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戴著有色眼鏡看人(1 / 1)

前言 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原一平的身高隻有一米四五,是標準的矮冬瓜,其貌不揚,一直到二十七歲時,家裏窮得連中餐都沒得吃,親朋好友都認為他是無可救藥的廢人。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經濟處於最蕭條時期,他開始了自己的保險銷售生涯。他的上司看到原一平的樣子就瞧不起他,有一次,他的上司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人,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個子矮小的人,根本不可能幹好保險的。”同事們也嘲笑這個有些笨嘴拙舌的人。但是原一平是一個很有誌氣的人,即使他窮得租不起房子,晚上隻得在公園睡覺,白天還是和其他的銷售人員一樣照樣去賣保險。在眾人的嘲笑中,他並沒有感到自卑,而是苦練推銷技能。後來,原一平創下連續十五年業績全日本第一,而且累積了二萬五千個準客戶,被尊為“銷售之神”,那些瞧不起他的人不得不承認自己錯了。

有色眼鏡其實就是一種充滿了偏見的認識。人很多時候似乎缺少一份平和的心態,總是事先給人下一個定論,而把對方的種種言行都盡量歸結於這個定論。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就會違背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做出不符合實際的判斷。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習慣於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周圍的事情,然後無法挽回地墜入這樣的假想空間,於是世上出現了許多自大狂,偏激狂和自以為是的人。

春秋時鮑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二人相知很深。他們倆曾經合夥做生意,一樣地出資出力,分利的時候,管仲總要多拿一些。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財,隻是他家裏窮啊。管仲幾次幫鮑叔牙辦事都沒辦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職,別人都說管仲沒有才幹,鮑叔牙又出來替管仲說話:“這絕不是管仲沒有才幹,隻是他沒有碰上機會。”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當兵參加戰爭而三次逃跑,人們譏笑地說他貪生怕死。鮑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家裏有老母親需要奉養啊!”後來,鮑叔牙當了齊國公子小白的謀士,管仲卻為齊國另一個公子糾效力。兩位公子在回國繼承王位的爭奪戰中,管仲曾驅車攔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帶,小白彎腰裝死,騙過管仲,日夜驅車搶先趕回國內,繼承了王位,稱為齊桓公。公子糾失敗被殺,管仲也成了階下囚。齊桓公登位後,要拜鮑叔牙為相,並欲殺管仲報一箭之仇。鮑叔牙堅辭相國之位,並指出管仲之才遠勝於己,力勸齊桓公不計前嫌,用管仲為相。齊桓公於是重用管仲,果然如鮑叔牙所言,管仲的才華逐漸施展出來,終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管仲的所作所為在很多人眼中是不能與其相交的。但是,鮑叔牙基於對管仲的了解和信任,不離不棄,才最終成就了管仲的威名。不管別人如何看待他們,他們之間的友誼則是透明的,所以才有這流傳千年的“管鮑之交”。

曆史中成就大業的統治者,正因為其不以有色的眼鏡去看待別人,唯才是用,才成就了自己的大業。戰國時期,秦國曾是一個小國,齊宣王不用有色的眼鏡選拔大臣,大膽地啟用了貪婪吝嗇的百裏奚為自己的相國,從而使秦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美國內戰時期,一開始北軍節節敗退,作為統帥的林肯反思了自己的敗因:選用人才的標準太過挑剔,不容許有任何的缺點。知道了這一點後,林肯摘掉了自己的有色眼鏡,大膽任命了大家眼中的“酒鬼”格蘭特為將軍,從而保證了北軍的勝利。因此,以一顆公正的心去看待別人,才可以真正的辨別好壞,識清真偽。與他人相處時,請拿下自己的有色眼鏡,你將會擁有一雙明亮而透明的眼睛,它能幫你透過別人的不足,看到別人的優點,你便不會再因為別人小小的過失而斤斤計較,你便不會再因為以前的一點點摩擦而輕視了朋友間真誠的友誼,於是,你變得寬容大度,你學會了忍讓,學會了尊重別人,友好地與人相處,你將會感覺到友情的可貴,人際的和諧,生命的美好……

因為自己的偏見而曲解朋友的好意,辜負了同伴的良苦用心時,難道不更加感到可惜?我們需要摘下有色眼鏡,以客觀、理性的態度去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