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禦太和殿,舉行內禪大禮,授璽。顒琰即皇帝位,尊弘曆為太上皇帝,訓政。
乾隆內禪皇位後,又訓政三年零三天。後人多譏評乾隆名為退位,實禪而不退。
但同時,乾隆又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給人民帶來嚴重負擔;六下江南,遊逸揮霍,勞民傷財;大修皇家園林,窮奢極欲;銷毀大量珍貴典籍,大搞文字獄,控製人們思想,造成了極大的社會動蕩,也讓文化遭到嚴重損失;晚年寵信和珅,吏治腐敗,搞得社會烏煙瘴氣。
乾隆雖然自勵“持盈保泰”,但是月盈則虧,泰極否來。乾隆中晚年,誌驕意滿、思想僵化、喜諛惡諫、懶於進取,做了許多錯誤事情,積累了嚴重的社會矛盾。而吏治腐敗、人口膨脹、財政緊缺、兩極分化加劇,是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
他60年的穩定統治,是中國封建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麵經過漫長沉澱之後的集大成的時代,亦是清朝由盛轉衰的過渡。如同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所說的:“ 如今外麵的架子雖未甚倒,內蘘卻已盡上來了。”中國的曆史,即將翻開令人痛心疾首的一頁。
帝王術啟蒙
看領導者的失敗——清醒要從始至終
乾隆前期頗有作為,但至晚年漸漸腐敗昏聵。也許正是因為前期的政績讓他自大,以至於放鬆要求,走向腐化。當領導不容易,手裏的權力並不能保他們萬世太平,有的人就敗走麥城、黯然下場。所以說,當領導的更該繃緊腦子裏那根弦。而據統計,做領導失敗,大致由於以下原因:
1.不具備把握全局、統籌執行的能力
遇到大事時,不能應付緊急情況,也不能拿出讓下屬信服的方案或者製訂出有效引導下屬的計劃。另外,不能組織詳細的資料,有效率的領導需要有能力組織和掌握詳細情況。當然,他還必須養成將詳細情況移交給能幹的副手的習慣。
2.不願提供低卑的服務
以為自己是老大,就該做個高高在上的甩手掌櫃。
3.片麵強調報酬
單方麵地期待從他們的所知中得到報酬,而不是用他們的所知去幹了什麼得到報酬。
4.害怕來自下屬的競爭
擔心他的手下取代他的位置的領導,實際上遲早會使這種害怕變為現實。能幹的領導懂得訓練接班人,並會把有關他的職位的任何有關詳細資料移交給他。隻有這樣,領導者才能加強自己,從各方麵培養自己。人們憑自己的能力促使別人去幹工作獲得的報酬多於自己親自去幹所獲得的報酬,這是永恒的事實。一個有才幹的領導通過他的專業知識和有吸引力的性格可極大地提高他人的效益,誘導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5.處事不夠靈活,不懂變通
隻會用一種保險的方式操作,以不出事為前提,缺乏開拓進取、大膽創新的魄力。
6.自私
以個人利益為第一出發點,一味標榜自己,還將所有下屬工作取得的榮譽據為己有。
7.不忠實
對上級和下級不忠實。這樣的人無法讓別人產生“安全感”,上級不敢全然倚重,下屬不敢全心信任,是不可能長久地得到別人維護的。缺乏忠誠是各行各業的人們失敗的重要原因。
8.過分強調領導的“權威”
有能力的領導是通過鼓勵,而不是靠向下屬在心理上施加威脅進行領導。如果隻會用“權威”進行管理,不可能得到下屬的尊重和真心擁護。