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正骨
清朝末年,辛莊有這麼一位老中醫,專治跌打損傷,給人接骨,行醫幾十年,治好病人無數,他的名聲傳出方圓幾百裏外,越傳越神,有人甚至說親眼見過他表演給大夥看:三伏熱天,把抽穗的高粱貼根砍斷一棵,然後接成原樣兒,再貼上他自製的的接骨膏藥,你守著看吧,大晌午頭兒那棵砍斷的高梁連葉子都不打蔫兒,你說神不神?
這話有人信,有人不信。一個年輕的洋大夫就不以為然:“中醫盡多無稽之談,不講科學道理。高粱沒血肉,它怎麼能貼人的膏藥?不動手術不打石膏,憑一貼膏藥就能接骨,老東西純粹是欺世盜名,嘩眾取寵,騙人錢財!”這話傳到老中醫耳朵裏,老中醫隻是冷笑兩聲:“我不跟他計較。反正他年輕,再說啦,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急什麼。”
說來也巧,那洋大夫沒過多久,就平地摔了一跤,大胯關節錯了位,痛得慘叫連聲,沒人能治。總不能眼看著殘廢了呀,好心人就勸他:“你雖然學的西醫,跟中醫都是治病救人,並非勢不兩立,就去求他吧。”洋大夫無奈,隻好拄著雙拐,親自登門去求那老中醫。
老中醫看了病情,搖搖頭說:“你怎麼拖了兩三天才來?這要多受不少罪的。”拿出三帖膏藥:“你從前門來,卻必須打後門回,這是規矩。回家後貼完這膏藥,就不必再來了。”後門卻比不得前門那樣平坦大道,隻是一條從草叢踩出的毛毛小路,崎嶇不平,一個拄拐的病人走起來是特別艱難。洋大夫心裏想,中醫真是腐儒,這麼多沒用的死規矩,還自稱什麼國粹。嘴裏卻沒講出來,拄著雙拐,打後門出走。
洋大夫心裏猶自懷疑老中醫這膏藥能不能誤了他的病呢,慢慢出得後門,走了百十步,猛然斜刺裏咆哮出一條炕沿高的大黃狗來,瞪著三角眼,咧嘴呲牙,直奔洋大夫!嚇得他邊高呼救命,邊後退,可這裏離老中醫的房宅已遠,哪裏還有個人影?洋大夫這回恍然大悟,這老死頭子分明是忌恨我說他中醫無用,這遭想借惡狗傷我的命。求救無用,不如跟它拚了,僥幸打跑它,再做理論。想到這兒,洋大夫揮動拐杖,與那黃狗搏鬥,可那狗不依不饒,雖然沒傷著洋大夫,卻是步步緊逼,不大工夫,把洋大夫累出一身汗來。
正在危急關頭,就聽一聲猛喝,那大黃狗立刻老實了,跳開去趴在一旁喘氣。洋大夫一看,是老中醫來了。想起剛才差點遇害,他不由怒容滿麵:“老人家,您這麼大年紀,不該跟我後生小子一般見識的……”
“哈哈哈哈,後生哥,你誤會老漢了。”老中醫一陣大笑,“這黃狗不會傷人,我是讓它幫你治腿的。現在,你的腿……”說到這兒,洋大夫才發現,自己那錯位的大腿不知道什麼時候複位了!
“這……是怎麼回事啊?”洋大夫一臉疑惑。
“年輕人有所不知。老漢雖然正了一輩子骨,對這樣的病痛了如指掌,可如今年老力衰,你那地方正在大腿跟部,我推拉不動,它怎麼能複位?因此想出這法子,讓黃狗假裝咬你,你緊張中忘記疼痛,恰在抵擋黃狗的時候,一腳踏空,錯位處就複了位,這權且叫借力正骨吧。”
原來如此!“那老人家也該事先告訴我一聲啊,看把我嚇成這樣。”
“告訴你,還會有這效果嗎?”
洋大夫這回心服口服了。難怪老人家名聲傳得這麼響亮,瞧人家這份智慧!他“噗嗵”一聲跪倒在地:“我想拜老人家為師,中醫太了不起了。”
“不,無論中醫、西醫,都有它自己的長處,問題是不能把它看死,要對症施治,還得勤動腦筋,才能有所突破。別看我這把年紀了,還想研究西醫的長處呢。你若不嫌棄我人老絮叨,可以留下,咱倆相互切磋。”老中醫客氣地扶起洋大夫。
據說,後來那洋大夫的醫術比老中醫還要高,可他再不敢小瞧中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