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從源頭上做好正確的事情——決策管理 7.做決策需要勇氣(1 / 2)

第6章 從源頭上做好正確的事情——決策管理 7.做決策需要勇氣

【德魯克箴言】

做決策不僅需要判斷力,更需要勇氣。

德魯克認為,利潤與風險成正比。越是最危險的地方,越是有最大的利潤。這是經商的要義。許多人對此都是在熟悉不過的了,但行動上卻缺乏真工夫。原因何在?就是在決策時缺乏冒險的勇氣。

韋特萊法則是一個很通俗易懂的道理,每個人都能明白,卻很少有人能做到,正如每個人都夢想能夠成功,卻很少有人將其化作思想,付之於行動。韋特萊法則對大多數人是一種鞭策,對成功者是一種激勵,大多數人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成功者需要沿著成功的路繼續前行。

韋特萊法則告訴我們創新就在身邊,成功僅離我們一步之遙,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留心觀察、留心發現,並能用我們的信心、勇氣和恒心及時、迅速地付之於行動。管理者要先有超人之想,後有驚人之舉,能做到不落俗套,就可不同凡響。

林肯就是一個能夠成功運用韋特萊法則的成功領導者。美國內戰結束後,法國記者馬維爾去采訪林肯,他問道:“據我所知,上兩屆總統都想過廢除黑奴製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們那個時期就已草擬,可是他們都沒拿起筆簽署它。請問總統先生,他們是不是想把這一偉業留下來,給您去成就英名?”林肯答道:“可能有這個意思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

馬維爾一直都沒弄明白林肯這句話的含義。

林肯去世50年後,馬維爾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談到幼年時的一段經曆。

“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上麵有許多石頭。正因為此,父親才得以以較低的價格買下。有一天,母親建議把上麵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有一年,父親去城裏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裏勞作。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給弄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想象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隻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每個人都想成功,但在真正麵對現實時,許多人卻又表現得無所適從。慢慢地,他們會覺得成功是人才才能辦到的事,自己是沒什麼指望了。因為有很多人都這樣想,就注定了隻有一小部分人能取得成功。其實,所謂成功者,與其他人的唯一區別就在於,別人不願意去做的事,他去做了,而且全身心地去做。所以,成大事其實隻需要那麼一點點勇氣。

讀到這封信的時候,馬維爾已是76歲的老人,就是在這一年,他正式下決心學漢語。據說3年後的1917年,他在廣州旅行采訪,是以流利的漢語與孫中山對話的。

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先生的成功經曆也可以驗證韋特萊法則的重要意義。他有“中國電子商務之父”的美譽,他是最早在中國開拓電子商務應用並堅守在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他和他的團隊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商務領域眾多的第一,是“中國人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站點”和最獨創的商業模式的理想者和實幹家。一直以來他在互聯網商務領域的富有創意的概念和作品,豐富了全球商人的商業內容和行為,並在20世紀末為全球商人貢獻了一款經典站點:阿裏巴巴。在中國互聯網並不發達的九十年代,一方麵人們對互聯網的認識很淺,另一方麵人們對什麼是電子商務更是一片空白,但正是這別人不願做的、別人不敢做的、別人不能做的東西,馬雲先生卻做了,盡管他也不懂,但他有一顆與別人不一樣的心,因為他不安於在學校當一名老師,他發現了電子商務在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前景,他更不想存在於大多數,所以他成功了。

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最終都是為人服務的。以優質可靠的產品、真誠的服務,做別人想不到、不敢想、不願做的事,企業才能取得別人無法取得的成就。

成功的企業家總是在別人看不見希望的地方看到了希望,於是他們的投資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回報。1996年年底,低迷的香港房地產開始恢複了一些生機,地價、樓價開始回升。銀行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也逐漸恢複了元氣,已有足夠的能力重新資助地產業。地產商們又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大幹一場,一掃前段日子的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