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得+失=零 3、人生是在得與失之間的旅行
有一個男孩是孤兒,而且身無分文。上帝看他可憐,就決定救助他。於是,上帝給他一包金子。一年之後,他的金子全部用光了,又成為了一個身無分文的窮人。這個男孩,他雖然得到了一包金子,解決了暫時的生計問題,可是他卻失去了永久解決溫飽的機會。
得到與失去就像一對歡喜冤家。在你得到某種你所需的東西時候,自然是歡喜愉悅,心裏有種油然而生的愉悅感、幸福感。
也許我們從未得到過什麼,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我們的。你以為你曾得到的,那些隻不過是暫時寄存在你那裏。你以為你失去的,可你實際上並沒有失去,因為它原本就不屬於你的。得與失隻不過是相對而存在。
我們常在思考,我們有什麼東西、什麼朋友、什麼快樂、什麼憂愁等,那些在腦海裏不斷盤旋的提問和回憶,會讓我們覺得,我們不是擁有很多嗎?的確,這些讓我們放不下的種種,讓我們擁有了許多,這是因為我們占有了它們。我們占有的一切似乎是屬於我們的,這僅僅源於我們的在意或者是我們離不開它們。想必這就是所謂的得到吧!
當我們不再占有或者說不在意的時候,那麼失去就成為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左右了我們是得是失。換句話說,我們的得到和失去,取決於我們從哪個角度看。
比如,你愛上了一個人,她也愛你,你們決定在一起是因為雙方都覺得彼此合適,你們幸福愉悅地相處,這是你們得到的。當你們的感情決裂,或者說某一方覺得另外一方不合適,無法繼續在一起了,這時,你心裏一定在想,我是不是應該放棄。你決定放棄了,那麼,此時你就由原先的得到轉變為失去。
我們先不說這樣的結果是好是壞,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你不再擁有對方了。這隻是一個結果,而你心情的好壞隻有自己最清楚了。
人們常說:我的孩子、我的家庭,我的妻子……你這樣說,是以為他們是屬於你的,還是說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占有?占有欲很強的人,自然會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但你可曾想過,他們不是因為你需要就來的。人生來平等,又何來以你為中心、為主導?
你也常說你的身體,你肯定認為,你的身體自然是屬於你的。但是誰創造了你的身體呢?是父母,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你的身體,你可以傷害你的身體,也可以愛護你的身體,可你能長生不老嗎?你對此無能為力。
一生得到與失去的東西太多,我們無法一一描述。但得與失,不是非此即彼,它們之間緊密相連,而不是相互摒棄。我們得到的同時,就有一部分東西在流逝。比如,你拚命工作掙錢,希望過上好日子,當你存款夠多時,你的身體卻出了問題,夫妻感情也出現了危機。得到金錢失去健康,得到金錢讓情感出現問題,這當然不是你所願,或者說也不是每個人必有的結果。但是,事實上,總會在你得到的同時,又失去了一些東西,隻是你不曾察覺到而已,可這並不代表它不存在。你喜歡一樣東西,討厭一樣東西,你喜歡它,自然會想擁有它,這是得到;你討厭一樣東西,自然會排斥他,甚至拋棄它、毀滅它,這是失去。你的喜與厭決定了得與失。
人生的列車在我們的得到與失去之間前行。我們沒有真正擁有過什麼,除了我們內心的不同感覺和領悟,我們真的沒有得到過什麼,也沒有失去過什麼。
所謂得到讓你幸福,讓你滿足,也隻是失去的另一麵而已。在人生道路上,在花花世界裏,你是否看清:不是一切失去都意味著缺憾,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著圓滿。不要為失去的追悔傷心,也許失去意味著更多的得到;不要為得到的而沾沾自喜,也許得到已注定你失去了更多。
天台國清寺的兩個僧人,在幽靜的林子裏,在月光下對話。一問:世人謗我、欺我、辱我、惡我,我當如何?一答:隻需由他、任他、忍他,你且看他。
無論失去或得到,我們隻需用一顆平常心去麵對,缺也會是圓。因此,在得到與失去之間,我們隻有以一種正確的感知來麵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隻有這樣,我們才會真正的擁有,即便是失去了一些東西,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