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人才管理 9.給下屬足夠的發展空間(1 / 1)

第4章 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人才管理 9.給下屬足夠的發展空間

【德魯克箴言】

知識將成為一種新的關鍵性資源,知識型員工成為社會新的統治階層。

德魯克認為,在當今的企業中,擁有某方麵專長的知識型員工共越來越多。他們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滿足。因此,對這一類型的員工,管理者要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以及更多的交流,以此激勵他們的鬥誌,更好地位公司服務。

企業管理的一個較高的境界就是弱化權力和製度,以文化和理念為手段實現員工自主管理,在共同的價值觀和企業統一的目標下,讓員工各負其責,實現員工的自我管理、自主操作。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求管理者必須注意發揮員工的自主性,實現員工的自我管理、自我規範,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自覺地完成本職工作,並主動追求最佳方法和最優效率,為企業創造最佳業績。

有自覺性才有積極性,無自決權便無主動權。在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常常過多地強調了“約束”和“壓製”,事實上這樣的管理往往適得其反。如果人的積極性未能充分調動起來,規矩越多,管理成本越高。聰明的企業家懂得在“尊重”和“激勵”上下工夫,了解員工的需要,然後滿足他。隻有這樣,才能激起員工對企業和自己工作的認同,激發起他們的自發控製,從而變消極為積極。真正的管理,就是沒有管理。

增強員工的自發控製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國內許多企業的認可和重視。青島澳柯瑪集團在這一點上就做出了不錯的成績。

作為國有特大型企業集團,澳柯瑪始終恪守人本管理的原則,成功地建立起了以“善待員工,厚愛企業”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大大加快了企業的發展,同時調動了職工愛崗敬業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了員工們的自我管理。

對企業來說,出現勞資糾紛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在澳柯瑪,這種現象從來沒有出現過,也從未出現過一次職工上訪情況。為此,青島市授予該公司“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而這也正是澳柯瑪善待員工的一個體現。

澳柯瑪公司特別注重通過人性化管理和為職工謀福利來共求發展。這些年來,從為職工解決住房、進行技術培訓、開展困難救助到改善工作環境、開通班車,凡是職工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有需求的,公司幾乎沒有不考慮到並努力去做到的,公司在細微之處體現出的人情味特別讓職工感動。據悉,從1995年至今,澳柯瑪共拿出了1.7億元來解決職工住房問題。

澳柯瑪集團公司現有職工8000多人,其中農民工大約占到一半以上。公司不僅在合同、保險等方麵對農民工和城鎮職工一視同仁,還通過考察學習、技術培訓和業務培訓等,盡快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和技能,並對有能力的農民工委以重任。目前,集團有相當一部分中層幹部就是從農民工中產生的。

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和企業是利益共同體。企業善待員工,員工必然會對企業充滿感情。在澳柯瑪,職工們工作的積極性特別高,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強,尤其是提合理化建議的熱情特別高。職工王義照等人為降低冰櫃生成成本,對展示櫃產品進行了結構改造,隻這一項一年就可以為公司節約成本280萬元;職工趙定勇等人對冰箱進行技術改良,從而給公司創造經濟效益80萬元。據統計,近三年來,職工提合理化建議共計3200餘條,其中被采納1560條,創造經濟效益達6300萬元。

“善待員工,厚愛企業”,良性互動讓企業與職工的心貼近了,企業發展步伐由此更快了。如今,澳柯瑪每年銷售收入的增幅都在20%左右,職工人均年工資收入超過1.2萬元,遠高於當地平均水平。

美國微軟公司同樣是橫山法則的踐行者。該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讓員工有很強的責任感,同時給他們做事的權力與自由。簡單地說,微軟的工作方式是“給你一個抽象的任務,要你具體地完成”。對於這一點,微軟中國研發中心的桌麵應用部經理毛永剛深有體會。毛永剛說,1997年他剛被招進微軟中國研究開發中心時負責做Word。當時他隻有一個大概的資料,沒有人告訴他該怎麼做,該用什麼工具。他和美國總部交流溝通,得到的答複是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做,就如要測試一件產品,卻沒有硬性規定測試的程序和步驟,完全要根據自己對產品的理解,考慮產品的設計和用戶的使用習慣等,發現許多新的問題。這樣,員工就能發揮最大的主動性,設計出客戶最滿意的產品。

促進員工自我管理的方法,就是處處從員工利益出發,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給他們提供發展自己的機會,給他們以尊重,營造愉快的工作氛圍。做到了這些,員工自然就和公司融為一體了,也就達到了員工的自我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