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人才管理 7.招募比自己更強的人
【德魯克箴言】
有高峰必有深穀,誰也不可能是十項全能。
德魯克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要由廣闊的胸懷,要善於招募比自己更強的人來為自己服務。作為管理者不是要喝下屬比能耐,而是要善於用人,敢用比自己強的人。其實,選用比自己強的人是管理者的高潮本領。
一個好的公司固然有好的產品,好的硬件設施和雄厚的財力作為支撐,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優秀的人才。光有財、物,並不能帶來任何新的變化,具有大批的優秀人才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
1939年,在美國加州Palo Alto市,兩位年輕的發明家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懷著對未來技術發展的美好憧憬和激情,開始了在矽穀的奮鬥曆程,創建了惠普。在經過了長達60餘年的發展後,惠普在全球IT產業擁有了重要的地位,其資金、技術、信息、服務和解決方案均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它的產品涵蓋了計算機及成像設備的產品服務和技術支持,客戶遍及電信、金融、政府、交通、運輸、能源、航天、電子、製造和教育等部門。1985年,中國惠普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國第一家高科技技術合資企業,現已成立了8家分公司、27家支持服務辦事處、9家獨資和合資企業以及30個支持服務中心……
比爾?休利特曾經說過:“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就是參與、創建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以高科技、高質量和好的管理聞名於世,然後又成為很多公司模仿的對象。同時我也希望在我百年之後,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能繼續延續,這家公司的生命能繼續延續,它還是很多人討論的一個對象。”
現在,休利特的願望已經實現了。惠普用獨到的企業文化理念和做法取得了巨大成功。
惠普的成功,靠的是“重視人”的宗旨。惠普重視人的宗旨源遠流長,目前還在不斷自我更新完善。他們的企業目標是:一個團體的成功是該團體中每個成員朝著共同目標集體奮鬥的結果。正是在這種核心目標的引導下,惠普形成了獨特的人才觀念。他們認為公司是圍繞個人、個人尊嚴以及對個人貢獻的肯定建立起來的。所以,他們為公司員工的工作表現,以及對待同事、工作與公司的態度而驕傲。
惠普具有信任並尊重個人的管理理念。他們吸納那些能力超卓、個性迥異及富於創新的人加入惠普,承認他們對公司所做的努力和貢獻,並確立了隻要積極奉獻就能分享成功的價值觀。由於惠普一直注重依靠內因前進,所以要求各級管理者必須關心員工的正確發展,要求管理者應該不斷為員工提供充分的富有挑戰性的機會以及長期發展機會,提供培訓和教育項目以提高他們的能力,為今後更重要的工作做準備。惠普的成功經驗不也正說明人才的重要性嗎?
電影《天下無賊》中黎叔有一句經典對白“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人才是企業的重要資源,是成功的保障,所以領導者要善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讓企業的發展進入一個長久健康的良性循環。
郭廣昌是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的董事長,他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使用比自己更強的人。郭廣昌自稱畢業於“什麼都沒學”的哲學專業,他說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專。但正是“身無長技”反倒成了他最大的特長,這逼得他成為了一個善於用比自己更強的人——有問題出現他就要去請教專家。
郭廣昌認為:“管理者一定要學會使用比自己強的人,要學會用你的老師——每個比我強的人都是我的老師;要學會用在某個領域比自己強的人——這些人就是專家。企業家經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找老師的過程;而複星能夠快速發展到今天,也就是老師找得多、找得準。”郭廣昌明白,能不能找到最好的人、有沒有找到最優秀的人的眼光,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成敗。最大的投資失誤,不是某個項目的得失,而是沒有找對合適的人選。
管理者必須具有敢於和善於使用強者的膽量和能力。在企業內部激勵、重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更為企業帶來活力,讓企業變得越來越有競爭力。有些管理者之所以不願意用比自己強的人,不是因為他們不能發現優秀的人才,而是因為妒賢嫉能的心理難以克服,這樣的管理者總以為自己是管理者因此在各方麵都應該比別人高上一籌,一旦遇上比自己強的人才就萌生妒意,采取種種辦法打壓他們。
對於管理者來說,妒賢嫉能無異於自掘墳墓,古人說:“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同樣適用於管理者和員工,對那些強於自己的員工,管理者更要予以重用,使其各盡其才,各盡其能,讓他們能安心為企業奮鬥,用他們的才華鑄就企業事業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