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看風水
元朝末年,中國出了個劉伯溫。這人是個半仙之體,能掐會算,據說後來他就是靠著這些能耐,輔佐朱元璋掃平四海,建立了大明王朝。其實世上哪有什麼半仙之體和能掐會算這一說呀,他分明是靠現代人講的辯證法才成的事。下麵咱講個看風水的故事:
劉伯溫一肚子詩書,渾身的能耐是真,可就是家中沒有錢財去孝敬當權的贓官們,自然也就別指望考上個一官半職。人總得吃飯活命呀,他幹脆流浪四方,打個卦、看個相,騙口飯吃。
這天,他來到一個村子,見緊把村頭有一座大院,人丁不少,看來是個大戶人家,隻是院裏冷冷清清,一副破敗相兒。管它,有飯吃就中。劉伯溫推門走了進去。
這家的老當家的病病歪歪,一臉愁容,見來了討飯的,卻趕緊請進屋,讓炕上坐。劉伯溫心裏一熱,這是個良善人家哇,又四處一撒目,有底啦。開口就問:“老當家的,府上想當年挺紅火的呀?”
隻這一句,戳在了老人家的痛處,老頭子長歎一聲:“別提啦,俺們家在早,那可真是方圓幾百裏都聞名,現在,犯了‘小人語’,沒法子不落敗!”
“怎麼個‘小人語’,這般厲害?老人家不妨細細說來,學生善解陰陽八卦之術,可以給您破破。”
“是嗎?”老人家似乎得著了一線希望,馬上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咱家出門向西,再沒人家,那地勢是個下坡坎兒。因為我們姓劉,村裏人圖它好記,就喚我們家是‘下玻劉’。‘下坡劉’跟‘下坡流’念起來沒區別,分明是老劉家要下坡或者是下坡如流水的意思啦。這麼整天咒我們,還有個好嘛,日子不敗可就怪啦。”
劉伯溫聽罷,笑道:“鬧了半天,原來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子,學生也姓劉哇。別看眼下貧窮,卻學得奇術絕招在身,不知老人家肯留在下一頓飯嗎?我幫您破解破解。”
老當家的淒然一笑:“這有什麼?我們雖然敗落,到底是大戶人家,就算破船爛車,也須剩下幾千大鐵釘。”吩咐下人:“備酒席招待。看不看風水在其次,休要慢待了客人。”
劉伯溫得著了好酒好飯,大吃二喝一通。酒足飯飽,背著手由老人家陪同,房前屋後看了一圈。回來說:“老東家,你家的院門太輕,壓不住‘小人語’呢。明天趕緊把院門兩側各闊出去一磚寬,做兩扇梨木門安上,越厚越好。記住,你必須親手每天早上開門,要待公雞張口叫第一嗓子時開,不可錯過。三年後我再來這邊給你道喜。”
老當家的照劉伯溫的話辦了。
三年後,劉伯溫又返回那個“下坡劉”家,哈,這遭不比從前:青磚大瓦,高牆深院,房舍翻蓋一新,院裏奴婢成群,一片興隆景象!獨獨那扇大梨木門沒換新的。他知道這家的命運讓他給“破解”對了,便大搖大擺叩門求見。
老當家的這陣子疾病全無,腿腳利索,紅光滿麵。見是劉伯溫來訪,一把拉住,請在中堂當中坐好,他老頭子趴地上就磕頭,連稱:“‘活神仙’,多虧您救了這一大家人口!”
原來,劉伯溫囑咐老當家的,換上梨木大門,老當家的整天半夜起床,候在門內,隻待第一聲雞叫,梨木大門“吱嘎嘎”地打開,門重,夜靜,全村人人都在睡夢中聽到,不由地就信口道:“人家下坡劉家起來啦。”“下坡劉家又起來啦。”就這樣,借此吉言,昔日的“下坡劉”果然就一天好似一天。老掌櫃的病也消除,愁也解散,能不感激劉伯溫的指點嘛。
劉家把劉伯溫當成救命恩人,留他在這裏住了下來。這家主如今有的是錢,什麼樣的吃喝也供得起呀。劉伯溫一邊讀書會友,演摩兵法,一邊告誡老掌櫃的,那雞鳴開門的規矩萬不可破,要風雨不誤。
後來,朱洪武(元璋)起兵反元朝,聽到劉神仙的大名,就像劉備三請諸葛亮那樣,三番五次登門,把劉伯溫請去做了軍師。
臨走那天,劉伯溫對下坡劉家老當家的說:“你當我真的會看相算卦?實話說了吧,我那是混飯吃的幌子,騙吃喝拐錢財的,啥不頂的呀。”
老人家奇怪啦:“你還客氣什麼?我明明是按照你的道兒辦的,敗家可不就變發了嗎。”
“我看你家人丁雖多,但個個懶散倦怠,這樣過日子,怎麼會不敗家?又聽老當家的破船爛車之說,更透著一股驕氣,又驕又懶,不敗你家敗哪個?所以訛用換門的方法,逼你早起。你見天早起,必然驚動家人跟著早起,或者下田,或者織布,這麼過日子,怎麼會不富?看你當時氣色,皆積食積火所致,為早早開門,你消積食,又有了盼頭,除鬱火,食消火除,病怎麼會不愈?”說罷,與老當家的長揖而別。
劉伯溫走後,下坡劉家依然保留著雞鳴開門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