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為企業指明前進的方向——目標管理 7.一定要注重目標的效益
【德魯克箴言】
期望一個經理所能取得的成就,必須來自企業的完成;他的成果必須用他對企業的成就有多大貢獻來衡量。
德魯克在《管理:任務、責任與實踐》寫道:“目標並不是命運的主宰,而是方向的指標;不是命令,而是承諾。目標不能決定未來,它們隻是一套用來調動各項資源與能力去創造未來的方法,它需要實踐來檢驗其有效性。”
的確,目標達到才為成功的決策。決策的成功或失敗是以能否實現目標作為衡量標準的。沒有確定的目標,就無法對決策的實施實行控製,也無法對決策的科學程度進行衡量。隨著目標的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增加,從而在經濟指標上反映出目標的價值。
1911年,有兩支雄心勃勃的探險隊,他們要完成一項艱巨而偉大的任務,就是踏上南極,成為登上南極第一人!
一支探險隊的領隊是挪威籍的探險家阿爾德?阿曼森。隊伍出發前,阿曼森仔細研究了南極的地質、地貌、氣象等問題,還細致地研究了愛斯基摩人以及極地旅行者的生存經驗。於是,製定出一個最佳的行動策略:使用狗拉雪橇運送一切裝備與食物,為了與之相匹配,在隊員選擇上,他們將滑雪專家和馴狗師吸納進隊伍。
為完成到達南極這一偉大目標,阿曼森將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每天隻用6小時前進15~20英裏,大部分工作皆由狗來完成。這樣人與狗都有足夠的時間休息,以迎接第二天新的旅程。
為了順利實現目標,領隊阿曼森事先沿著旅程的路線,選定合適的地方儲存大量補給品,這些準備將減輕隊伍的負荷。同時,他還為每個隊員提供了最完善的裝備。阿曼森對旅途中可能發生的每一種狀況或問題進行分析,依此,設計好周全的計劃與預備方案。
這些有備無患的措施,使他們在向南極的挺進中,即使遇到了問題也能很順利地解決。最終,他們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夙願,第一個將挪威的國旗插在了南極。
幾乎是同期進發的另一支探險隊是由英國籍的羅伯特?史考特所率領。這支隊伍采取了與阿曼森截然不同的做法:他們不用狗拉雪橇,而采用機械動力的雪橇及馬匹。結果,旅程開始不到五天,發動機就無法發動,馬匹也維持不下去了,當他們勉強前進到南極山區時,馬匹被統統殺掉。所有探險隊員隻好背負起200磅重的雪橇,艱難地行進。
在隊員的裝備上,史考特也考慮不周,隊員的衣服設計不夠暖和,每個人都長了凍瘡,每天早上隊員們都要花費近一小時的工夫,將腫脹潰爛的腳塞進長筒靴中。太陽鏡品質太差,使得每個隊員的眼睛被雪的反射光刺傷。更糟的是,糧食及飲水也不足,每個隊員在整個行程中幾乎處於半饑餓狀態。
史考特選擇的儲備站之間相距甚遠,儲備不足,標誌不清楚,使他們每次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更要命的是,原計劃四個人的隊伍,史考特臨出發時又增添了一人,糧食供應更加不足了。
這支探險隊在饑餓、寒冷、疲憊甚至絕望中,花費了10個星期走完了 800英裏的艱辛旅程,精疲力竭地抵達了南極,當他們到達南極時,挪威的國旗早於一個多月前便在此飄揚了。更慘的是,所有隊員在頂著凜冽的寒風和饑餓的回程中,不是病死了、凍死了,就是被暴風雪卷走了。這支探險隊最終全軍覆沒。
行動策略是指實現團隊近期目標所必須完成的主要任務,行動策略是實現團隊目標方向的具體行動指導和路徑,當團隊的目標方向製定後,就應製定行動策略,否則,目標方向就成為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即。另外,一個團隊的行動如果沒有策略進行指導,就猶如一艘迷失方向的航船,任何方向的大風對它來說都是逆風,因而,唯有製定行動策略,團隊才能向自己的目標方向前行,團隊成員才能明確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從而提高團隊上下的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