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人才管理 3.用人不可求全責備(2 / 2)

後來的事實證明,格蘭特成為北軍統領,幾乎成為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在格蘭特的統帥下,北方軍隊節節取勝,終於打敗了南方軍隊。

對林肯總統用人原則的前後變化,美國管理學家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有一段精彩的評述:“倘要所用的人沒有短處,其結果至多隻是一個平平凡凡的組織者。所謂‘樣樣皆是’,必然一無是處。才幹越高的人,其缺點往往越明顯。有高峰就有低穀,誰也不可能是十項全能。一位管理者僅能見人短處,而不能用人之所長,刻意挑其短而非著眼於展其長,這樣的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也說過:“古代的資能之人,要求自己嚴格而全麵,對待別人則寬容而簡約。對己嚴格而全麵,所以才不怠懈懶散;對別人寬容而簡約,所以別人樂於為善,樂於進取……現在的人卻不這樣,他對待別人總是說:‘某人雖有某方麵的能力,但為人不足稱道;某人雖長於幹什麼事,但也沒有什麼價值’。抓住人家的一個缺點,就不管他有幾個優點;追究他的過去,不考慮他的現在。提心吊膽,深怕別人得到了好名聲,這豈不是對人太苛刻了嗎?

對待別人苛刻,最終會落個孤家寡人,眾叛親離。不僅不能用好手上的人才,也沒有人願意與之共事,為其效力。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就說過:“金屬過於剛硬就容易脆折,皮革過於剛硬則容易斷裂。為人主的過於剛硬則會導致國家滅亡,為人臣過於剛強則會沒有朋友,過於強硬就不容易和諧,不和諧就不能用人,人亦不為其所用。”

綜觀曆史上那些深得人心的管理者,都是深抱寬容之心,廣有納天下之度,處人用人,該糊塗處糊塗,該清醒處清醒。 管理者要想贏得下屬的追隨和效忠,就應當有容人之量,不以“完美”要求員工。這樣不僅有助於相互間取長補短,更能有效發揮出下屬的優點。鬆下電器總裁鬆下先生也是在用人方麵注重揚長避短的榜樣。

中田原來是鬆下公司下屬的一個電器廠的廠長。一次,副總裁對前去視察的鬆下幸之助說:“中田這個人沒用,盡發牢騷,我們這兒的工作,他一樣也看不上眼,而且盡講些怪話。”

鬆下覺得像中田這樣的人,隻要給他換個合適的環境,采取適當的使用方式,愛發牢騷愛挑剔的毛病很可能變成敢於堅持原則、勇於創新的優點,於是他當場就向這位管理者表示,願讓中田進鬆下公司。中田進入鬆下公司後,在鬆下幸之助的任用下,果然將弱點變成了優點,短處轉化為長處,表現出驚人的創造力,成為鬆下公司中出類拔萃的人才。

由此可見,對人、對自己的下屬,即使是對毛病很多的人,首先要看到他的長處,才能把他的才幹充分利用起來。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我們選用一個人,主要是使他發揮自己的優點,至於他的缺點,隻要不影響工作、不影響別人發揮積極性,就不應要求過嚴。管理者在選拔人才時,就要全麵分析,辯證看人,不可求全責備,這樣才能做到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