,不僅是維係人際關係、保持友誼的最有效的方法,更是解決衝突、矛盾和處理抱怨的最好方法。自己有事情的時候,隻要說出來,不管能不能解決問題,心裏的壓力就釋放了。人人都有向他人傾訴的欲望,找知己朋友聊天固然不錯,和陌生人談東道西也甚是痛快,起碼你不必擔心他因此出賣你,輕視你,你可以暢所欲言。有的人願訴苦,把自己的煩惱苦痛像倒垃圾一樣倒給別人,聊天的好處就是這樣,給你一個聽眾,給你一個分擔,讓你免卻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