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亡國之君 第二節功過突出的隋煬帝(1 / 3)

第五章亡國之君 第二節功過突出的隋煬帝

曆史反光鏡

這又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昏君。桀紂之後,恐怕再無人能出其右。普及範圍之廣、知名度之高,都居高不下。他舉國之力,把一個繁富的大隋朝拿來做了一場豪邁的賭博,輸得轟轟烈烈。李密起兵後,用一句“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交代了他的“功績”。從此,隋煬帝“揚名”曆史,“成功”地遺臭萬年了!

隋煬帝的罪名很多:橫征暴斂、奢侈無度、好大喜功、勞民傷財、奸汙胞妹、調戲庶母、鴆殺皇父……後人在真實事件之上的“適當”誇張,讓隋煬帝楊廣變成了一個麵目可憎、不折不扣的混蛋。而他作為晉王出場時,卻還是一個年少英才的皇子。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十三歲時被封為晉王。並做了並州的總管,拱衛京城。楊堅為了讓兒子得到鍛煉,日後能擔大任,讓很有才幹的大臣王韶擔任楊廣的輔臣。隋煬帝年少好學,善詩文,後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讚其“頗有魏武之風”。

隋朝興兵滅南朝的陳時,剛二十歲的楊廣是統帥,但真正領兵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將領。滅掉陳後,進駐建康,即現在的南京,楊廣表現得很有氣度:殺掉了陳後主陳叔寶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庫,不貪錢財,最後將陳叔寶及皇後等人押回京城。滅掉陳後,楊廣進封太尉之職。

此後,楊廣也是屢建戰功。其中,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揚州總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公元600年,北上擊敗突厥進犯。這些功勞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

爭奪儲君

從楊廣奪儲這件事看來,楊廣是個很有心機的人,而且還能為了成大事忍耐,非常曉得“先苦後甜”的道理。

楊堅最早立長子楊勇為太子。而楊廣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他有沙場臨戰的功業和威德,也有縝密的心機。為此,楊廣一方麵爭取父皇母後的信任和歡心,另一方麵又廣結黨羽、收買人心。

隋文帝開始非常信任太子楊勇,也悉心加以栽培。為了讓太子成才,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隋文帝不但讓楊勇參與軍國政事,還找了很多名臣謀士輔佐他。比如,太子太師觀國公田仁恭、太子太保武德郡公柳敏、太子少傅濟南郡公孫恕、太子少保開府蘇威等。後來,隋文帝又把朝廷重臣李綱推薦給楊勇。

在這樣一種局勢麵前,楊廣是從母親獨孤皇後那裏“下手”的。當年獨孤皇後與隋文帝楊堅結婚時,曾經讓隋文帝許下諾言:不讓別的女人給他生孩子,也就說不能納妾。隋文帝答應了。而獨孤皇後一生,都是位“一夫一妻”製的堅決擁護者。即便是隋文帝稱帝以後,也死守著這個規矩不放。雖然後宮裏放著許多美女,隋文帝卻一個也不能碰。有一次隋文帝趁獨孤皇後生病的“機會”,臨幸了前朝叛臣尉遲迥的孫女。獨孤皇後知道消息後,在隋文帝離開的第一時間,迅速地把人打死了。隋文帝事後很生氣,覺得自己一個皇帝,連“臨幸”一個宮女的權力都沒有,很沒有麵子。也覺得皇後行事太狠,一怒之下“離家出走”,經大臣多番勸告才回宮。當然,這事兩人都有責任。隋文帝當年答應了老婆,當了皇帝又反悔,也不是一點錯都沒有;而獨孤皇後抬手就把人打死,也確實狠了點。而且她不但不讓自己的老公納妾,也不許大臣們娶小老婆,還橫加幹涉。這就有點過了。人家娶小老婆是家事,又沒影響到國家的安定團結,她堂堂一個皇後,卻容不得此事。有些納妾的官員撞在皇後的槍口上,就莫名其妙地遭到了處罰。

不過隋文帝和獨孤皇後的感情還是不錯的。因而,獨孤皇後對隋文帝很有影響力。楊廣正是瞅準了這一點,跟老婆蕭氏精心導演了一出夫妻恩愛的戲碼。

在母親麵前,他隻有蕭妃一個老婆。而且常常裝作很忙的樣子,顧不上在家陪老婆。而蕭妃則到皇後麵前哭訴,說晉王忙於公務冷落她。兩人一唱一和,在皇後麵前賺了好印象。而且,鑒於隋文帝和獨孤皇後一向倡導勤儉持家,不喜奢華。楊廣家也布置得非常簡樸。獨孤皇後非常滿意。覺得二兒子不好美色,勤於政務,最重要的是,專寵正妻,很對她的胃口。

與之完全相反的是,太子不但喜歡小老婆、冷落正妻,過日子也有些奢侈。獨孤皇後一心想讓太子的正妃元氏誕下未來的皇儲,結果因為太子不喜歡她、偏寵小妾雲昭訓,一直沒生。倒是雲昭訓先生了個兒子。獨孤皇後知道後非常生氣,說:“難道以後要我的孩子向個小老婆生的孩子稱臣嗎?”後來,元妃死了,可能是抑鬱死的。但獨孤皇後卻認定是太子毒死的。因而越來越不喜歡太子,覺得他德行有虧,不能統治天下。要知道,天底下最厲害的風不是東西南北龍卷風,而是枕頭風。隋文帝雖然之前沒有對太子不滿,但架不住老婆天天在耳朵邊念叨,所以也對太子有了情緒。

楊廣在父皇母後麵前樹立正人君子形象的同時,也一直在鞏固自己的勢力,他結交了宇文述、郭衍、楊約、楊素等大臣。

有一回,楊廣代替隋文帝視察兵營,恰逢天降暴雨,兵卒們在雨中操練,有個人舉起了一把油布傘為楊廣遮雨。楊廣一把推開說:“士卒們都在雨中淋著,我怎麼能自己躲在傘下呢?”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被傳為佳話。不僅隋文帝欣喜不已,大臣們也都對楊廣充滿了欽佩與敬重。

楊廣還借機在母親麵前詆毀太子楊勇,說太子想謀害他。獨孤皇後大怒,更加不喜歡太子。

接著,就時不時有人說太子想要謀反。隋文帝對太子越發不滿。

而太子那邊,也感覺到了父母對自己態度的轉變,也有了危機意識。有一次,隋文帝命楊素到東宮看太子的情況。太子感到危機來臨,本來心情就很壞,一見到楊素就破口大罵。而楊素是楊廣的人,回去見到隋文帝,肯定不說好話,如實甚至誇張地將太子楊勇的狂躁和不滿情緒轉述,而後對隋文帝說:“太子恐怕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